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廷敬简介 为什么被称作一代名相陈廷敬?

陈廷敬简介 为什么被称作一代名相陈廷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5 更新时间:2023/12/6 11:27:45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

陈廷敬像

陈廷敬自幼博览群书,7岁读理学家薛瑄的著作;9岁时,陈廷敬的老师留下一句“大异人,非我所能教也”便不再教他,14岁那年,陈廷敬娶了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的孙女为妻。同年,他和父亲一起参加院试,陈廷敬名列第一,成为秀才,6年后,陈廷敬在省城太原考中举人。

顺治十五年,刚刚中举的陈廷敬第一次会试就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仕途。

康熙十七年,陈廷敬奉命入直南书房 ,从而成为康熙身边机密决策圈人物之一。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剧中出现的一干重臣中,周培公难逃鸟尽弓藏的命运,最后郁郁而终;索明两人虽风光一世,但却因为参与立储,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唯独陈廷敬能够善始善终,不能不让人赞叹他的为官之道,也不能不让人由衷的喜欢这位老人。

细观陈廷敬,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这么写优点:

一、忠君爱国

康熙尚未亲政,在明知首辅大臣鳌拜不愿还政于皇帝,想自己独揽大权的情况下,众大臣或依附鳌拜,反对皇帝亲政;或为了自己的前程性命,噤声不语。

唯独陈廷敬不畏权势支持皇帝亲政,索额图虽也进言请求皇帝亲政(但其身后毕竟有其父首辅索尼的支持),比起“有背景”的索额图,“墙头草”般的满朝文武,陈廷敬的慷慨激昂,一片丹心,更加难能可贵。

这一幕,将一个至忠之臣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三藩盘剥属地百姓,养兵自重,每年耗费国库大量库银,严重威胁大清皇权。

皇帝遂有撤藩之意,但在廷议时只有陈廷敬和明珠赞成撤藩,其余众大臣均极力反对。

陈廷敬深知三藩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坚决支持撤藩,并当朝立军令状承诺筹措军饷,他的心中有国家,有君上,却无私心,所做所想都是为国尽力,为君尽忠。

二、精明强干

皇帝令张廷玉回京筹措粮饷,索额图却以国库无粮之由进行阻挠,想借机害死皇帝,是陈廷敬帮助张廷玉筹措粮草,还指出东平官仓有粮可直接运往漠北军营,并提醒他东平粮仓放粮需要索额图手书的批条,可谓思虑周全,心思缜密。

用索额图的话说:“陈相管理户部多年,对这个柴米油盐可谓了如指掌啊。”索额图素本就有“三眼索相”之称,却能如此称赞陈廷敬,这也是体现陈廷敬才能的重要佐证。

朝廷准备发兵攻打台湾郑经,索额图奉旨前往福建督战,与姚圣、水师提督施琅等人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姚、施二人认为目前大清水师力量相对薄弱、粮草短缺,不是最佳战机。

而索额图坚持要水师出海攻台。皇帝接到双方的奏报后犹豫不决,陈廷敬陈说利害, 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指出台湾一定要打。最终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全力攻台。事后也给予了陈廷敬极高的评价。

三、皇帝的完全信任

纵观陈廷敬仕途,皇帝对陈廷敬是近乎百分之百的信任,当然,就陈廷敬的表现而言,也是绝对值得信任的。

对于其他重臣,则是既用且防:

平定三藩时破格启用周培公,但功成之后却担心他会成为下一个吴三桂,故而将其贬至盛京,处于各蒙古王爷的监视之下;

对于索额图和明珠两人,虽也相当倚重,却处处提防,还在索额图府中安插卧底。

唯独没有怀疑过陈廷敬,皇帝对陈廷敬的信任,一旦涉及朝廷重臣或皇帝臂膀,紧要、绝密之事,皇帝都交代陈廷敬去查办。

可见,陈廷敬在皇帝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心腹大臣那么简单,如果皇帝只有一位大臣可以信任,那这个人也必定是陈廷敬吧。

若如今中有更多的“陈廷敬”式人物,则是国家之幸,万民之幸吧。

标签: 陈廷敬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大臣冯铨简介 冯铨的妻妾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冯铨

    冯铨别名小冯、小冯翰林,原本是清朝时期官员,后来投降清朝成为朝廷大臣。冯铨著有《瀛洲赋》、《独鹿山房诗集》等作品,为了救父亲投靠魏忠贤,魏忠贤下台后他受牵连丢了官,直至归顺清廷才又被得到重用。冯铨简介冯铨(1596年1672年),字伯衡,又字振鹭,号鹿庵,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中国明清贰臣、收

  • 清朝甘肃提督孙思克是怎么死的 对孙思克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思克

    孙思克被封为汉军正白旗,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太子少保、云骑尉等职,后来因病退休。孙思克生病期间,康熙还派人探视,不久后他就病逝了,康熙追赠其为太子太保、一等男,谥号为“襄武”。孙思克是怎么死的1700年,孙思克因病乞求退休,康熙帝派医官前去探视,让他留职养病。不久,孙思克病逝

  • 孙思克生平介绍 孙思克的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思克

    孙思克是清朝名将,被誉为“河西四汉将”之一,他曾跟随洪承畴征战四方,镇守甘肃、征讨三藩叛乱、参加昭莫多之战等,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因为孙思克战功赫赫,康熙将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下嫁给其子孙承运。孙思克生平介绍孙思克(1628年-1700年),字荩臣、号复斋,汉军正白旗,清朝名

  • 李永芳的儿子 李永芳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永芳

    李永芳李永芳出生辽宁铁岭,是明朝末年将领,也是抚顺的最高长官。他于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成了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边将。助后金占领辽东、征讨朝鲜,娶了阿巴泰的女儿,被封为抚顺额驸、抚西额驸,编入汉军正蓝旗。李永芳的儿子李永芳生有九个儿子,隶属汉军正蓝旗:长子李延庚次子李率泰,初名延龄,官至大学士、闽

  • 扬古利的故事 怎么评价舒穆禄·扬古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扬古利

    扬古利曾参与征伐辉发、乌喇、哈达、渥集诸部的战役,为统一女真做出了贡献,他也参加了攻打明朝、讨伐朝鲜的战役,立下显赫功勋。努尔哈赤对扬古利甚是赏识,不仅将女儿嫁给他为妻,还赐予他仅次于贝勒的地位。扬古利的故事扬古利见到额娘得知阿玛被害,不禁痛哭失声,发誓要为父亲报仇。扬古利听说杀父仇敌达乌也来到了建

  • 舒穆禄·扬古利生平 扬古利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扬古利

    舒穆禄·扬古利出身满洲正黄旗,是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早年跟随父亲投靠努尔哈赤,被封为一等总兵官、超品公世职,地位仅次于贝勒,可见努尔哈赤对其器重赏识。扬古利去世后,康熙还曾亲自去给他扫墓,为其立碑纪念。舒穆禄·扬古利生平舒穆禄·扬古利(15721637年),清

  • 硕讬的故事 硕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硕讬

    皇太极爱新觉罗·硕讬曾进攻明朝、攻打奉集堡,救援科尔沁,讨伐喀尔喀巴林部、扎噜特部,讨伐朝鲜、攻打宁远等,因有功勋而被封为贝勒。硕讬对皇太极还算忠心,皇太极也数次赦免其罪,可是皇太极死后他却因谋逆而被处死。硕讬的故事遭受冷落硕讬生前死后,都未享受过弟弟萨哈廉一般的殊荣。早年代善分家产时

  • 硕讬的妻妾子女 硕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硕讬

    皇太极爱新觉罗·硕讬是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儿子,但因为他与哥哥岳托的生母早亡,父亲和继母又虐待二人,他们在努尔哈赤死后反而支持皇太极。也许正是因为对皇太极的支持,他才能在屡次犯错后得到宽恕。可惜,皇太极一死他就急着谋反,这回没人能救他了。硕讬的妻妾子女岳托硕讬的嫡福晋乌喇纳啦氏是乌喇那拉

  • 唐高宗妃子徐婕妤简介 徐婕妤和徐惠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宗,徐婕妤

    徐婕妤徐婕妤徐氏出身湖州长城一个书香之家,姐姐、兄弟、侄儿都很有才问,闻名天下。姐姐徐惠是唐太宗的贤妃,她则是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徐婕妤虽然一生无子,也不见得多受唐高宗喜爱,但能在武则天统治的后宫下寿终正寝实属不易。唐高宗徐婕妤简介徐婕妤(630-683),湖州长城人。徐氏为唐高宗李治的婕妤,有文才。

  • 乾隆帝第三子爱新觉罗·永璋简介 永璋是谁生的 永璋福晋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永璋

    永璋爱新觉罗·永璋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子,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皇六子永璋、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是一母同胞。他与母亲都在乾隆二十五年去世,年仅26岁。永璋唯一的儿子也在生下不久后夭折,所以过激了永瑆的儿子绵懿为嗣。爱新觉罗·永璋简介 永璋是谁生的爱新觉罗·永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