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末名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生平 王保保结局 王保保子女

元末名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生平 王保保结局 王保保子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17 11:12:09

扩廓帖木儿(Kö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

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并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扩廓帖木儿自山西退至甘肃,在沈儿峪被明军击败后于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历史如何评价王保保

《明史》:“扩廓百战不屈,欲继先志,而赍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

《新元史》:“扩廓帖木儿才不及其父(察罕帖木儿),然崎岖塞上,卒全忠孝,明太祖谓之奇男子,谅矣哉!”

朱元璋:“王保保本一孺子,承李察罕余烈,骤得重权,恢复山东、河南北诸郡,遽袭王爵,遂萌骄纵之心,岂有豪杰之见?使其能知礼义,欲为一代中兴名将,则必尽忠于元,凡阃外生杀之权,专之可也。……今王保保不此之务,自除官职,其麾下称左右丞、参政、院官,不可胜数,而各处钱粮皆收入军中,不供国用,此与叛乱何异?

名虽尊元,实则跋扈,若一旦为敌国所败,天下后世,将谓何如?是遗臭也!古之贤哲,宁如是乎?” “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荀)攸、(荀)彧,猛将如(张)辽、(张)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权衡:“嗟夫!平定江淮,大事也,而帝付之扩廓,扩廓受之于庚申帝,何其易哉!……观庚申帝漫尔而命扩廓,扩廓亦漫尔而受之,其根本已非矣。而又庚申帝 宣淫于上,扩廓肆愚于下,上淫而下愚,上虐而下暗,处则昧经国之大计,出则失兵家之神机,及大兵一动,君臣俱及其祸,岂不宜哉!”

胡粹中:“扩廓玩寇养乱,厚自封植,挟天子以令诸将,其所以异于群雄无几,然其名犹曰元臣也。及分兵诏下,而不受命,则不臣之迹见矣。况屡诏和解,不从,又杀 天子之使,其无君孰甚焉?律以春秋之法,扩廓为亡元罪人之首欤!”

“扩廓苟有忠义之心,奖率三军,以收复为事,鞠躬尽力,毙而后已可也。夫何志得气满,徇身忘国,分立省部以自随,既不能谋谟于内,又不能敌忾于外,盘桓犹 豫,径归河南,及京畿危急,遣兵徐驻济南,则是其心窃窥鹬蚌之胜负而欲收渔人之功者也。

卒之大势已去,寰宇尽失,窜伏沙烟漠草之间,而欲以兴复为名。吾谁欺?欺天乎?人谓扩廓为元忠臣,吾不信也。”

高岱:“山西、陕西之虏,李思齐、张思道、扩廓帖木儿三人耳,如贺宗哲、孔兴等不足言也。李、张二虏虽拥众,然非我诸将敌,惟扩廓最强犷。扩廓一名王保保,察罕帖木儿养子也,勇略善用兵,故以逋播垂尽之势,犹能转斗千里,屡挫不衰。

徐达自入中原,未尝少衂,独陇右之克甚艰,至多斩杀其部曲,则扩廓之故也。暨其祚终运讫,卒遁沙漠,而不为亡国之俘,此亦难能哉!我圣祖(指明太祖)激励诸将尝 曰:‘王保保,天下奇男子也,岂非深羡之耶?

使扩廓得从圣祖,功名不当在李(文忠)、傅(友德)、汤(和)、邓(愈)之下,而甘心从夷,没为胡鬼,良可 惜也!虽然其失在委身之初耳,既巳受元命、食元禄,则元亡不死,即北从为当,是又可深非哉?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帖木儿等,战将也。”

和田清:“扩廓帖木儿在元末混乱时期挺身而起,对衰残的元室竭尽孤忠,曾一度讨平山东、河南的寇贼,两次打败山西韩店的明军,这里无需赘述。后来不幸随同元室北窜,退居漠北地方,但始终怀复兴之志,屡次威胁明边。

尤其是洪武五年,在岭北歼灭明朝的征虏大将军徐达等的大军,使明人慑服,一时不敢进窥塞北。……当然,指挥败兵残卒的扩廓帖木儿,往往为新兴的明军所乘,几次尝到惨败的苦楚,但明人还害怕这个人,不敢轻举妄动。北元朝廷就靠他抱一线中兴希望。真可以说是孤掌支撑了将倾的天下。”

牟复礼:“在为元王朝效命的地区性领袖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和在明王朝崛起的历史中肯定是这些领袖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扩廓帖木儿。”“和他的养父一样,扩廓身材魁伟,有英雄气质,虽然他承受了双重文化遗产,但他对草原上武士理想的兴趣多于对汉族政治家的理想的兴趣。”

“他的整个一生都受到巨大的压力,要他力 求符合大草原的理想而不去与招致他敌人嘲笑的汉族身份认同。这就大大增加了人们对于了解他的个性和事业的兴趣。

标签: 王保保

更多文章

  • 元朝宰相刘秉忠介绍 刘秉忠结局 刘秉忠子女 刘秉忠政治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朝,刘秉忠

    中国古代元朝时期刘秉忠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在政治方面也为当时朝代做出来极大的贡献,辅佐忽必烈建立元朝!一起来了解刘秉忠。刘秉忠简介: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刘秉忠逝世后,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

  • 爱国学者作家臧克家生平简介 臧克家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臧克家

    臧克家臧克家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封建中小地主家庭,父母早年都去世了,他受家庭熏陶从小就爱作诗。臧克家著有诗集《烙印》、《宝贝儿》、《难民》、《老马》等作品,尤其是《有的人》为世人熟知,曾经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臧克家生平简介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

  • 臧克家的子女后代 臧克家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臧克家

    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臧克家先生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他被誉为我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臧克家师从闻一多先生,代表作有《难民》、《烙印》、《有的人》等,最终于2004年病逝北京,享年98岁。臧克家的子女后代臧克家长子臧乐源:192

  • 近代“蜀学传人”蒙文通的作品 如何评价蒙文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文通

    蒙文通(右)蒙文通被誉为近代“蜀学传人”、经史大师,著有《古史甄微》《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等作品。蒙文通先生历任各大高校,耕耘一生,成就颇丰,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又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优秀人才。蒙文通的作品主要著作有:《古史甄微》 、《辑校李荣老子注》、《

  • 蒙文通是谁 蒙文通简介 蒙文通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蒙文通

    蒙文通蒙文通原名蒙尔达,汉族人,出生四川盐亭县石牛庙乡,毕业于四川存古学堂,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古代史及古代学术。除了在史学方面,在佛学上他也很有研究,据说还是能海上师的继承人呢!蒙文通是谁 蒙文通简介蒙文通(1894--1968),原名尔达,字文通,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历

  • 白寿彝的主要贡献 怎么评价白寿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寿彝

    白寿彝白寿彝毕业于燕京大学,师从冯友兰、顾颉刚,与郭沫若、臧克家、季羡林等人都是好友。白寿彝一生致力于回族史、伊斯兰教史、中国民族关系等的研究中,且颇有建树;而且,他任职高校多年,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白寿彝的主要贡献白寿彝对中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以及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具有开拓性质的

  • 现代史学家白寿彝简历 白寿彝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白寿彝

    白寿彝白寿彝又名哲玛鲁丁,出身河南开封一个商人家庭,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白寿彝著有《中国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等作品,他的《中国通史纲要》已经累计印了100多万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白寿彝简历白寿彝(1909年2000年),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

  • 南宋敷文阁学士李焘的故事 如何评价李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焘

    李焘进士及第后没有出仕,反而到了丹棱龙鹄山去读书,4年后才出仕,官至敷文阁学士,封爵丹棱县开国伯。李焘在南宋官员中以学术著称,关于民生、长于吏治,于1184年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太师、温国公,谥号文简。李焘的故事李焘在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屉匣二十枚,每屉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

  • 南宋历史学家李焘简介 李焘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焘

    李焘李焘是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官员,他出身唐朝皇室后裔,一生博览群书,勤于著述,作品颇丰,代表作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巽岩文集》等。南宋历史学家李焘简介李焘字仁甫、子真,号巽岩,出生眉州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是南宋官员、著名历史学家、目录学

  • 包拯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如何评价包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包拯

    包拯包拯是北宋时期名臣,为人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有“包青天”之称,经过小说戏曲的加工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清官。在世人眼中,包拯是廉洁公正、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的代表,后世更是将其奉为神明,就算没读过历史也知道他的大名。包拯是个怎样的人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