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国同盟会革命元勋陈其美生平 陈其美究竟是被谁刺杀的

民国同盟会革命元勋陈其美生平 陈其美究竟是被谁刺杀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2/12 10:23:47

陈其美简介

陈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字英士,号无为,浙江湖州吴兴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蔡元培称其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并盛赞陈其美为“民国第一豪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陈其美赴日本留学,入东京警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期间与蒋介石、黄郛结为金兰兄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孙中山派遣回国,往来于浙沪京津各地联络革命党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清宣统二年(1910年)与宋教仁、谭人凤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会总部,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

清宣统三年在上海发动起义,上海光复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随即又攻克浙江巡抚衙门,组织苏浙镇沪联军攻克南京。民国元年(1912年)被袁世凯解除沪军都督职务。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陈其美被推举为上海讨袁军总司令,攻打江南制造局未果,11月应孙中山之命赴日本,继续筹划反袁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总务部长。1915年潜回上海策动武装反袁,11月在洪宪帝制呼之欲出之际,陈其美策划暗杀了上海镇守使、海军上将郑汝成,12月发动肇和舰起义。

云南护国讨袁军兴,陈其美百折不回,誓死捍卫共和,继续在江浙一带策动反袁军事行动,袁世凯对其恨之入骨。

1916年,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在日本人山田纯三郎寓所将陈其美暗杀身亡。


陈其美生平经历

一、头角初露

清光绪四年(1878年),陈其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读过七年私塾,15岁丧父,在一个小镇的当铺一共当了12年多的学徒,27岁到上海做了两年同康泰丝栈的佐理会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他29岁那年才在弟弟等的资助下东渡日本。

在日本的两年他先后学习过警察、法律和军事学。同年(1906年)冬加入同盟会,并介绍同乡黄郛、蒋介石等入会。和同时代的浙江籍革命党人相比,他出道较晚,与光复会也毫无渊源。那个时候的他并不出色,直到回国时仍是默默无闻。

陈其美崭露头角是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后在上海的活动。从1907年到1910年是同盟会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在这种困境下陈其美在上海重整旗鼓、打开了局面,从空言渐进于实行,“党势为之一振”,因此引起了远在海外的孙中山的注意。1910年与宋教仁、谭人凤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会总部,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

他在上海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出入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妓院,创办精武武术学校,以霍元甲为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如洽卿、王一亭、沈缦云等加入中国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商界闻人、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从而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

陈其美1909年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又协助于右任创办著名的《民立报》。清宣统二年(1910年)与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中会总部,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活动。

因陈其美在上海有社会基础,熟悉情况,又是杨谱生的亲戚,就委托他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1911年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上海光复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随即又攻克浙江巡抚衙门,组织苏浙镇沪联军攻克南京。1912年7月被袁世凯解除沪军都督职务。


二、抢任沪督

武昌一声枪响,不久上海也宣告独立。孙中山不止一次地说,当时响应最有力、对全国影响最大的是上海,“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后汉阳一失,吾党又得南京以抵之,革命之大局因以益振。则上海英士一木之支者,较他着尤多也。”辛亥革命前,回国在上海策动新军。

陈其美带了几十个人,闯进制造局,企图抢夺头功。不料,未及开战,陈其美即被擒住。李燮和闻讯,即刻率领光复军全力赴援,攻下制造局,救出被捆在厕所边的陈其美。

“起义人士一面寻出被绑的其美,护送回家,一面推燮和充临时司令,主持一切。”光复军攻下制造局,占领了弹药库,上海遂告光复。应该说,在光复上海之役中,光复会的李燮和在资望和战功上都高于陈其美。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会推举上海都督,大家几乎一致推李燮和,连李平书也表示赞成。“但陈其美利用其青帮弟兄,哄堂鼓噪,大闹会场,反对李燮和”。

为了顾全大局,李“力示谦逊”,陈其美就这样被举为都督(也有说李燮和因为疲劳睡着了,等他醒来陈其美已是都督,推举都督的大会没有一个光复会成员参加)。会议一结束,街头就出现了安民布告,上面盖着沪军都督的大印,原来他早在起事前就已准备好了。

李燮和在吴淞也称军政分府都督,一时独立后的上海出现了两个军政府。一天,李燮和在吴淞车站前往上海,陈其美曾派人前去刺杀,但没有成功,只击毙了李的卫兵。李最后被迫离开上海,陈终于独享上海光复的胜利果实。

那时的上海是南方政治活动的中心,陈其美也处在政治漩涡的中心。他经常“在外冶游”,“花天酒地”,风流倜傥,被称为“杨梅都督”。然而在列、中山短暂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只有沪军都督府是全力支持他的,他成为孙中山得心应手的骨干。所以孙中山说他“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


三、讨袁失败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陈其美也辞去沪军都督,但他没有去北京就任工商总长。直到1912年秋天,他才与黄兴继孙中山之后进京。

孙中山曾乐观地向袁世凯建议,请袁练兵十年,自己修铁路十年,黄兴开矿十年,陈其美兴工商十年,就可以富国强兵。孙被委任为全国铁路督办,黄为矿务总办。

据英国外交官的报告说陈其美“将被派往国外调查政治制度”,袁世凯曾经要送陈其美17万元,作为出洋游历之资,劝他勿问国事,遭到他的拒绝。不久,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孙中山提出诉诸武力,陈其美当时是支持黄兴“法律解决”主张的。

孙中山最终也表示同意,在此期间坚持了四个月司法解决,并未武力行动,但袁世凯却率先攻屠九江,发动内战,挑起内乱,江西都督李烈钧在一周后被迫宣布自卫抗暴,二次革命爆发。

由于军事实力悬殊,二次革命失利,袁世凯出五万元的赏格缉拿陈其美。1913年11月,陈其美被迫流亡日本。


四、参创新党

二次革命失利后,孙中山进行了反思:革命党不能群龙无首,或互争雄长,并据此组建中华革命党,手订了入党之誓约。而就是这一誓约中关于“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一词、入党人须于署名下盖指模,黄兴认为不够平等,党内同志多方设法弥缝分歧未果,黄兴远走美国。

在这场争论中,陈其美扮演的角色既重要又微妙。这种作用不仅在于他以入党的实际行动支持了孙中山,更因为在黄兴赴美后,陈其美发出了《致黄克强劝一致服从中山先生继续革命书》,信中提出了政党政治的一种理论,而为孙中山所激赏。

回顾中国同盟会组织以来的历史,陈其美总结说:“征诸过去之事实,则吾党重大之失败,果由中山先生之理想误之耶?抑认中山先生之理想为误而反对之致于失败耶?惟其前日认中山先生之理想为误,皆致失败;则于今日中山先生之所主张,不宜轻以为理想而不从,再贻他日之悔。此美所以追怀往事而欲痛涤吾非者也。”

孙中山特把此信作为附录收入《建国方略》,可见陈其美主张和孙中山的思想十分契合。


五、肇和起义

民国三年(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并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日益暴露。同年2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广东秘密筹备建立中华革命党。

陈其美与许崇智由东京程,途经上海时,上海的革命同志坚持要留陈其美在上海主持反袁工作。许崇智写信给孙中山,孙中山表示同意。于是陈其美又在上海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在上海秘密活动的消息很快被袁世凯得知,于是立刻派其爪牙郑汝成率重兵屯防上海,兼控制海军,并且收买暴徒“残害党人,压抑革命势力”。

当时上海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陈其美等人决定暗杀郑汝成,挫一挫袁世凯的锐气,这对起兵发难也有帮助。

民国四年(1915年)11月10日,这一天是日本天长节,当时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总领事要开会庆祝,而上海镇守使、海军上将郑汝成因是上海最高军政首长,照例也应前往祝贺。所以陈其美便将暗杀行动安排在这一天。

陈其美安排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埋伏在英租界外白渡桥一带负责暗杀郑汝成,又布置了十几个革命党死士埋伏在郑汝成到日本领事馆所必须经过的路上。是日清晨,王晓峰手持两支手枪,王明山身怀两颗炸弹,埋伏到了外白渡桥侧。

十一点左右,郑汝成与其司务长乘汽车快靠近外白渡桥时,因车辆拥挤,行驶得比较慢。王明山立即将第一枚炸弹掷向郑汝成的座车,只听“轰隆”一声,车盖爆裂,郑汝成当场重伤,车被迫停下。

而埋伏在一旁的王晓峰立刻冲上前,用枪对准郑汝成头部连开十枪,郑汝成当场毙命。王晓峰、王明山也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革命党人因暗杀郑汝成成功,信心倍增,积极筹备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陈其美秘密联络上海海陆军队起义,而此时袁世凯突然要把此处兵力调走,那起义就难了,于是起义时间不得不提前到12月5日。

在起义前,陈其美已经和肇和兵舰上的舰长打好招呼,而参加这次起义的主要人员有蒋介石、邵元冲、吴忠信等人,分任军事、财政、总务之责,总司令是杨虎。起义时间定在1915年12月5日下午三点,兵分两路,一路由杨虎带领占领肇和舰,另一路由尹神武率领占领应瑞、通济两舰,做肇和舰的后援。

其他岸上的革命党人听到舰队炮声后行动。由杨虎带领的二十多位革命党人从上海法租界码头下水,开小汽艇前往肇和舰,非常顺利地夺取了肇和舰,并在下午六点向江南制造局开炮。制造局及城内一部分联络成熟的军警,立即响应。

不幸的是,另一路由尹神武率领的队伍所乘的小汽轮被租界巡捕房干涉,不能按照计划占领应瑞及通济两舰。因此,肇和舰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陆上的同志听到肇和舰的炮声,按照原计划分别向电报局、电话局等机关进攻,陈其美与蒋介石督战指挥。

但因寡不敌众,北洋军阀炮火猛烈,并且应瑞、通济两艘军舰上的人被袁世凯派来的上海交涉员杨晟以三十万元收买,两艘军舰将矛头指向肇和舰。肇和舰上的杨虎等人见到形势危急,被迫撤离,肇和舰起义不幸失败。


陈其美究竟被谁刺杀

陈其美数次起兵讨袁,成为袁世凯的眼中钉。袁先派人给陈其美送去70万元,让陈出洋游历,并威胁说,否则就用这笔钱作经费,买通刺客对他下手。

陈其美听说后哈哈大笑,予以拒绝。袁世凯于是命令驻军上海的张宗昌负责刺杀陈其美。两次刺杀陈其美失败后,袁世凯派他的贴身卫士袁继良带着一个名叫李海秋的人来到上海。

当时,中华革命党经费极缺,陈其美整天为此事发愁。李海秋开设了一家“鸿丰煤矿公司”,扬言购买日本机械,需要向日本银行贷款,想请陈其美做中间介绍人,贷款100万元,可得百分之三十的回扣,陈当即答应。

1916年5月18日下午,李海秋带领同伙程国瑞来到陈宅“谈生意”(按:陈其美遇刺缘由和情形,另有说法,参见“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载于边芸编著:《喋血刀锋:民国杀手的人生沉浮》),借机刺杀了陈其美。

蒋介石听到陈其美遇刺的消息,马上赶来抚尸痛哭。孙中山刚由日本回国,也立即赶来,流泪不止,当场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志其哀。陈其美死后,海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的唁电、祭文、挽联、挽额络绎不绝。

1927年(民国十六年),北伐军占领上海,5月18日,举行了陈其美逝世十一周年纪念大会,蒋介石专程从南京赶来发表演说:“上海之所以有革命如此之成绩者,为陈英士先生首倡革命之功也。若无陈英士先生,即无今日之中国国民党,并无今日之国民革命。”

标签: 陈其美

更多文章

  • 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仿吾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仿吾

    无产阶级革命家成仿吾简介成仿吾(1897年1984年),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知方团(今琅瑭乡)澧溪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成仿吾故事一、关爱学生1960年,在大跃进

  • 英国玛格丽特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玛格丽特公主

    说起玛格丽特公主,估计很多小伙伴们都比较耳熟了。她是英国传奇美丽的公主,电影《罗马假日》女主角的原型。不过在玛格丽特公主在死后的一年,就背爆出是同性恋者还有是吸毒者,这对于英国皇室来说是一件不可容忍的丑闻,总所周知,英国皇室是给人以优雅和礼仪著称,这次丑闻想必也给英国皇室带来不小的麻烦。英国玛格丽特

  • 北宋名家巨然生平介绍 巨然绘画风格作品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巨然

    巨然简介扩展江南画派董源水墨山水画风的是他的门人巨然。钟陵(今江西南昌),巨然是“受业于本郡(指今南京)开元寺”(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大约在这个时期,巨然成为董源的门人。北宋开宝八年(975),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后主李煜前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唐翰林图画院自然解体,不

  • 南派山水画的创始人董源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董源

    董源简介董源 (934-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煜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

  • 明朝孝恭孙皇后有何成就 如何评价孝恭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孝恭孙皇后

    孝恭孙皇后在明英宗被俘后,支持朱祁钰即位,化解危机;后又支持夺门之变,让儿子朱祁镇复位,有一次解决了政治危机。1462年,孙太后逝世,葬于景陵。孙皇后孝恭孙皇后有何成就明朝前期发生过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孙皇后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

  • 明朝孝恭孙皇后简介 孝恭孙皇后与明宣宗的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孝恭孙皇后,明宣宗

    孝恭孙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的母亲。孙氏十几岁入宫,与朱瞻基朝夕相伴,感情深厚,故而最得丈夫宠爱,甚至不惜废了胡皇后立孙氏为皇后。孙皇后孝恭孙皇后简介明宣宗孝恭孙皇后(?1462年9月),山东邹平人,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被选入宫内。孙皇

  • 明朝胡善祥如何坐上皇后之位? 胡善祥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善祥

    胡善祥上虞山东济宁,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皇后,生有二女:顺德公主、永清公主。胡皇后为人忠厚善良、举止庄重,得百姓敬重却不得丈夫喜爱,最终被废为道姑。胡善祥胡善祥如何坐上皇后胡善祥为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以贤闻名,选为皇太孙妃,后封为皇太子妃。明宣宗即位,立为皇后。胡善祥虽为皇后却不受宠,后宣宗以

  • 明朝宗室梁王朱瞻垍简介 朱瞻垍的妻妾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瞻垍

    朱瞻垍生于湖广安陆州(即今湖北钟祥市),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生母恭肃贵妃郭氏。朱瞻垍被封为梁王,藩地在安陆,于1441年逝世。朱瞻垍简介朱瞻垍(1411年7月7日-1441年2月3日),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为恭肃贵妃郭氏,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册封为梁王。宣德四年就籓安陆。

  • 明朝诚孝张皇后历史评价 张皇后为何被称作“女中尧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皇后

    诚孝张皇后又称诚孝昭皇后、张太皇太后,是明仁宗的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生母。她力保仁宗继位,又辅佐明宣宗、明英宗,对“仁宣之治”有着重要贡献。诚孝张皇后历史评价王世贞:史于太后之圣政,王振之蠢国,盖娓娓焉。张岱《石匮书》:嗣后孝诚、孝庄,代有圣德,总不及孝慈高深,但得其毫发,

  • 五代时期画家关仝生平介绍 关仝作品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仝

    关仝简介关仝tóng(约907-960年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穜。生卒年不详。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