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宗社党首领清末大臣爱新觉罗·良弼生平简介

宗社党首领清末大臣爱新觉罗·良弼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86 更新时间:2024/1/19 3:40:20

爱新觉罗·良弼(1877年1912年年1月29日),字赉臣,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是道光年间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的大学士伊里布之孙。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以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在1911年(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坚决主张镇压,反对起用袁世凯。1912年1月与溥伟、铁良等皇族成员组织“宗社党”,被推为首领,反对与革命军议和,反对清帝退位。26日被彭家珍炸伤,抢救两日后去世。

人物生平

宗室之后

良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祖上原系宗室,顺治年间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以附睿亲王多尔衮故,被削爵、幽禁、黜宗室,直到嘉庆四年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从小接受正统的忠孝伦尚教育,侍母极孝。

留学从政

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成都,及长,寄籍湖北。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该省选送赴日留学,入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回国,入练兵处。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练兵处军学司监督。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补军学司副使;八月,袁世凯延揽其为调充陆军第八标统带官。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回任军学司副使,并主持保定陆军学堂校务;同年新军在河南彰德举行会操,任北军审判长,其间充任考试陆军游学毕业生襄校官、提调官等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兼参议上行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获选修订法律馆谘议官,参与编撰新律;十二月,授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实际负责管理禁卫军。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清廷“从良弼等之建议”,仿日本参谋本部设立军谘府,以统筹全国陆海军事宜,军谘大臣载涛不谙军事,凡事皆以良弼为“谋主”;十月,擢升禁卫军训练大臣。

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随载涛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同年秋,参与组织滦州秋操。

反对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良弼既反对起用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十一月,袁世凯进京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实权;十二月,授军谘府军谘使,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遇刺身亡

1912年1月12日,良弼与溥伟、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

1912年1月19日,宗社党发布宣言,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此时良弼的禁卫军协都统一职虽已被冯国璋接替,但在禁卫军中仍广有人脉,铁良更是久历行伍,在军中的影响大约仅次于袁世凯,因此宗社党声势不小。

26日,议事毕回家,在光明殿胡同家门口(今北京西四北大红罗厂街),遭同盟会京津保支部杀手彭家珍(四川武备学堂毕业生)向其投掷炸弹,被炸伤左腿。

良弼遇刺,并未即死,救治了两日,请日本军医做了截肢手术,但终于伤重身亡,临死前,良弼叹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1912年2月1日,以副都统阵亡例从优赐恤。良弼死后十余天,清帝逊位,抚恤之事无人再提。良弼家中并不富裕,只留下三个女儿,日子十分艰难。秋瑾好友、清末女杰吴芝瑛闻此,写就一篇言辞极为恳切哀怨文章,呈交有关部门,抚恤金一事,总算有了下落。

历史评价

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举凡吴禄贞、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章递骏、陈其采、冯耿光、蒋百里等无不延纳,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然其自负而傲上,惜才而厌庸碌,改革过激而得罪碌碌权臣,结果“颇为时忌”,“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以独木支危厦何其难哉?

标签: 良弼

更多文章

  • 徐祯卿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祯卿

    徐祯卿,生于1479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

  • 祝枝山的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祝枝山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

  • 二战德国陆军大将洛塔尔·伦杜利克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伦杜利克

    洛塔尔·伦杜利克(德语:Lothar Rendulic;克罗地亚语:Lothar Renduli1887年11月23日-1971年1月18日) 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大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1887年出生于维也纳新城。1907年进入奥匈帝国的军事学院学习。1910年毕业后被任命为第99帝国

  • 清末三大家之一任颐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任颐

    任颐(1840年-1896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

  • 清末三大家之一赵之谦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 -1884年11月18日 ),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精书画、篆刻。赵之谦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

  • 清末三大家之一吴昌硕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

  • 欧洲最美皇后茜茜公主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茜茜公主

    茜茜在15岁嫁给奥地利皇帝的时候,按照当时人的正常标准,茜茜是一个没什么女人味的女性,为此在婚后最初的几年时间中,作为一位“想下来的丑小鸭”,皇后的形象是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不过随着茜茜在往后的4年中生下了三个孩子之后,茜茜也逐渐进入到了20岁这个黄金年龄段。到了茜茜婚后五

  • 医学家伍连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伍连德

    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

  • 蒙古帝国四帝之母唆鲁禾帖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唆鲁禾帖尼

    元朝时期有一位女强人,她出身于“官二代”,嫁王者之子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做过帝王,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四帝之母”。她的名字叫唆鲁禾帖尼。首先来说烈唆鲁禾帖尼的“官”,她是克烈部王罕的弟弟札合敢不的女儿,从小不但受到了良好教育,而且

  •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拉斐尔

    拉斐尔·圣乔奥(意大利文: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简称拉斐尔(拉丁文:Raphael),是一位意大利画家,亦是建筑师。他的作品具有优雅、秀美的风格。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