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奸陈璧君生平经历介绍 陈璧君是怎么死的?

汉奸陈璧君生平经历介绍 陈璧君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00 更新时间:2023/12/27 18:01:28

汉奸陈璧君简介

陈璧君(1891年11月5日-1959年6月17日)是汪精卫之妻,字冰如,民国政客,原籍广东省新会。1891年11月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为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

抗战期间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59年6月17日,病死于狱中。

陈璧君生平经历

一、早年岁月

1891年11月5日,陈璧君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的陈姓华商家。其父陈耕基,原籍广东新会,与梁超同乡;其母卫月朗,原籍广东番禺。

年轻时,陈耕基携妻闯荡南洋,成为当地富有的橡胶商和体面的绅士。陈璧君生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里,接受的中英教育都很完备。

陈璧君15岁时在当地华侨小学毕业,随后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

陈璧君进入璧如女校的这一年,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在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陈璧君积极参加同盟会的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爱国热情。

同盟会分会在马来西亚刚刚成立,非常需要吸收新的成员,几个老会员见陈璧君热情高,活动能力也很强,便将她发展为会员。于是,陈璧君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

1912年初,与汪精卫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二、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民国27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汪精卫及其支持者协商善后对策。此时,陈璧君力主对日本和平。同年12月起,汪精卫夫妇等人经河内逃往上海。

1939年(民国28年)8月,汪精卫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璧君当选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1940年(民国29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成立。

1940年3月,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主席,陈璧君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第一夫人”。在汪伪政府中,陈璧君任中央监察委员,后又兼任“广东政治指导员”。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在日本病死。汪精卫的尸体被抬回南京,很快举行了葬礼。办完丧事,陈璧君带着一群亲信,回到了广东。伪广东省省长此时已换了她的妹夫褚民谊,陈还想凭借这层关系继续维持在广东的统治。

三、囚徒生活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下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陈璧君惶惶不可终日。

大约过了半个月,军统人员把陈璧君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全部收缴,用一架军用飞机将陈、褚押往南京,关进了宁海路25号看守所。陈璧君开始了她的囚徒生活。

1945年12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了《惩治汉奸条例》,明令由各省区高等法院或其分院审理汉奸案件。条例规定,凡犯了通谋敌国十二项罪行中的一项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陈璧君自认必死,听候死期。1946年2月16日,徐文祺对陈璧君说:“汪夫人,请您预作准备,明天上午9时离开南京去苏州。”

第二天上午,陈璧君及褚民谊、陈公博乘囚车去火车站转乘火车到苏州,被押入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

江苏高等法院检察官经多次侦查,以汉奸罪对陈璧君提出检控,列举她五大罪状。

1946年4月16日,江苏高等法院公审陈璧君,由于她是汪伪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苏州市民倾城而出。正如《申报》报道:高等法院满坑满谷,争看头号女汉奸。

审判长孙鸿霖、检察官韦维清、推事石美瑜与陆家瑞、书记官秦道立等入庭开座。

陈璧君拒不认罪,与检察官展开针锋相对的舌战,矛头不时指蒋介石

4月22日下午,审判长在法庭上宣读对陈璧君的判决书。

1949年4月,苏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接管苏州后,陈璧君从狮子口监狱移解到公安局看守所。7月1日,上海解放以后,陈又从苏州解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刚开始,陈璧君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很深的抵触情绪,拒不承认自己是汉奸。

陈璧君是怎么死的?

1959年5月2日,陈璧君再次入院,医生诊断是心脏病、支气管炎、高血压并发,虽全力治疗,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又并发了大叶性肺炎。

一个多月中,院方先后为她做了15次血液检查,3次X光透视,2次心电图,4次输氧,7次重病情报告。

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时年67岁。

陈璧君的子女解放前都去了国外,她在上海没有直系亲属,尸体由其在上海的儿媳之弟收殓火化,骨灰送到广州。第二年,由陈在香港的子女派人到广州认领。

次年秋,陈璧君的骨灰由其子女撒入香港附近的大海里。

标签: 陈璧君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安釐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安釐王

    魏安釐王别名魏安僖王、姬圉、魏圉,是战国时期魏国第6代国君,是魏昭王、公子无忌的兄长。史料记载魏安釐王是同性恋者,与宠臣龙阳君之间的同性关系被后人称作“龙阳之好”。魏安釐王魏安釐王简介魏安釐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公元

  • 十六国时期后燕赵王慕容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慕容麟

    慕容麟是慕容垂的儿子,因为生母地位卑微,出身不好的他不被父亲待见,甚至差点命丧父手。不过,慕容麟也个狠角色,他背父叛兄,阴险狡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不好。慕容麟慕容麟简介慕容麟(?398年),一作慕容驎,字贺麟(贺驎),鲜卑慕容部人。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将领,成武帝慕容垂庶子,惠愍帝慕容宝和昭文帝慕

  • 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妻妾子女介绍 慕容宝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宝

    慕容宝是慕容垂与皇后段氏之子,后燕建立后就被立为太子。他崇尚儒学,品性不错,但缺少气魄,没有军事、政治才能,最终被尚书兰汗杀害。慕容宝的妻妾子女后妃惠德皇后段氏孟氏,生有一女。某氏,生下慕容会,397年被赐死。子女长子:慕容盛,后燕昭文帝。次子:慕容会三子:慕容策(荣)四子:慕容元,城阳公,转平原

  • 南朝刘宋时期天文学家何承天生平简介 何承天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何承天

    何承天别名何衡阳,是我国刘宋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他的代表作《元嘉历》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给出的圆周率近似值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何承天何承天简介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人,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家。何承天五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师从舅父徐广,

  • 东晋南朝官员范泰的作品有哪些 范泰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范泰

    范泰字伯伦,是东晋至南朝宋的官员、学者,东晋时担任中书侍郎、侍中、度支尚书等职,封阳遂乡侯;刘宋时官拜紫光禄大夫、特进、左光禄大夫等。那么,范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范泰的作品有哪些著有文集二十卷,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诗篇包括《鸾鸟》《九月九日》《经汉高庙》《咏雪》《诗》《赠袁湛谢混》等。范泰为人

  • 范泰生平事迹 范泰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泰

    范泰是刘宋著名学者和官员,代表作有《古今善言》等,他的儿子范晔就是我们熟知的历史学家。父子二人都博学多才,在文学方面都有研究,当然,还是儿子范晔更胜一筹。范泰范泰生平事迹范泰(355~428年),字伯伦,顺阳郡山阴县(今河南省内乡县)人。南朝宋大臣、学者,经学家范宁长子,历史学家范晔之父。初仕东晋

  • 十六国时期慕容皝之弟慕容仁生平介绍 怎么评价慕容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容仁

    慕容仁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亲弟弟、前燕的著名将领。慕容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战功显赫,但还是与亲哥哥慕容皝反目成仇,起兵反叛,最终被慕容皝赐死。慕容皝之弟慕容仁慕容仁(?~336年),字千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武宣帝慕容廆之子,文明帝慕容皝同母弟。太兴二年(

  • 十六国时期前燕宰辅慕容评生平 慕容评结局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慕容评

    慕容评出身前燕宗室,是文明帝慕容皝的弟弟,担任前军师、辅弼将军、司徒、骠骑大将军、辅政大臣等重要职务,封爵上庸王。然而,慕容评无能又腐败,导致前燕日益衰落,最后被前秦所灭。慕容评卖水鬻粥史载秦燕两军在潞川对峙之时,慕容评作为燕军统帅,竟于两军对垒之前线阵地,向其属下官兵“卖樵鬻水,以致

  • 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慕容翰生平介绍 慕容翰历史评价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慕容翰

    慕容翰性情勇武豪放,擅长骑射,足智多谋,深受父亲慕容廆的器重,但也被弟弟慕容皝忌惮。慕容皝即位后,慕容翰征伐高句丽、打败鲜卑宇文部,但始终没能善终。慕容皝与慕容翰慕容翰是武宣帝慕容廆庶长子,慕容皝同父异母的长兄。慕容皝即位后对慕容翰更加猜忌,慕容翰于是投奔鲜卑段部,后来又回到前燕。慕容翰在攻打宇文

  • 十六国时期前燕大臣慕容翰生平简介 慕容翰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慕容翰

    慕容翰别名慕容元邕,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同父异母的大哥,前燕著名将领。333年,慕容皝继位,对这位大哥忌惮不已,最终于344年下令赐死慕容翰。慕容翰生平简介慕容翰(?―344年),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武宣帝慕容廆庶长子,文明帝慕容皝长兄,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慕容翰勇武善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