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户时代前期的大名毛利辉元简介

江户时代前期的大名毛利辉元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84 更新时间:2024/1/17 4:11:15

利辉元(日:もうり てるもと;英文:Mouri Terumoto;1553年2月4日-1625年6月2日),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前期的大名,丰臣五大老之一,关原合战中西军总大将(被拥立)、长州藩第一代藩主。毛利辉元幼名幸鹤丸,法号幻庵宗瑞,通称安艺中纳言。战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之孙,毛利隆元长子,其母为内藤兴盛之女。

其父隆元早卒,由祖父毛利元就抚养,成人后拜领当时幕府大将军足利义辉的偏讳辉字改名辉元。元龟二年(1571年),祖父元就去世,辉元继任家督。任内先被丰臣秀吉击败而不得不其臣服,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与丰臣秀吉讲和。以后积极协助丰臣秀吉,在四国征伐、对朝鲜之役担当先锋。当时他的领地有120万石,在小早川隆景死后,成为了五大老,势力仅次于德川家康。丰臣秀吉死后开始形成以德川家康及石田三成为首的两派阵营,毛利辉元起初曾考虑加入德川一方。但被客卿安国寺惠琼所说服加入西军一方。于庆长四年(1599年)七月十五日由安艺的广岛城出发前往大坂,翌日进入大坂城。毛利集团的联合军(包括毛利辉元,辉元的养子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等)是西军中最为庞大的势力,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他们却几乎是寸步难行。最终被德川家康打败,使得毛利氏的领地逐渐缩小,最终只剩周防、长门两国。

德川家康统一天下之后,毛利辉元剃度出家,不久宣布隐居。宽永二年四月二十七日(1625年6月2日)毛利辉元去世,时年73岁。家督之位由长子毛利秀就继承。

人物生平

继任家督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1月22日,辉元作为毛利隆元的长子出生在安艺国(广岛县),幼名幸鹤丸。永禄6年(1563年),隆元不幸早逝,11岁的辉元继任家督。祖父毛利元就尽管当时已经有60岁高龄,却也不得不继续执掌着毛利家的实权,直至辉元元服为止。在公开的元服仪式上,幸鹤丸正式更名为辉元(拜领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的“辉”字)。元龟二年(1571年)元就去世,毛利辉元继承家督之位,名正言顺地继承了西国毛利氏这个庞大的家族。

保境安民

辉元的领地从九州岛的丰前国一直延伸到播磨国和备前国的边境,不仅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可以说是当时日本第一),还得到两位才能非凡的叔父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春的辅佐。此时毛利家的夙敌尼子氏一族已经于永禄九年(1566年)被消灭。元就死前曾留下训示,指出本族应满足当时所拥有的一切,并且放弃以冒险的方式进行领地的扩张。

从某种程度上说,辉元遵从了他祖父晚年的教导。除在九州岛进行了一场小的的前哨战外,主要采取逐渐渗透到往东部更远地区的扩张方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辉元统治的头一年静静地过去了。在天正三年(1575年),由小早川隆景和宇喜多直家所率领的毛利-宇喜多同盟击败了位于备中的三村家,从而扩展了毛利氏在那一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吉川元春与尼子氏的拥护者山中鹿介的战斗中,毛利氏更向中国地区北海岸扩张了领土。而此时期京都的形势已经发生的巨变,无论怎样,也都将对毛利家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永禄十一年(1568年)织田信长在京都拥立足利义昭为征夷大将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表露无疑。作为征夷大将军的义昭也不安于天命,企图重室町幕府。他背地里从织田家周边地区的强大家族势力中找寻援助(即形成信长包围网),这其中也当然包括了毛利家。在元就逝世前,他已经公然宣布与信长不再是盟友,于是年轻气盛的辉元向信长发出了公开的挑战。

交锋织田

天正四年(1576年)二月,被信长赶出京都的义昭经过毛利氏领内的备后国,当年给信长带来桐纹(足利氏家纹)的义昭,这次也给予了辉元同样的待遇。义昭和他的哥哥义辉一样,让辉元担任中国地方各地的守护。

元龟元年(1570年)以来,毛利氏一直干预信长对位于摄津国的宗教势力(一向宗)石山本愿寺所进行的围攻。实际上,战事并没发生在信长当时的疆界上。而辉元一直引以为傲的毛利水军开始行动时,信长家的水军将领九鬼嘉隆已经截断了本愿寺军的海路并且封锁了海岸。辉元命令他的舰队在村上武吉指挥下向摄津海域前进。在那里,毛利海军大败由九鬼所统领的织田水军,并且打通了通往石山本愿寺的补给线。这发生在天正四年(1576年),史称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战。这一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信长,他不肯善罢罢休,遂命令九鬼嘉隆、泷川一益建造了六艘巨大的战舰(据称船舷上至少覆盖了一些铁甲),并且当这些军舰在天正六年(1578年,时隔两年)完工后,命令六艘“海怪”出发驶入内海。这些装备了大炮的战舰,在先前所发生战斗的地点,与毛利家的水军再次发生了遭遇战。在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战中,织田水军在九鬼嘉隆的指挥下击败毛利-村上水军。毛利-村上水军退回安艺。

以后几年中,毛利家对打破封锁线所做的尝试均宣告失败(毛利水军六百只战舰前往救援石山,在木津川冲与海上封锁的九鬼舰队发生了交战。尽管毛利水军对铁甲船发起勇猛果敢的进攻,无奈被织田军铁甲船上的大炮击毁了大将船。结果织田水军取得完胜,毛利水军只得败走。木津川口之战的胜利确立了织田军在石山合战中的优势)。最后在天正八年(1580年)随着本愿寺的投降,石山战争结束。

这时辉元还遇到了个大麻烦。由于武田胜赖在天正三年(1575年)长筱之战中败于织田军与天正六年(1578年)“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的去世,信长可以更专注于同毛利军的对战上,他派遣了两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军队向西挺进中国地区。其中羽柴秀吉率军朝有武装抵抗的南部地区行进,而明智光秀军则移向北部的山阴地道区。但整个进程可以说相当的缓慢。此时位于备前的宇喜多家突然叛变,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毛利家忠实的拥护者在进行英勇地抵抗:别所长治死守位于播磨的三木城直至天正8年(1580年),还有鸟取城(因幡国)守将吉川元经率部抵抗200日。可是在全城饥饿的边缘,两个城堡终于投降了。

秀吉来伐

天正六年(1578年)羽柴秀吉占领了播磨的上月城,并将其献与了那个由名将山中鹿介所支持的尼子家后裔尼子胜久。后者企图以此在出云国重建已灭亡的尼子一族。也许仅仅是受到了上月城进驻新主人的刺激,辉元差遣他的叔叔去重夺上月城。他们的确成功了,因而尼子与山中二人都在事后被斩。但毛利辉元既不是如他祖父那般的领袖,也不具备像他父亲传闻中一般的人格魅力。他虽然继承了祖父元就那超群的领导才能,却不能聪明而机敏的去运用它。天正十年(1582年)毛利氏的战败似乎是无法避免的:羽柴秀吉全军包围了备中的高松城。尽管城主清水宗治(原三村家臣)坚决抵抗,但假如在这里全线失陷的话,那么将导致通往备后的门户被打开,而再后方就是毛利家的本土了。在过去的6年里辉元还从未遇到一个能够在自家领土内公然挑战的侵略者,因此这次迫使他准备坚决抵抗到底。

秀吉深知高松城是块难啃的骨头,如果此役失利那么毛利家将会占有巨大的优势,于是他决定趁早采取奇谋。有趣的是高松城的附近不远处就有一条河流,秀吉便借助地利上的优势成功水淹了高松城,使其变成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此时辉元虽已调军支持前线,但却踌躇于是否直接攻击秀吉的部队而贻误了战机。城主清水从己方利益出发,向秀吉提议不要伤害城中其它民众,表示在率众投降后剖腹以示自己的效忠。在这危急的关头,命运奇迹般地介入了其中,或者可以说成是偏向了毛利一方。

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后,立刻派密使去向毛利氏报告。没想到这密使在暗夜中迷失方向,致使密信(即信长死于光秀之手)被羽柴秀吉所截获(此时正好是本能寺之变的第二天)。秀吉深知这条消息的重要性,不敢轻易张扬。于是他立即同毛利举行和谈,提出除伯耆东部三郡,与高梁川以东的备中,两地外,其余地区皆仍旧归属毛利(备前,美作为宇喜多家所有),另要求清水宗治切腹自尽。也许出自于对秀吉宽大的深信不疑,辉元应允了条件并允许秀吉在其它势力行动前迅速返回领地,讨伐明智光秀的叛军。

效力丰臣

在检讨了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后,毛利氏不仅遵守了停战协议,而且还成为了秀吉最忠实的支持者之一。在后来秀吉率军征讨九州岛津家与四国长宗我部家的战役中,辉元派遣了“毛利两川”(小早川秀秋与吉川广家)统领军队支援秀吉。于天正十八年(1590年)在秀吉攻打后北条氏时,他又派遣水军予以援助。当文禄元年(1592年)秀吉出兵侵略朝鲜时,辉元也率一支分队参与作战。

在庆长三年(1598年)太阁丰臣秀吉薨前,辉元被任命为“五大老”之一,负责商讨决策共同辅佐直至幼主丰臣秀赖成年。五大老包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及小早川隆景(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补上),其中辉元的势力被列为第二位仅次于内府德川家康,年收入120余万石。

关原合战

在秀吉死后,他生前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日本即将面临一场全国性的大动乱。一方面文吏派与武将派由于利益上的冲突,互不信任造成了两派之间的意见不和,势同水火;另一方面野心家德川家康认为此时终于可以摆脱丰臣秀吉的束缚,正是争取成为天下霸者的好时机。而近江的佐和山城城主、五奉行之一石田三成一向对德川家康不满,为了报答丰臣秀吉提拔自己作为秀赖的摄政者,同时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德川家康所夺,决意起兵反抗德川家康。在这样的情形下丰臣政权趋于分裂。在庆长4年(1599年)开始形成以德川家康及石田三成为首的两派阵营,辉元起初曾考虑加入德川一方。不幸的是对于辉元和毛利家来讲,他们还是被长久以来的客卿安国寺惠琼所说服。安国寺惠琼作为毛利氏的外交僧侣在毛利氏内部有一定的地位,他使得辉元深信德川家康会夺取当时的幼主--丰臣秀赖的权力地位。最终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素。毛利辉元决意加入石田三成一方,并且被推举为西军总大将。

与藤原惺窝、吉田意安、赤松广通等学者交情甚笃的朝鲜人姜沆,日后在对比德川氏和毛利氏的富有时,曾如此描述:“家康的土地上所获的米谷,对外声称二百五十万石,实际收入数倍于此。辉元的金银亦毫不逊色。家康坐拥关东,辉元握有山阴山阳两道。世人评价这二人的富有时曾说,家康的米谷多得可以用来铺一条从关东到京都的大道,辉元的金银多得可以把从山阴山阳到京都之间的桥梁全部换成金桥银桥。他们可谓富可敌国……”倘若不把毛利辉元拉拢进来,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这些谁都明白。

庆长五年(1600年)7月15日一早,辉元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秀就从广岛出发,16日晚抵达大坂。毛利辉元取代家康驻人西苑,令儿子秀就去秀赖身边侍奉,并于17日召众议事,决定发表讨伐德川家康的檄文。可是辉元并未表示热衷于这个新的“职务”,不仅不善于抓住指挥的时机,甚至还顾虑他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被德川家康称之为“西军”的统帅。三成最终让辉元(于7月15由安日艺的广岛城出发前往大坂),翌日进入大坂城。实质上三成只是让他担当名义上的总大将。这个致命的错误将演变为庆长五年9月15日(1600年10月21日)爆发的关原之战东军击败西军。

毛利集团的联合军(包括毛利辉元及其养子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等)是西军中最为庞大的势力。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辉元却几乎是寸步难行。在固若金汤的大阪城中,辉元深信秀元所言,目下最好的措施就是坚守不出;同时指出三成的行动注定要失败,至少迎击是毫无价值的。吉川广家(一开始就反对毛利家加入西军一方)把这些通过黑田长政传达给德川家康,此前家康曾言倘若西军无所行动的话,将会有利于东军取得胜利。结果,事情却发展的出乎意料。尽管起初家康对吉川广家解释西军起兵与毛利辉元无关表示理解,但这似乎只是一种计策,目的在于把辉元独自束缚在坚固的大坂城中。一旦战役打响并且东军能够包围大坂城,那么大坂城就是家康的囊中之物了。家康公然宣称这场战斗是武士们的使命,特别是对所谓西军总大将的战斗。战后,辉元的土地被大减至周防国、长门国两国37万石,失去安艺,备后,石见,出云,隐岐五国及伯耆国西部三郡,高梁川以西的备中国,而且好像是个残酷的笑话,被削减的领地中中国地区岩国三万石被家康转封给了吉川广家以示感谢,更加令辉元痛苦不堪的是他不得不让毛利氏放弃安艺这个家园(长达几个世纪)。后来辉元成为长州藩主。相对于保住脑袋的辉元来说,安国寺惠琼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连同石田三成与小西行长一共三人在同年10月1日先在京都游街示众,后在京都的六条河原被斩首。

晚年归隐

关原合战后的同年10月,辉元剃发称幻庵宗瑞,让长子毛利秀就继任家督。庆长八年(1603年),辉元到江户请罪。翌年庆长九年(1604年)开始建造长门国萩城作为居城。

元和九年(1623年)辉元正式隐居。

宽永二年(1625年)4月27日,辉元在萩城四本松邸去世,享年73岁。

标签: 毛利辉元

更多文章

  • 毛利辉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毛利辉元的轶事及评价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毛利辉元

    人物官历永禄八年(1565年)2月,元服,得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偏讳,取名辉元。永禄十三年(1570年)3月13日,就任右卫门督。自那以后被称为少辅太郎。天正二年(1574年)2月9日,迁任右马头。天正十六年(1588年)7月25日,作为“丰臣辉元”升叙从四位下,任官侍从。

  • 焦菊隐简介 焦菊隐的作品 焦菊隐的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焦菊隐

    焦菊隐简介:焦菊隐的作品有哪些?焦菊隐的成就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焦菊隐简介焦菊隐是中国戏剧家和翻译家,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和艺术上的奠基人之一。1905年12月11日出生于天津,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1930年创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致

  • 巴甫洛夫简介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简介: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是什么?巴甫洛夫的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巴甫洛夫简介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俄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英文: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俄国生理

  • 纪晓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学者会说纪晓岚是一个没骨气的李白”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纪晓岚

    讲到清朝的和珅,难免就要讲到纪晓岚,因为近几年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荧幕形象太过生动,导致很多人因为两位演员的形象而对号入座的认为历史上的两人的形象就是如此的。但其实恰恰相反,在历史上真正长相高大帅气的是和珅,长相丑陋且矮胖的是纪晓岚,而且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来说,和珅才是接近皇权的大红人,而纪晓岚就算吹的

  • 朝鲜王朝后期农民起义的领袖全琫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全琫准

    全琫准(朝鲜语:,1854年1895年),朝鲜王朝后期农民起义的领袖。字明淑,号海梦,别名绿豆,初名全永准。本贯天安,出生于朝鲜全罗道古阜郡(今属韩国全罗北道井邑市),出身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全琫准后来加入东学道,1894年他开始领导农民起义,提出“逐灭倭夷”、“尽

  • 全琫准最后起义的结果如何 历史上对全琫准的评价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全琫准

    惨遭镇压1894年9月底,清军撤出朝鲜后,日本与朝鲜官军勾结在一起,把矛头转向东学军,对全罗道、忠清道一带东学军主力进行围剿。另一方面,全琫准愤于日本袭击景福宫,挟持朝鲜国王,也决心再次起兵,赶走日军,尽灭权贵,按照他被捕后对日本领事内田定槌的说法是:“其后闻则贵国称以开化,自初无一言半

  • 土方岁三是怎么死的 土方岁三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土方岁三

    土方岁三是德川幕府和武士道精神直至最后一刻的末代武士之代表人物,从组建到衰亡他始终与新选组共存亡。虽然现在的人们大多数通过影视剧了解土方岁三,但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土方岁三土方岁三是怎么死的1869年的五棱墩之战,奉命驻扎在弁天台场的新选组遭到新政府军围攻,土方岁三单枪匹马前去援救,被一发

  • 黑泽明为什么被称作黑泽天皇 对黑泽明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黑泽明

    黑泽明从1936年开始创作剧本正式进入电影圈,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上映就打破记录,之后的《罗生门》更是让他扬名海外,曾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荣誉。黑泽明黑泽明为什么被称作黑泽天皇最初是个讽刺的称呼。黑泽明体格高大(1.81米),在拍片现场指挥非常严格,事事要求完美,固执己见

  • 土方岁三简介 土方岁三冲田总司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土方岁三

    土方岁三别名土方岁三义丰、土方岁三义直,生于武州多摩郡石田村,是日本旧幕府新选组副长,也是末代武士之代表人物。土方岁三的故事至今仍被日本人改编称影视剧,而与他一起出现的还有冲田总司。土方岁三土方岁三简介土方岁三生于天保6年五月五日(1835年5月31日),卒于明治2年五月十一日(1869年6月20

  • 黑泽明简介 黑泽明的妻子儿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黑泽明

    黑泽明别名黑泽天皇,生于东京一个武士家庭,是日本著名导演,《罗生门》、《七武士》、《影子武士》等是他的代表作,可以说是日本家喻户晓,乃至享誉国际的大导演。黑泽明黑泽明简介黑泽明,1910年生于日本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1936年,创作首篇剧本《达摩寺里的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