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宋庆龄 宋庆龄有哪些事迹?

如何评价宋庆龄 宋庆龄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48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8:25

宋庆龄(18931981),祖籍海南省文昌县,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誉为“国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20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宋庆龄于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宋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的宋庆龄与妹妹宋美龄一道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在美国留学期间,她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叛军炮轰孙中山住邸大元帅府。情势万分危急,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宋庆龄临危不惧,坚定地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革命军及时增援,打退了陈炯明的进攻,孙中山次日才与宋庆龄在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此后,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与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年底,宋庆龄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为和平统一全国而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夜守候在病榻旁。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孙中山先生亲手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继续同共产党紧密合作支持北伐。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准备迁都,宋庆龄与先遣人员一同抵达武汉。

1927年上半年,正当大革命蓬勃高涨的时刻,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背叛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反对“三大政策”,结成“宁汉合流”,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对此,宋庆龄义愤填膺,毅然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与“宁汉合流者”决裂。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团成员。继而为了进一步探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遗愿,赴苏联访问。在苏联,她受到了斯大林和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这一时期,宋庆龄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1927年12月和1929年8月,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再度从西欧回国,无情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抗,宋庆龄高度评价十九路军抗日将士的爱国行动。

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她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廖承志、丁玲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在鲁迅先生病重时,宋庆龄给他写信说:“你的生命并不只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了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1933年9月,宋庆龄在上海领导召开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会议。“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的医疗救济和儿童保健工作。

她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真实情况,并向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募集了大量资金、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支援抗战。许多物资是通过她的精心安排,运往抗日根据地。她团结和组织国际友人和国际医疗队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去考察和工作。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等记者和医生都是经她安排进入解放区的,其中白求恩、柯棣华、哈立逊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1941年1月,宋庆龄与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联名致函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愤怒谴责当局发动的“皖南事变”。这期间,宋庆龄坚持“保盟”工作,直至香港沦陷前乘最后一班飞机去重庆。到达重庆后,她不顾环境险恶,继续开展“保盟”工作,支持抗战。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主要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此时的国民党又发动内战,宋庆龄虽然身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却继续募集大批医药物资,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运往解放区,支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1949年6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毛泽东、周恩来亲笔写信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见信后,非常感动,欣然同意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宋庆龄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里,她一如既往,言行一致,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经常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筹大计方针,参加了大量的国务活动,并深切关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希望尽早实现祖国统一。

宋庆龄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妇女界的杰出领袖之一,历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她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化教育福利事业。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1951年她被选为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

她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少儿的良师益友。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经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般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

宋庆龄从早年就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享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她又组织和参加了许多国际性的反侵略战争,世界和平会议和工作。在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她当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荣获1950年“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和平奖,并将全部10万卢布的奖金捐献创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1952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被选为联络委员会主席。

宋庆龄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结交朋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因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生命进入弥留之际。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病逝于北京。

6月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上海市万国公墓(后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隆重举行宋庆龄骨灰安葬仪式,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她父母墓地的东侧。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名人名言

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幼儿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标签: 宋庆龄

更多文章

  • 美国作家德莱塞是谁 德莱塞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德莱塞

    德莱塞是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德莱塞自小生活贫困、措辞辍学,但依然没有将他打到,而是在逆境中开始文学创作,写了《嘉莉妹妹》《美国悲剧》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德莱塞德莱塞是谁西奥多·德莱塞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是美国著名作家,

  • 乔叟的主要成就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乔叟

    乔叟精通法语和意大利语,因为家境富裕,很小的时候就出入宫廷、出访欧洲,还曾作为骑士代表出席议会下院、担任过王室建筑工程主事和萨默塞特王室森林副主管等。不过,后来他生活贫困潦倒,甚至向国王申诉自己的贫苦。乔叟乔叟的主要成就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乔叟那个时代还没有印刷的书籍问世,英国各地之间又很少接触

  • 乔叟代表作 乔叟的哪个作品跟情人节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乔叟

    乔叟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等,他被称作英国诗歌奠基人。乔叟于公元1400年实施,第一个被安葬在著名的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乔叟乔叟代表作乔叟代表作有:《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百鸟议会》《贤妇传说》

  • 乔叟简介 对乔叟的相关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乔叟

    杰弗雷·乔叟生于英国伦敦,因为家境富裕,他年少时曾是国王爱德华的之子莱昂内尔亲王及其夫人伊丽莎白的少年侍从。当年游历欧洲,乔叟有幸遇见了文艺复兴领袖人物薄伽丘和彼得拉克,对他之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大影响。乔叟乔叟简介杰弗雷·乔叟(1343-1400年10月25日),英国小

  • 古希腊作家伊索生平简介 伊索寓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伊索

    伊索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寓言家,被誉为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他开创了寓言文学。伊索寓言是一部享誉世界的民间故事集,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拟人化的动物传达更深层次的寓意。伊索伊索生平简介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

  •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爱情 怎么评价纪伯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纪伯伦

    纪伯伦在阿拉伯文学上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艺术天才、黎巴嫩的文坛骄子。纪伯伦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拥有突出贡献,而且他的绘画也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纪伯伦纪伯伦的爱情纪伯伦终身未娶,他与玛丽、梅娅两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是阿拉伯文学史上一段最为动人的插曲:一个是惺惺相惜的知音,无私付出却无法修成正果

  •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经典语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纪伯伦

    纪伯伦是黎巴嫩著名作家、画家和诗人,他生于黎巴嫩北部省临海圣谷贝什里,毕业于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拥有强烈的艺术天赋。纪伯伦著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作品,而他的经典语录也充满着寓意。纪伯伦纪伯伦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

  • 周成王姬诵简介:开创成康之治的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成王

    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姬钊)统

  • 如何评价裴行俭 裴行俭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行俭

    裴行俭是大唐名将,出身名门,为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中眷裴。裴行俭的曾祖父裴伯凤曾为北周一朝骠骑大将军、分州刺史和琅琊郡公。到了他祖父一带,封冯翊郡公、袭封琅琊公。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是隋朝时期大将。镇压瓦岗起义的时候,因为被萧怀静排挤打压,最终选择投靠李密。李密与王世充对战战败,裴仁基被王世充所俘

  • 卫青是个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青

    你知道抗击匈奴的名将大司马大将军平阳侯卫青吗?他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我们来听听那些生活在卫青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评价卫青的?先来看看卫青最为亲近的家人们是怎样看待他的吧!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卫子夫原是平阳侯府的歌女、女奴,被汉武帝宠幸后进宫,生下卫长公主后获宠,卫青则是在卫子夫进宫时一起进宫的。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