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德川家光生平经历简介 德川家光的成就都有哪些?

德川家光生平经历简介 德川家光的成就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68 更新时间:2023/12/12 1:24:57

德川家光生平简介:德川家光的经历是怎样的?德川家光的成就有哪些?本这就为你介绍:

德川家光生平简介

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江户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子,母为浅井江。庆长九年(1604年),出生于江户城。祖父德川家康赐他乳名“竹千代”,意思即成为第三代将军。竹千代在出生后,立刻被带离父母身旁而交由乳母抚养。

庆长十年(1605年),德川家康把将军之位交给家光的父亲德川秀忠。元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决定日后辅佐竹千代的家臣为年寄众酒井忠利、内藤清次和青山忠俊,并任命六十多名侍童,同年,德川家康去世。

元和六年(1620年),竹千代元服,正式改名为家光。元和九年(1623年)六月,德川家光与其父德川秀忠上洛,回到江户城后,正式成为三代将军。

德川秀忠隐居于西之丸,称大御所,形成二元政治。宽永三年(1626年),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带领伊达政宗等多位大名上洛,在二条城拜见后水尾天皇和中宫和子,并升为左大臣。

宽永八年(1632年)德川秀忠去世,开始由将军亲自执政。确立了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的制度,并将幕府的现职将军定为最高权力者。

宽永十二年(1635年),修订《武家诸法度》,对诸侯施加参勤交代为义务的规定。垄断长崎贸易的利益,强化天主教压制,宽永十四年(1637年)的岛原之乱,四年后完成了锁国政策,德川幕府的一连串的强权政策被认为是“武断政治”。

庆安四年(1651年)四月二十日,德川家光逝世于江户,享年四十八岁。墓所位于日光的轮寺,法号大猷院,朝廷赠正一位太政大臣。

德川家光的经历

一、早年出生

庆长九年(1604年),德川家光出生于江户城。在德川家光出生之前的庆长六年(1601年),母亲江生下长兄长松丸(又名长丸),只是,长松在出生九个月后夭折,因此竹千代出生后,享有世子的待遇,也受世子的教育。

竹千代由于是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嫡长子,因此祖父德川家康赐予他“竹千代”这个乳名,意思即有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将会成为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康乳名为“竹千代”)。

同母弟德川忠长(骏河大纳言);同母的姐姐有德川千姬、德川珠姬(子子姬)、胜姬、初姬,同母的妹妹德川和姬(和子,幼名松姬,后水尾天皇的中宫东福门院)。异母弟保科正之(其父情人阿静之方所生)。

在浅井江怀孕的时候,德川家康便命令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在京都公开招募奶妈。后来经由公卿三条西实条的推荐,实条的远房亲戚,明智光秀的家臣斋藤利三的女儿阿福(春日局)成为了德川家光的乳母。

而九岁的松平长四郎(信纲)、九岁的冈部七之助(永纲)、八岁的稻叶千熊丸(正胜)、六岁的水野清吉郎(光纲)和五岁的永井熊之助(直贞)也成为竹千代的侍童。

庆长十年(1605年),德川家康把将军之位交给德川家光的父亲德川秀忠,自称大御所,迁居到骏府城遥控朝政,与江户城的德川秀忠形成两个政治体系。而德川家康的退位也确认幕府的世袭体制。

二、继嗣之争

竹千代在出生后,立刻被带离父母身旁而交由乳母阿福(春日局)抚养,所以德川秀忠和阿江夫妇对于儿子竹千代十分陌生,再加上竹千代体质虚弱、说话有些结巴且外貌平庸,两人更加不喜欢竹千代。

庆长十一年(1606年),浅井江又生下一子,此子乳名为国千代(国松丸),即是日后的骏河大纳言德川忠长。阿江有鉴于儿子竹千代交由乳母阿福抚养而疏远,因此在国千代出生后,阿江经过德川秀忠的同意,亲自抚养国千代,夫妇俩也特别宠爱国千代。就因为这样,江户城内部分为次子竹千代派和三子国千代。

很多人也因为国千代或许会成为三代将军,而不断的讨好德川秀忠夫妇以及国千代。竹千代感到十分的不满,却又无可奈。直到有一次,竹千代自尽未遂,长久以来一直感觉到竹千代会被废除继承权的阿福,为此特别跑到骏府城大御所德川家康诉说江户城内部的实情,和德川秀忠夫妇的不公平等。

之后,德川家康出面对德川秀忠夫妇说了要分嫡庶,并且向世人再三强调无论发生什么德川家光才是未来的三代将军,所以德川家光才能确保三代将军的继承权。一般认为,竹千代确认为将军继承人是在元和年间。

三、就任将军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决定日后辅佐竹千代的家臣为年寄众酒井忠利、内藤清次和青山忠俊,并任命六十多名侍童。

同年,德川家康去世,享年七十五岁。由于德川家康去世,竹千代的元服仪式也延后了四年。元和三年(1617年),竹千代的住所移至西之丸。元和四年(1618年),德川家光迎接朝廷的勅使。

元和六年(1620年),竹千代元服,正式改名为德川家光,任正三位大纳言。而家光这个名字是金地院崇传所选定的,本来德川家光应该取祖父家康的”家”和父亲秀忠的“忠”,改名为家忠,却因为家忠这个名字和花山院家家祖名字一样,而选德川家光这个名字。

元和九年(1623年),年寄众之中的内藤清次去世,青山忠俊因为直谏德川家光而遭免职,因此两个空缺就由酒井忠世和酒井忠胜替补。

同年六月,德川家光与父亲德川秀忠一起上洛,在伏见城接受将军宣下,任从二位内大臣,并且与在元和六年(1620年)入内的后水尾天皇女御,妹妹和子(东福门院)见面。

德川家光与德川秀忠父子两人回到江户城后,德川家光正式成为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隐居于西之丸,德川家光则将住所迁到本丸。德川秀忠也德川家康一样,被称为大御所,将军和大御所一起治世,称作二元政治。

九月,德川家光的婚约者,公卿鹰司信房的女儿鹰司孝子进入江户城,十二月时,两人正式成婚。当时德川家光二十岁,孝子二十二岁。

四、家光治世

宽永三年(1626年),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领伊达政宗等多位大名上洛,在二条城拜见后水尾天皇和中宫和子,并升为左大臣。

德川家光和同父同母的长弟德川忠长并不亲,也不信任他,反而比较信任异母弟正之,母亲崇源院去世后,德川忠长出现乱性,父亲德川秀忠曾请求他饶过德川忠长,但他却说德川忠辉(德川家康六男)、德川忠直(结城秀康子)、德川忠长都没有好下场,后来德川忠长切腹自杀,德川家光十分懊悔。

宽永八年(1632年),德川秀忠去世,解除了二元政治,开始由将军亲德川家光自执政的政治。德川家光确立了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的制度,并将幕府的现职将军定为最高权力者。

宽永十二年(1635年),德川家光修订《武家诸法度》,对诸侯施加参勤交代为义务的规定。到了三代将军家光时代曾经与幕府敌对的外样大名或被剿灭或已表示完全臣服,曾经骜不驯的京都朝廷的公卿们也已俯首贴耳,而幕府颁布的诸种法令也使武士集团内部的等级秩序变得稳固,义务也更加明确,德川幕府将军俨然已取得全日本的统治大权,甚至成为了日本实际上的君主。

垄断长崎贸易的利益,强化天主教压制,宽永14年(1637年)的岛原之乱,四年后完成了锁国政策。因为这些事情,德川幕府的一连串的强权政策被认为是“武断政治”。

庆安四年(1651年),德川家光逝世于江户,享年四十八岁。墓在日光的轮王寺。法号大猷院。

德川家光的成就

一、政治

宽永十二年(1635年)德川家光修订的《武家诸法度》中,要求所有大名在江户及藩地均建造居所,在江户参拜将军,居住一年以后,才能回到藩内,藩内居住一年又要回江户。

当大名回藩时,其亲属则要留在江户。《宽文令》把参觐交代的规定置于第二条:“大名小名在江户交替勤务,每年四月参觐。最近随从人数甚多,增国郡之费、领民之劳,今后应适当减少人数。但上京之节,应随教令,公役者当按分限行事。”顺序的提前,表明幕府对参觐交代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一法令的意义在于,此前自发的“参觐”变成了大名必须履行的强制性义务;规定了大名在本藩与江户各一 年执行政务,在本藩称“在国”,在江户称“在府”,原来单纯的“参觐”将军变成了大名定期到江户执行公务。

规定了“交代”的时间为每年4月,将“参觐”制度化;要求参觐之际减少人数,按大名身份行事,所谓“分限”,即与家格相应的规范。

《宽文令》颁布后,幕府立即向已经在江户的大名发出指令,令萨摩藩主为首的55位大名继续在江户执行勤务,以加贺藩主为首的26位大名则返回本藩。

参觐交代制度本身是为了抑制大名势力,提高幕府的权威。在整个江户时代,这种制度被发挥到极致,对于大名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二、宗教

元和十年(1624年),德川家光便下令与西班牙断交,英国看到失去了商机也退出与日本的贸易,因此锁国体制的进程又向前推进了许多。

锁国体制逐渐建立,对于基督教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这意味着基督教在德川幕府看来已经几乎失去了在经济方面可以利用的价值,并且在思想文化方面成为遏制儒教学说这一官学的地位的主要威胁。

因此,被严厉地打压成为基督教徒在德川家光时期无法逃脱的命运。在家光继承职位之后的十年间里,镇压天主教的行为愈发激烈,神父自不必说,地位比较高的信徒也几乎绝迹。

期间,在宽永七年(1630年),以发布禁止引入中国耶稣会教士的著作的禁止令为开端,全国性的颁布宗教调查寺请制度,以及以长崎为中心的九州地区的踏绘制度,1634年以来的以5人为一组的连坐制度等被实行开来。

另外,为了奖励起诉人而制定的褒奖制度,以及天主教血统5代以内的类族改制等诸多方案被采用,下到全国的各个细枝末节,都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制度。

三、外交

宽永十年(1633年)2月,德川家光发布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锁国令。禁止奉书船以外船只渡航,此外,禁止滞留外国5年以上的日本人回国。而后,又在宽永十六年(1639年)禁止了葡萄牙船只的渡航。

另外,对于包括荷兰人在内的所有外国人适用生丝进口特权,并且在长崎建筑出岛(荷兰人居住地)监禁荷兰人,作为对荷兰人的恩惠,特别允许了荷兰可以同日本进行贸易。

此时,可以说,日本同荷兰的海外贸易已经完全掌握在幕府的统治之下,当初幕府的目的终于得到了达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锁国是在宽永十六年(1639年)得到完成的。

标签: 德川家光

更多文章

  • 德川家康生平经历简介 如何评价德川家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生平简介:德川家康的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德川家康?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德川家康生平简介德川家康(日语: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英语:Tokugawa Ieyasu;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

  • 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简介 毕肖普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毕肖普

    伊丽莎白·毕肖普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是美国著名女诗人,代表作有《北方·南方》《一个寒冷的春天》《旅行的问题》等,而且《北方·南方》是让她一举成名的作品。伊丽莎白·毕肖普伊丽莎白·毕肖普简介伊丽莎白·毕肖普(E

  • 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作品 阿米亥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阿米亥

    以色列著名诗人阿米亥的代表作有《现在及他日》、《此刻在风暴中》、《开·闭·开》等,曾获得以色列奖和马尔罗奖等荣誉。2000年,阿米亥逝世,享年76岁。阿米亥耶胡达阿米亥的作品诗集:《现在及他日》《两种分离的希望》《诗1948-1962》《耶路撒冷》《诗作》《此刻在风暴中

  • 耶胡达·阿米亥简介 怎么评价耶胡达·阿米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米亥

    耶胡达·阿米亥是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的以色列犹太人,毕业于希伯来大学,曾参加二战与法西斯战于北非,是以色列当代著名诗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耶胡达·阿米亥耶胡达·阿米亥简介耶胡达·阿米亥,以色列当代诗人,“帕马奇一代”

  • 塞弗尔特的作品 塞弗尔特创作风格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塞弗尔特

    塞弗尔特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曾被授予“民族艺术家”称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克利门·哥特瓦尔德”国家奖等荣誉。那么,塞弗尔特的作品有哪些?他的创作特色如何?塞弗尔特塞弗尔特的作品塞弗尔特一生中总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诗集,主要有

  •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简介 塞弗尔特经典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塞弗尔特

    塞弗尔特出生在布拉格日什科夫区一个工人家庭,中学就辍学进入社会了,后来从事新闻和文学创作,代表作有《泪城》、《全是爱》 、 《无线电波》、《信鸽》等。塞弗尔特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简介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中总共出

  • 裴多菲的婚姻爱情 如何评价裴多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裴多菲

    裴多菲·山陀尔不仅是一位爱国英雄,也是匈牙利出色的诗人,被称作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裴多菲一生作品丰富,那首著名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出自于他。裴多菲裴多菲的婚姻爱情麦德尼阿斯基·伯尔娜一

  • 宋庆龄生平资料简介 宋庆龄陵园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庆龄

    宋庆龄生平资料简介:宋庆龄的经历是怎样的?宋庆龄是怎么死的?宋庆龄陵园在哪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庆龄生平资料简介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

  • 后金开国名将费扬古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费扬古

    说到费扬古是谁其实在历史上还是能找到这个人相关的消息的,话说他是清初非常知名的武将了,那么有的人也说了,这个费扬古到底是谁呢?还有这个费扬古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费扬古是谁费扬古,清初著名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于顺治二年出生,父亲是内大臣三等伯鄂硕,栋鄂氏。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女安康公主生平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康公主

    说到安康公主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的,在一些电视剧里面这个人还是出现的十分的频繁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 是谁,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其实仔细的看看的话,她好像也没有非常强大的过人之处了,所以还是挺让人好奇的一个人,所以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还有她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