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班固有哪些人生经历?班固有哪些成就?

班固有哪些人生经历?班固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4/1/14 9:24:34

班固有哪些人生经历?班固有哪些成就?以下为您介绍班固。

班固简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与其弟班超一同撰写《汉书》,后班超投笔从戎,班固继续撰写,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生平经历

一、班固洛阳求学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班固的父亲班彪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班彪晚年潜心续写《史记》,受父亲影响,班固也开始留意汉事。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王充到京城洛阳游学,拜访班彪,对班固的才能和志向欣赏备至,认为班固将来必定能完成撰著汉代历史的重任。


二、班固举贤求仕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逝世,由于父亲去世后生计困难,班固只好从京城洛阳迁回扶风安陵老家居住。从京城官宦之家一下子降到乡里平民的地位,这对上进心很强的班固是一沉重打击。

但他毫不气馁,立志继承父亲未尽之业的决心并没有改变。班固认为,父亲已经撰成《史记后传》的部分,内容还不够详备,布局也尚待改进;没有撰成的部分,需要重新续写。

于是他在父亲已成《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利用家藏的丰富图书,正式开始了撰写《汉书》的生涯,同时积极寻求出仕的机会。


三、班固受诏修史

班固被拜为“兰台令史”,受任与前睢阳县令陈宗、长陵县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等人,共同编撰东汉光武帝的事迹《世祖本纪》。

班固与陈宗等同心协力,很快就完成了《世祖本纪》的修撰,得到了明帝的赞扬。由于班固在编撰《世祖本纪》过程中的出色努力,又被晋升为“郎”官,负责整理校雠皇家图书。


四、班固北征匈奴

永元元年(89年),班固年届五十八岁,因遭母丧,辞官守孝在家。班氏家族向来有与边疆事务打交道的经验,于是,班固也想通过边境立功,获取功名,以便施展才能。

班固得知窦宪被任命为将军,率大军攻伐匈奴的消息,便决定投附窦宪,随大军北攻匈奴,被窦宪任为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


五、班固勒石燕然

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

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中护军班固作铭。班固作《封燕然山铭》,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


六、班固含冤被害

班固从窦宪北征匈奴以后,进入窦宪幕府。此时的窦宪,因为平定匈奴有功,威名大盛,心腹众多,官员进退都由他一人决定,朝臣震慑,望风希旨。尚书仆射郑寿、乐恢由于招致他的不满,被迫相继自杀。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事发被革职,回到封地后被迫自杀。班固与窦宪关系密切,因而受到株连,也被免职。

洛阳令种兢对班固积有宿怨,窦宪案发后,种兢借机罗织罪名,大加陷害。班固被捕入狱,同年死于狱中,年六十一岁。

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


班固取得的成就

《汉书》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矩法度清晰、体例整齐合理,更易使人效法,开了官方修史的端绪。

艺术特色上,《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形成了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地理学

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班固的地理观及其《汉书·地理志》模式被后世的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仿效,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班固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著作,对后世沿革地理学的蓬勃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外,《汉书》还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尤其集中在其中的《地理志》以及《沟洫志》和《西域列传》等篇目中,是研究汉代地理的珍贵材料。


目录学

《汉书·艺文志》考证了各学术别派的源流,著录了西汉时国家所收藏的各类书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在中国学术史上有极高的价值。

它继承了《七略》六分法的分类体系,开创了史志目录这一体列,后世修史,必设“艺文”、“经籍”类,对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标签: 班固

更多文章

  • 马援生平经历有哪些?马援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援

    马援生平经历有哪些?马援的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马援。马援简介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

  • 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奇峰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奇峰

    画家高奇峰简介高奇峰(18891933),晚清画家,名嵡,字奇峰,以字行,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留学日本,同盟会员,与兄高剑父、陈树人画脉相连,画技相高,有“二高一陈”、“岭南三杰”、“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等盛誉。其人品高洁,&

  • 五代十国时期西蜀画家黄筌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筌

    黄筌简介黄筌(约903年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北宋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所

  • 著名画家高剑父生平介绍 高剑父画作特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剑父

    高剑父简介高剑父(18791951),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1879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1951年6月22日卒于澳门。高剑父,汉族,广府人,名仑,字剑父,后以字行。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后人称岭南画派。高剑父的字

  • 著名画家关山月生平介绍 关山月作品赏析 关山月作画风格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山月

    关山月简介关山月,原名关泽霈,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关山月代表作关山月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画坛上的主流画家

  • 徐敬业是谁?徐敬业为什么造反?徐敬业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敬业

    徐敬业是谁?徐敬业为什么造反?以下为您介绍徐敬业。徐敬业(636年684年),又名李敬业,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唐朝官员、将领。司空李勣之孙,梓州刺史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袭祖父英国公爵位。李敬业是唐睿宗时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而起事的领导者。徐敬业造反经过一、徐敬业被贬扬州总章二年(669)

  • 陆逊军事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逊

    刘备为了报关羽被杀还有荆州被夺的仇,不顾他人阻拦,誓要起兵伐吴。孙权派出使臣求和,也没能说服刘备,此后孙权便派陆逊担任统领,和刘备一战。陆逊刚开始只守不攻,想要避其锋芒,因为当时正处蜀军气势最旺的时候,等时机成熟陆逊便下令发动火攻奇袭,导致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其实陆逊的军事才能一直被很多人所忽视,可以

  • 明朝开国将领王弼的后人介绍 王弼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弼

    王弼生于安徽临淮(今安徽凤阳),因为擅使大刀故而人称双刀王,早年率领乡里投奔朱元璋,成为其麾下一员,为明朝建国做出了贡献,但最终因蓝玉案而死。王弼明朝将领王弼的后人儿子:除王德、王政外还有四子,名不详。长子王德,安远侯。次子王政,西亭侯。女:楚王妃,嫁明朝第一任楚王朱桢。孙子王徇,镇西侯。曾孙王鼎

  • 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后人介绍 怎么评价梅思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梅思祖

    梅思祖生于河南商丘夏邑,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屡立战功被封为汝南侯。1382年,梅思祖逝世,是少数得以善终的开国将领,可惜儿子因胡惟庸案牵连全家。梅思祖的后人儿子:梅义,辽东都指挥使,坐胡惟庸案被杀全家。从子:梅殷,驸马都尉。怎么评价梅思祖《明太祖实录》:思祖善抚辑,民夷安之至。《明史》:诸将当草昧之

  • 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简介 梅思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梅思祖

    梅思祖原本是元朝的义兵元帅,后来投靠了刘福通,之后归顺张士诚,后又投靠朱元璋,跟着他北伐元朝、征伐明夏、攻打甘肃,立下赫赫战功。梅思祖简介梅思祖(?1382年),归德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人,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起初为元朝义军元帅,先后叛投刘福通、张士诚,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