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末义军将领单雄信介绍 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隋朝末义军将领单雄信介绍 单雄信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09 更新时间:2024/1/16 20:09:49

单雄信(?621年) 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少勇健,隋末入瓦岗起义军。617年,任左武侯大将军。618年,率军投降王世充,并娶其女儿。620年,李世民率军包围东都。 单雄信与尉迟敬德交战,被刺坠马。621年,李世民克东都,王世充降唐,单雄信被杀。

人物生平

隋朝末年单雄信加入瓦岗军,与翟让关系很好。单雄信少时勇猛强健,尤其擅长在马上用枪,所以在瓦岗军中号称“飞将”。

大业十三年(617年),翟让将瓦岗军首领之位让给李密,号称魏公。二月,李密称帝,任命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在偃师与王世充交战中兵败,单雄信于是投降王世充,王世充任命他为大将军。

旧唐书记载,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进攻王世充,在外出侦察时被发现,单雄信挺枪直取李世民,在枪快刺到李世民时,被赶来的尉迟恭刺落马下,李世民才得以幸免。

不过《隋唐嘉话》倒是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密既亡,雄信降王充,绩来归国。雄信壮勇过人。绩后与海陵王元吉围洛阳,元吉恃其膂力,每亲行围。王充召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尽饮,驰马而出,枪不及海陵者尺。绩惶遽,连呼曰: "阿兄阿兄,此是绩主”。雄信揽辔而止,顾笑曰:"胡儿不缘你,且了竟。"李元吉自恃勇力,喜欢亲自外出打猎,差点被单雄信干掉,幸亏徐世绩及时赶到,出言相求,才救了李元吉一命。不过在《旧唐书》里,这段故事被安在李世民身上(“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绩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显然,前者更具有可信度。如果徐世绩大喝一声:“此秦王也。”我要是单雄信,知道对面的是李世民,绝对不可能“惶惧,遂退”,一定是更用力的刺过去。 此后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窦建德在虎牢关兵败被俘,“世充惧,率其官属二千余人诣军门请降”,单雄信自然也在其中。李世民不愿饶恕单雄信,“斩于洛阳”。

《隋唐嘉话》里记载了单雄信被斩的全过程。“充既平,雄信将就戮,英公请之不得,泣而退。雄信曰:‘我固知汝不了此。绩曰:‘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已许国,义不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因以刀割其股,以肉啖雄信曰:‘示无忘前誓。雄信食之不疑。”从这段记载看,单雄信并没有慷慨赴死的决心,因此才会对徐世绩说,“我固知汝不了此(我早就知道你办不成)”。这句话的含义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是在埋怨徐世绩不得力或者不卖力,没有求情成功(所以徐世绩要为自己辩解一番,还割肉明志);或者是说单雄信早已经猜到自己必死,但是还心存侥幸,可是徐世绩求情失败,他才说“我早知道你办不成”。总之是看不出什么英雄气概的;或者是说本来就知道被赦是不可能的事,但徐世绩因为信义而坚持请求赦免单雄信,当知道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他安慰徐世绩:“我早就知道你做不了的”。

单雄信在战场上分明是个勇将,但是为什么在战场之下却贪生怕死,轻于去就呢?到底哪一个形象才是真实的单雄信?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单雄信无非就是另一个小号的吕布,勇武,但性格反复、不善择主,而绝非关张一类人物。

历史演变

唐宋时期

骁将与逆贼

有关单雄信的生平事迹,《旧唐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三》有简略记载:“单雄信者,曹州人也。翟让与之友善。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密偃师失利,遂降于王世充,署为大将军。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喝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东都平,斩于洛阳。”《尉迟敬德传》里还记载了单雄信曾在御果园追杀李世民,后为尉迟所败。此外,《李传》还记录了“割股啖肉”一事。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载单雄信故事则富有传奇色彩:“单雄信幼时,学堂前植一枣树。年至十八,伐为枪。长丈七尺,拱围不合,刃重七十斤,号为寒骨白。”可见当时单雄信是作为英雄人物形象,其事迹为人们传诵,并传奇化。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单雄信武艺高强,是一名骁将,可能是当时“山东豪杰”中的一员,他与唐开国功臣李勣情深意重,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因此,他作为一名反唐的将领,却得以列入正史传记。他曾放过李世民一命,却终遭斩首。

在宋代,对单雄信的评价出现了明显的分歧。《资治通鉴》完全否定了单雄信,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并祭祀他。据此可见单雄信在宋朝民间社会的影响极深,其事迹逐渐被传奇化。

元代至明前期

“卖国奸贼”

在元杂剧中,单雄信被丑化而成为反面角色。尚仲贤《尉迟恭单鞭夺槊》写单雄信“逞大胆心怀奸诈”。他为了追杀李世民以立功,不顾与徐茂公的结义之情,割袍断义。说:“往日咱两个是朋友,今日各为其主也……你若再赶将来,我一剑挥之两段。”这一故事歪曲史实,将单雄信塑造成为一个利欲熏心、无情无义的小丑。

《大唐秦王词话》是据宋元明前期“说唐”题材说唱文学编写而成的一部话本。书中单雄信的形象紧承元杂剧而来,并完全被丑化。它新增的单雄信两个材料:(一)“怀奸卖国”。单雄信原是李密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其余四虎将分别为“罗成”,“秦琼”,“程咬金”,“王伯当”),往河南催粮,中了王世充的美人计,结果降郑,做了王世充的驸马。然后,他诈病回金墉,在魏、郑交兵之际,放郑兵入金墉城。他洗荡李密宫院,“把皇后、太子、嫔妃,尽行斩尽不留”(第11回)。随后,将李密众家眷押解回郑,胁迫众将降郑,事后却又阻止王世充给他们加赠官职,让他们以半俸闲住长随营。(二)问斩之际贪生怕死。单雄信被唐兵擒拿,临斩之际,怕死求饶,请求徐茂公为他“善言一解”(第44回),遭到徐茂功的拒绝。单雄信死后托生为盖苏文,二十年后再与唐为敌。《大唐秦王词话》将单雄信塑造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贼”:他卖主求荣,直接导致瓦岗事业的瓦解;他艰险残暴,嗜血成性,其残忍令人发指;他追逐名利,不重情义。这些不但不符于史实,更令钟爱于隋唐英雄的读者感到痛心。

晚明至清代

绿林豪杰

《隋史遗文》是晚明文人袁于令在说唱文学“旧本”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部通俗小说。书中单雄信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他由一个反面形象变成了一个被肯定、讴歌的正面形象,这一形象融入了底层民众的一些思想意识。

首先,单雄信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隋史遗文》揭露他的真实身份,是绿林首领。其次,《隋史遗文》充分展示了单雄信的侠义品格。他的扶危救弱,患难相扶,荣辱与共的精神,是市井民众所推崇、敬仰的伦理准则“义”的体现。第三,《隋史遗文》表现了单雄信的复仇意识。李渊曾误杀单雄信之兄,单雄信从此与李家结下深仇,故而与唐王朝反抗到底,至死不降唐。

清代中期通俗小说《说唐全传》中单雄信的形象成了底层民众的代言人。《隋史遗文》和《说唐全传》完成了对单雄信形象的最后塑造,至此,单雄信作为一个悲剧性英雄形象已深入人心。他豪侠仗义、扶危济困、忠诚守信、宁死不屈的英雄品格,为世人称道,他叱咤风云的壮烈人生,为后人激赏。京剧《锁五龙》(又名《斩雄信》)、《卖马》等都赞扬了这位民间英雄。现今山西省长治市西郊单雄信府第二贤庄遗迹犹存,单雄信故事仍留存于民间记忆,为当地人们传颂。

《隋唐演义》里面的单雄信:忠义两全

《隋唐演义》作者是清代的褚人获,自然成书于清代。关于单雄信的形象,褚人获的观点和明清主流观点一样:绿林豪杰,骁勇善战,忠义两全。前文说过,《隋唐演义》参照的就是《隋史遗文》里面的记载。而单雄信在这里的形象,完全是正面的,光辉的。他广交豪杰,干的是劫富济贫的买卖。骁勇善战,是隋唐第18条好汉,五虎上将第一名。侠义当头,二贤庄赤发灵官单二爷义气的名头响当当。最后他力保洛阳,宁死不降唐,最终壮烈惨死。可谓隋唐忠义第一。这个版本的单雄信,是被普通大众普遍接受的形象。也是最接近史实的单雄信形象。

标签: 单雄信

更多文章

  • 日本二战甲级战犯梅津美治郎生平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梅津美治郎

    梅津美治郎,生于188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华任职时间最长的关东军司令和日本最后一任参谋总长,侵华甲级战犯之一,日本陆军大将。他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少年贫困,成绩优异梅津美治郎出生在日本九州东北部的大分县,1897年,15岁的梅津美治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熊本陆军地

  • 清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介绍 历史上的纳兰性德有几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纳兰性德

    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曾经因为避讳皇太子保成,改名性德。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

  • 南宋名将岳飞生平介绍 岳飞一生战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历代的人民所传诵。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他率领

  • 唐中宗女儿安乐公主生平及结局 安乐公主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乐公主

    中国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大部分的皇帝都会有后宫佳丽三千,这所谓的后宫都是皇帝的玩物,都喜欢为皇上产下龙子,因为母凭子贵。但是肯定不会全是龙子,也会有公主的时候。所说当时女性的地位低下,但是其实公主对江山社稷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本期小编狂殴将为大家介绍安乐公主李裹儿的故事。李裹儿(685年

  • 南宋大臣虞允文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虞允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虞允文

    虞允文(公元1110年公元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大臣,抗金名将。汉族,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藕塘乡)人,绍兴年间进士。公元1160年(绍兴三十年)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

  • 南宋将领吕文焕生平及结局 如何评价吕文焕的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文焕

    南宋有文天祥这样的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也有像吕文焕那样为了保全百姓的“叛国贼”。对吕文焕怎么看?站在不同角度上分析,你如何评价吕文焕的功过呢?世人对吕文焕怎么看吕文焕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将领。在蒙古军队攻打南宋时,吕文焕守城6年,为了城内百姓被蒙军劝降,转而攻打南宋,最终南宋走向

  • 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生平简介 梁红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 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贡献 梁红玉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 赫胥黎简介 赫胥黎原名 阿道司·赫胥黎的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赫胥黎

    阿道司·赫胥黎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戈德尔明,曾在牛津大学学习,是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美丽新世界》、《岛》、《针锋相对》、《知觉之门》等。那么,赫胥黎的经典名言都有哪些呢?赫胥黎赫胥黎简介 赫胥黎原名阿道司.赫胥黎属于著名的赫胥黎家族,和著名的诗人M.阿诺德也有血缘关系,是英格兰作家。

  • 吉卜林简介 对约瑟夫·吉卜林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吉卜林

    吉卜林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然他本人也颇受争议,他笔下的文学形象更是矛盾重重,所以被人指责他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吉卜林吉卜林简介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