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全琮生平简介 全琮的故事 全琮是怎么死的?

三国全琮生平简介 全琮的故事 全琮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4/1/21 13:51:22

三国人物全琮生平简介:全琮的故事是怎样的?全琮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全琮?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全琮生平简介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全琮很有谋略,曾参与多场重要战役的谋划。其父全柔是孙氏宿将。当时中州士人避乱江南,依附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

全琮募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因功迁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上表献策擒关羽、破襄樊功,封阳华亭侯。黄武元年(222年),魏国使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诸将相拒,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并与徐盛击破敌兵,杀魏将尹卢。因功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

不久又与陆逊合击曹休于石亭。当时,丹杨、吴郡、会稽郡山民起事,攻克属县,孙权分三郡险地设置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在任期间,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收得万余人,境内遂安。后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孙鲁班,自此一门显贵。赤乌九年(246年),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全琮为人恭顺,言辞未尝忤人,既见亲重,赐累千金,却仍然谦虚接士,貌无骄色。赤乌十二年(249年)逝世,其子全怿嗣任。

全琮的故事

一、远近显名

全琮父亲全柔,汉灵帝时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时,弃官归乡,本州辟其为别驾从事,朝廷就诏拜全柔为会稽东部都尉。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兵至江东,全柔举兵归附孙策,孙策表全柔为丹杨都尉。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用全柔为长史,后出任桂阳太守。全柔曾使全琮运谷米数千斛到吴,有所交易。但全琮到后,散用谷米,救济贫民,空船而还。

全柔闻此大怒,全琮顿首道:“我认为鬻米之事既非紧急,而士大夫正有倒悬危累之难,因此我便以米振赡,而不及先行报父亲。”全柔亦奇其志。

当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

后来,全琮开募召卒,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不久迁偏将军。

二、因功封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大举进攻曹魏,进围曹仁于樊城、襄阳,全琮便上疏奏议讨伐关羽之计,但当时孙权已与吕蒙暗议袭取荆州,唯恐事泄,因此对全琮之表寝而不答。

后擒关羽,孙权置酒宴于公安,向全琮说道:“你之前曾给我说这件事,我虽然没有回应你,但是今天获得这样的成功,也有你的功劳。”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黄武元年(222年),魏军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领舟军前去拒敌。当时前线遭逢大风,东吴的舟军漂到了长江北岸,遭到了张辽、王凌等人的攻击。

东吴的船只相继倾覆,士卒纷纷临阵战死、堕水受溺,死者数以千计。东吴军队,只得撤军还守。此后,魏军的臧霸数次以轻船钞击,因此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

不久,敌兵数千人出于江中,全琮与徐盛击破之,杀魏将尹卢,枭其首。全琮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

黄武四年(225年),孙权使全琮假节,领九江太守。

三、大臣之节

黄武七年(228年),孙权到皖城,使全琮与辅国将军陆逊合击曹休,大败曹休于石亭。当时丹杨、吴郡、会稽的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全琮时治富春,孙权遂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全琮至时,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共收得万余人。孙权于是召全琮回牛渚,罢东安郡。

黄龙元年(229年),全琮迁升为卫将军、右护军、徐州牧,娶孙权之女公主孙鲁班。孙权使太子孙登出征,既已出军,至于安乐,群臣莫敢劝谏。

全琮密表道:“自古以来太子未尝偏征,从队时称为抚军,防守时称为监国。如今太子东出,已违背古制,臣私下很是忧疑。”孙权听从他的意见,命孙登回军,自此人们都称赞全琮有大臣之节。

嘉禾二年(233年),全琮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人民皆四处散走,诸将欲分兵捕擒以邀功请赏。全琮说:“所为乘危以侥幸,举不百全,这不是国家的大体。如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呢?纵有所获,亦不足以弱化敌人而副于国家威望。如或有甚差池,亏损非小,与其获罪,我宁愿以身受之,也不敢侥功以负国。”

四、无功而还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与蜀国约定日期大举进攻魏国,孙权亲自向新城进军,朱然与全琮各接受孙权所赐斧钺,任左、右督军。适逢官兵疾病流行,故此未攻而返。

嘉禾六年(237年),卫将军全琮袭击六安,未不能克。不久,魏国庐江主簿吕习请求吴国派大军前往,准备打开城门为内应。全琮时任卫将军,与朱桓一起率军前往迎接吕习。

军队到达后,因事情败露,所以部队返还。当时,全琮为都督,孙权又命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令,让胡综参与军事。全琮因军出无所收获,商议打算部署各将领,搞些偷袭行动。

朱桓一向气势高傲,故此羞于见自己的部下,于是前往见全琮,问行动的意图,因激动发怒,与全琮计较争执。全琮想自我解脱,于是说:“主公自己命令胡综为都督,胡综意思要这样为好。”朱桓更加忿怒。

五、功小愤恨

赤乌二年(239年),周瑜次子周胤先以罪过徙至庐陵郡。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全琮及朱然俱上言陈乞,求免周胤,孙权许其请,然而周胤已经病死。全琮又表用周瑜兄长之子周峻的儿子周护为将。孙权以周护为人秉性行为极坏,不肯任用。

赤乌三年(240年),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淩战于芍陂,形势不利,魏兵乘胜陷没五营将秦晃(秦儿)军,顾谭弟顾承与张休本俱北征寿春,见魏军陷阵,便奋力攻击。

顾承与张休遂遏止住魏师。当时全琮诸子全绪、全端亦并为将,见敌军停下,便进而追击,王淩军遂退。论功行赏,朝廷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于是张休、顾承并为杂号将军,而全绪、全端等人只为偏裨而已。全琮、全寄父子很是愤恨。

全琮是怎么死的?

赤乌九年(246年),全琮升任为右大司马、左军师。他为人恭顺,善于应承别人脸色而接受规劝,言辞从不严厉冒犯。

起初,孙权准备出兵围攻珠崖和夷州,都先询问全琮,全琮说:“凭我圣朝的雄威,所向哪有不克之处?然而远方异地,被大海屏障隔绝,水土中的毒气,自古就有,兵民杂处,一定生发疾病,相互传染流行,前往者恐怕就不能再回来,怎会获得很大的收获呢?损失大江两岸的兵员,去希冀图取万分之一的小利,愚臣对此心中不安。”孙权不采纳他的意见。

出兵一年,兵卒生病染疫死去十分之八九,孙权深为后悔。后来谈话涉及到这件事,全琮回答说:“在当时情形下,群臣有人不进行劝谏,为臣认为这种人不忠诚。”

全琮被孙权亲近重用后,他的家族子弟一道受宠显贵。全琮所受赏赐累计千金,然而他还是谦虚地接待士人,脸上从无骄矜之色。

赤乌十二年(249年),全琮逝世,其子全怿嗣爵。后来全怿引军救诸葛诞于寿春,可是因孙綝的嗜杀无道,而出城先降,魏国便封全怿为平东将军,封临湘侯。

全怿的侄儿全袆、全仪、全静等宗族子弟亦出城降魏,都在魏国获封郡守之任及列侯之爵。

如何评价全琮?

庞统: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吴书》: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帅,养威持重,每御军,常任计策,不营小利。

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陈寿:全琮有当世之才,贵重于时,然不检奸子,获讥毁名云。

标签: 全琮

更多文章

  • 三国贺齐生平简介 贺齐的故事 贺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贺齐

    三国人物贺齐生平简介:贺齐的故事是怎样的?贺齐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贺齐?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贺齐生平简介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又讨平叛乱无数,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深受孙权器重。后来在与魏国的多次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官

  • 鲇川哲也是谁 鲇川哲也简介 鲇川哲也的相关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鲇川哲也

    鲇川哲也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蛇与猪》、《佩特罗浮事件》、《咒缚再现》、《密室》等。鲇川哲也是日本小说界的巨匠之一,为此还创立了鲇川哲也奖,他于2002年逝世。鲇川哲也鲇川哲也是谁 鲇川哲也简介鲇川哲也是日本的推理小说作家。本名中川透,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于中国大连长大。在侦探小说杂志R

  • 于敏的主要成就 如何评价于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于敏

    于敏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他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受命于危难之际,28年来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中国国防事业和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于敏于敏的主要成就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简历 于敏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于敏

    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我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2019年1月16日,于敏逝世,“两弹一星”23位元勋中在世者仅剩3位了。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简历于敏(1

  • 三国步骘生平简介 步骘的故事 步骘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步骘

    三国人物步骘生平简介:步骘的故事是怎样的?步骘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步骘?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步骘生平简介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

  • 三国太史慈生平简介 太史慈的故事 太史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史慈

    三国人物太史慈生平简介:太史慈的故事是怎样的?太史慈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太史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太史慈生平简介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

  • 三国陆逊生平简介 陆逊的故事 陆逊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

    三国人物陆逊生平简介:陆逊的故事是怎样的?陆逊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陆逊?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陆逊生平简介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

  • 三国诸葛恪生平简介 诸葛恪的故事 诸葛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恪

    三国人物诸葛恪生平简介:诸葛恪的故事是怎样的?诸葛恪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诸葛恪?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诸葛恪生平简介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

  • 三国甘宁生平简介 甘宁的故事 甘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甘宁

    三国人物甘宁生平简介:甘宁的故事是怎样的?甘宁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甘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甘宁生平简介甘宁(?215年?220年?存疑),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

  • 三国张昭生平简介 张昭的故事 张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昭

    三国人物张昭生平简介:张昭的故事是怎样的?张昭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张昭?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张昭生平简介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