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仪祉生平故事简介 李仪祉有哪些重要思想?

李仪祉生平故事简介 李仪祉有哪些重要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58 更新时间:2024/1/11 8:49:58

李仪祉生平简介:李仪祉的成就有哪些?李仪祉有哪些重要思想?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李仪祉生平简介

李仪祉(1882-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

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

李仪祉的成就

一、兴修水利,造福三秦

李仪祉自幼生长在渭北高原,这片土地长期缺水。他的终生夙愿就是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1922年,李仪祉离开南京,回陕西任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局总工程师,开始了他兴修水利的生涯。

他回陕后积极网罗人才,组织引泾灌溉工程勘测设计,但因经费一直没有着落,直到1927年仍无法开工,李仪祉辞职东去。

陕西古代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秦时有郑渠,汉时有白渠,引水灌田,民富国强,造就了“秦川自古帝王都”。可是自1929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大旱灾和瘟疫,使关中从天堂变成了地狱。田园荒芜,渠道废毁,恢复农业,极需重修水利,兴修水利的呼声越来越高。

1930年,杨虎城督陕,任省主席,召回李仪祉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在国外华侨的赞助和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解决了款源问题,使他的引泾计划得以实施。

各方共筹集百万余元,于当年开工建设泾惠渠,至1932年6月第一期工程完工通水,可灌地50万亩。1935年第二期工程完工,扩灌至65万亩。泾惠渠的建成受益,成为中国当时现代化水利工程之典范,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泾惠渠竣工后,李仪祉辞去建设厅厅长,任省水利局局长,集中精力兴修水利,在杨虎诚的支持下,成立洛惠渠工程局。他栉风沐雨,不辞劳苦,亲自出马勘测设计,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

1935年到1936年底又完成了渭惠渠一期工程。梅惠渠也于1936年开工,到1938年完成。他还亲赴陕南陕北考察,筹划了陕南汉惠渠、褒惠渠和陕北的定(无定河)惠渠。

他制订了《陕西水利工程十年计划纲要》,筹划了关中八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计划在十年内水利惠及全省,使陕西成为一个模范农田水利区。至1938年李仪祉逝世,泾渭洛梅四渠已初具规模,灌地180万亩,初步实现了“郑白宏愿”。

如今,当年李仪祉精心筹划的“关中八惠”已基本变为现实,陕西关中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利化,成为我国高产稳产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如今泾惠渠水碧波荡漾,两岸的庄稼得水之灌溉,绿意盈盈,长势喜人,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水利设施至今仍发挥着造福于三秦人民的巨大作用。关中的农业能有这么发达,关中农民的生活能这样富裕,李仪祉先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二、情系教育,培养造就大批水利人才

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参加创办三秦公学。191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水利专门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授、教务长,曾一度主持教务,主讲河工学、水文学、大坝设计等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水利专门人才。

1925年春,兼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倡设陕西古物保管会,并完成引泾灌溉工程泾惠渠设计方案。1932年,在西安创办了陕西省水利专科班,1934年6月,经陕西省政府第100次政务会议决定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归并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首任主任并执教。

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志士仁人,为我国水利工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树立全新理论,科学治理黄河

李仪祉终生以治水为志,求郑白之愿,效大禹之业,凿泾引渭,治黄导淮,足迹遍布祖国江河湖海,卓有贡献,尤对黄河治理,精心钻研,独有建树。

他把国外的科学技术与我国古代的治水经验相结合,科学地提出一套治理黄河的理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正如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所说:“李仪祉把我国治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933年至1935年李仪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李仪祉生于黄土高原,奔波于黄河上下,对我国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的治河方略。

先后撰写了《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导治黄河宜注意上游》《治黄关键》《黄河水文之研究》《函德国恩格尔斯教授关于黄河质疑之点》等40余篇论文与报告,提出了对黄河治理必须是上中下游并重的指导思想,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

综合开发,利用黄河。特别是在水土保持理论方面开创先河。他提出培植森林,防治河患。李仪祉认为森林有涵养水源、防治洪水之功能。

他分析了黄河水沙情况,“就中卫以上而言,则黄河之水本不甚浊,森林之有益于河”,“中国洪水由于沿岸之山原无森林也。欲根本去水患,必自培植森林始……森林为治水惟一要道,森林植则水患从此息矣……吾国内地山谷之间,不适于农田旷地甚多,不植森林焉用之?故为国家生计计,非大植森林不可”。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李仪祉一生勤奋,博学多才。他曾试图以“水利救国”,直到临终前他还吩咐说:“未竟及尚未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终年57岁。人民为了纪念他,墓地选在泾惠渠旁分水闸后的张家山。

于右任为李仪祉手书的挽联:“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题写在墓园大门两侧。自觉参加送葬的群众达三万人之多。

国民政府发了特令褒扬,《大公报》发表短评,称:“李先生不但是水利专家,而且是人格高洁的模范学者,一生勤学治事,燃烧着爱国爱民的热情,有公无私,有人无我。”表达了社会对这位水利大师一代贤哲的缅怀之情。

许多年过去了,但关中的老百姓没有忘记这位为人民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水利大师,每逢清明节和李仪祉诞辰日,都会有大批民众自发来到泾阳县他的墓前祭奠。

李仪祉有哪些重要思想?

一、治水兴农,济民利物

他认为:“水利实为利农要图。西北地势高亢,旱灾时见,不有水利,农事何赖?本水利组以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之高级人才为宗旨”(《西北农校水利组规划》)。

又说:“学工程的青年,于求学时代,便应存一济民利物的志愿,日展其所学,便时时想到如何始可供一般人民受到我的益处”(《工程上的社会问题》)。

二、借鉴中外,重视实践

李仪祉虽然留学德国,攻习水利,但不生搬硬套。对外国的经验、中国古代治水经验,他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结合中国实际,亲自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和专著。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参加考察和施工,使学生由“通、广、博”向“专、深、约”发展。

育才重德,爱国为民

他教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宗旨,提出“要作大事,不要作大官,一切事情要讲求实际,不要争虚名”,“思想要高超,胸怀要廓大,要有坚韧不拔之精神”,号召同学们“将来学成到民间,改良农作物,指导农民复兴农业,挽救我们岌岌可危的国家,这么大的责任都要放在诸位的肩膀上,是多么大的使命!”(《忆李先生训词》)

三、名师高徒,从严治学

李仪祉深知教师水平的高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他在河海工专时,聘请茅以升担任教授,请竺可桢讲学。陕西水利专修班,师资力量雄厚,16名教员中,除李仪祉外,有教授7名,副教授1名,讲师两名,助教和助理5名。

7名教授都是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并赴德、美、法留学取得学位的学者。教学计划十分严密,西北农专水利组每门课程都有《学程一览》,基础课与专业课兼顾,3年共设47门课。

他要求教师不单纯只是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操作设计技能。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充设备,进口测量仪器,购置图书,开展实验,提高学生素质。

标签: 李仪祉

更多文章

  • 皮定均将军为什么你会被叫皮老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皮定均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可以说是特点鲜明,不少开国将帅都有一些独特的外号。比如在中原突围时期创造军事奇迹的皮定均将军就有一个外号叫“皮老驴”。而且有意思的是“皮老驴”这个外号是战士们当着皮定均将军面叫出来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对苏皖解

  • 民国无耻文人梁鸿志是怎么变成汉奸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鸿志

    梁的才气还是相当高的,当时是与黄秋岳并称的才子,可惜两人都做了附逆的汉奸。梁鸿志擅长写唐诗,1946年在苏州被抓住关在了楚园,做楚囚的这段日子里仍写作了《入狱集》,就连被枪毙时还在作诗。如果他能杜门著述,不在官场追求名利,那么定能成为风雅的民国文人,可惜他不堪做一个清贫的诗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心中

  • 布莱希特主要的作品有哪些 布莱希特做出的主要的成就分别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布莱希特

    主要作品布莱希特的理论与著作有《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卡拉尔大娘的枪》、《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

  • 太平天国将领罗大纲简介 罗大纲的戎马生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罗大纲

    罗大纲(18041855年),原名亚旺,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楼种玉上围/上围古寨人。洪秀全金田起义,固然主要是依靠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上帝教”骨干,而没有参加“上帝教”的罗大纲也是一位一开始就对太平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将领。

  • 对罗大纲的评价如何 有关于罗大纲死亡的记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大纲

    后世评价罗大纲之死,史载不一,但在战斗中阵亡,却是无庸置疑的。他作战骁雄劲悍,用兵“剽迅如风,雄冠诸将”。特别是他爱兵一如父母,“可与众同甘苦,士卒乐为效死”,所以“凡遇军事艰危之际辄以大纲往”。就连所谓《贼情汇纂》的清方资料中

  • 刘西元是什么样的人?万岁军政委一个传奇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西元

    大家都知道,第38军在抗美援朝时一战成名,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军长梁兴初也被称为“万岁军”军长,成了家喻户晓的志愿军英雄。不过,“万岁军”军长大名鼎鼎,但“万岁军”政委却鲜为人知,就是开国中将刘西元。

  • 太平天国将领侍王李世贤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贤

    李世贤(1834年(甲午年)-1865年(乙丑年)8月23日),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的堂弟,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侍王”。1861年李世贤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为中兴太平天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864年在天京失陷后继续领导部分太平

  • 胡沛泉生平经历简介 胡沛泉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沛泉

    胡沛泉生平简介:胡沛泉的经历是怎样的?胡沛泉的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胡沛泉生平简介胡沛泉(1920年6月19日-2019年2月19日),中国著名工程力学与航空专家、教育家。出生于江苏无锡,1940年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41年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土木工程理学硕士学位,1944

  • 隋世宗杨昭生平故事简介 杨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昭

    隋世宗杨昭生平简介:杨昭的故事是怎样的?杨昭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隋世宗杨昭生平简介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

  • 名将哈立德生平故事简介 哈立德为什么被称为安拉之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哈立德

    名将哈立德生平简介:哈立德的故事是怎样的?哈立德为什么被称为安拉之剑?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名将哈立德生平简介哈立德·本·瓦利德是伊斯兰教早期著名军事将领。麦加古莱什部落人。原为麦加贵族艾布·苏富扬的部下,早年曾参加麦加多神教徒挑起反对穆罕默德的吴侯德和壕沟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