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背后:演员皆如戏中人,“贾瑞”马广儒32岁英年早逝

《红楼梦》背后:演员皆如戏中人,“贾瑞”马广儒32岁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枯燥的生活 访问量:3133 更新时间:2024/1/19 20:53:22

王朔在一次采访中坦承对红楼梦原著的崇拜。

要看懂八七版《红楼梦》,就要读懂原著。

可又有几人像王朔一样,耐心看完过《红楼梦》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专家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某名牌大学的中文系学生,竟然没看过四大名著。

导演王扶林看到这个调查报告心痛不已。

当时国外早已经将经典著作莎士比亚,搬到了荧幕上,我们的电视台却还在放阿童木这一类的作品。

一次会议中,王扶林向领导强烈建议,拍摄四大名著,还提出《红楼梦》作为首选。

电视台经过商量,决定采纳建议,拍摄《红楼梦》,并且任命王扶林为总导演。

可现实却给了王扶林一个又一个的打击。

此时谢铁骊导演决定带领团队拍摄电影版《红楼梦》,而且审批下来的资金是两千两百万,电视版却仅有五百万,电影版明显要比电视版更有胜算。

紧接着,王扶林导演又意识到另一个困难。

红楼梦虽然都是文戏,没有武打的戏份,但是却比另外三部名著更加晦涩难懂,有些文学专家,穷尽一生都没能研究透红楼。

虽然困难重重,可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只能咬牙完成。

为了拍好这部巨作,王扶林整整一年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读《红楼梦》,每次读到一个细节,他就要做好笔记,认真品味。

等到读完整本原著,王扶林又和诸多红学专家,用了整整两年多时间,研究出了三十七集的剧本。

剧本创作完成的那天,王扶林感慨万千,此时的他无比坚定,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红楼梦拍好。

可这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九八三年,《红楼梦》即将开拍,剧组决定通过招募和自荐的方式,从数万名候选人中选拔出一百五十三名参演人员。

后来定为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陈晓旭就是林黛玉转世。

她从小性格内向,文静,不喜欢和人相处,与林黛玉一样,有着多愁善感、青春怯弱的性格,剧组经过面试看到了陈晓旭身上的特点,便让她作为林黛玉的候选人。

陈晓旭和所有被选上的演员一样,在圆明园参加培训,每天跟着文学专家一起,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表演,练习琴棋书画。

戏里任何一个角色的仪态,性格特点,都需要精准的把握,甚至是服装道具,都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因为里面人物所处年代无从考究,服装师就决定把历代服装的精美元素融入进去,里面一个小小的刺绣,都要用半天时间才能做好。

演员们拍摄时每天都要化很长时间的妆,可条件有限,用不上卸妆油,就只能用去污粉,甚至用粗糙的草纸,妆容因为时间长很难卸去,整张脸都被擦的生疼。

化妆师杨树云每天凌晨就要起床为演员化妆,整整三年时间,从未间断。

大家吃住的条件也并不好,但是没有一个演员会抱怨,都是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部巨作之所以能够成功,和作曲家王立平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王先生本来就是红楼迷,对红楼梦有一定研究,但为了创作出好的主题曲,王立平还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

导演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特意让王立平跟随剧组一起磨练了整整三年。

直到一两年时间过去,王立平才终于动笔,创作出《枉凝眉》和《葬花吟》等歌曲,为了保证效果,里面的词全部采用原著中的词。

经过反复的打磨,经典就这样诞生,每当王立平回忆起那段创作时光,他都会感慨,这是自己这辈子耗费时间最长、精力和眼泪最多,也是自己写的最痛苦,同时又是最有成就感的作品。

等你了解完《红楼梦》演员的故事,你就知道,这部作品到底有多诡异?

当年剧组为了找到最贴合原著的人物,特意从万人中挑选,又对他们进行两期将近一年的训练,从仪态到性格,全都复刻了里面的人物。

红楼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里面的演员却再也走不出那一场梦。

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拍完这部戏之后,几乎消失在荧幕中,参演的两部作品都没能走出林黛玉的影子。

她只能放弃演戏这条路,转型成了一名商人,七年时间的商海沉浮,让陈晓旭取得了极大成功。

虽然有了千万身家,但她却愈发感觉空虚,精神落寞。

二零零七年,陈晓旭在兴隆寺剃度出家,寄身佛法,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却被检查出患上了病症晚期,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三日,陈晓旭在深圳去世,年仅四十一岁。

和林黛玉一样,虽享过荣华富贵,却红颜薄命。

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也如戏中人,从辉煌到落寞,中年丧子,一夜白头。

饰演薛宝钗的张莉,也和戏里的人物一样,眉眼温柔却一生未能等到自己的贾宝玉。

饰演贾瑞的马广儒,一生痴迷贾宝玉,却和这个角色擦肩而过,他饰演的贾瑞好色短命,虽然出身富贵,最后却疯魔成痴,陨落人间。

马广儒拍完《红楼梦》,他也成了梦中人,终日酗酒,三十二岁那年,马广儒因病身亡。

去世那天,江西电视台正好在播放《红楼梦》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拿屎盆子扣在贾瑞头上那一集。

妙玉的扮演者,在拍完戏之后十年遁入空门。

《红楼梦》的大部分演员,都退出了影视圈,他们已难觅踪迹,他们貌似清醒,实则一生未能走出红楼一场梦。

标签: 贾瑞

更多文章

  • 处事周密的王熙凤,为何对贾瑞痛下杀手,却被贾芸用15两银子拿下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贾瑞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公妙笔生花,短短几句描写,就让王熙凤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熟悉的王熙凤,或是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又或是贪财好利,心狠手辣。没有一个词能够完整地概括王熙凤,她天生就像一个多面体,让人又爱又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一个穷小子用15两“

  • 《红楼梦》里的坏男孩——贾瑞:无法自控,所以沉沦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贾瑞

    贾瑞和薛蟠,似乎都是红楼梦中的坏男孩。贾瑞只是贾府旁支的子孙,唯有个祖父在贾府里当私塾先生。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到底也算是一个普通百姓,得了机会能够读书。可在学堂里,贾瑞不学好,就跟着薛蟠为非作歹,欺负同学,也被同学欺负。“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贾瑞或许没有享受过父爱母爱,所以更不懂

  • 凤姐设计相思局,贾瑞真的无辜吗?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贾瑞

    在《红楼梦》中,有一位作死的公子哥,他就是贾瑞,如果他不去调戏凤姐,也不会年轻轻轻就丢了性命。王熙凤是贾府的当权者,本就心狠手辣,以她的性格怎么能容忍贾瑞在自己面前撒野呢?王熙凤不但对贾瑞狠,对勾引丈夫贾琏的女人们更狠。贾瑞招惹了王熙凤,所以她的下场注定是凄惨的,王熙凤恨贾瑞到了什么程度呢?在贾瑞病

  • “贾瑞”为什么会爱上陈晓旭,87版红楼梦那些幕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贾瑞

    87版红楼梦当时招收演员的时候,还办了培训班,请红学家为大家讲课,因为这些花季雨季的少年们对红楼梦的了解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有些人只听过“红楼梦”三个字而已,像欧阳奋强在进入剧组前,根本就没有认真的翻看过红楼梦。然而在这些演员当中,有一个是对红楼梦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叫马广儒;如果说他的名字大家可能熟

  • 贾瑞的悲剧,隐藏了贾府两位公子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贾瑞

    贾瑞之死,难道真的只怪他太贪色、不知悔改,以及王熙凤太狠毒吗?贾瑞的死,表面上看是因为两点原因:一是他调戏王熙凤不成,反被王熙凤两次戏耍,在寒冷冬夜里被冻了两晚,又被泼了粪尿,还被要挟写了巨款欠条;二是他不思悔改,得到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相助后,却依然作死去看正面。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本质原因其实和他

  • 《红楼梦》人物:凤姐心狠手辣,贾瑞罪不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贾瑞

    《红楼梦》诸多好色男子之中,贾瑞是色胆包天的一位,他的主意竟打到了王熙凤的身上,王熙凤是何许人也?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但凡懂点事的就该敬而远之,谁知这贾瑞竟这样地不知死活,也没有几分眼色,他也不看看,凤姐是他能勾得上的吗?只是勾引嫂子确实是大罪,但真的就该死吗?凤姐此人,并非不通风月的呆子,相反

  • 贾瑞为什么敢打王熙凤的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贾瑞

    从小乖巧听话的孩子,一般不出事,一出事都是大事,贾瑞的人生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少年,犯了一次大错之后,彻底断送了性命。古代虽然经常会出现大家族聚集的情况,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一个大家族内部,也会分出远近亲疏,像贾府这种大家族,远与近,直接决定了你的命运好地位。贾瑞就属于贾府里面,处在偏远地位的一支

  • 贾瑞荒淫无耻,屡屡骚扰王熙凤,凤姐为何不愿求助于丈夫贾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贾瑞

    《红楼梦》里关于贾琏、王熙凤夫妻关系的反映,有一个隐晦的例子。原著第十二回,贾瑞对王熙凤动了淫心,言语间每每有勾搭之意,于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让贾蓉、贾蔷合伙做局,当场拿住贾瑞,不仅敲了一百两银子的竹杠,还浇了他一身的尿粪,我个人初读《红楼梦》时,看得最开心的就是这一章。但很少有读者思考这件事反映出

  • 品红楼:家境清寒的纨绔子弟贾瑞,为何敢打王熙凤的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贾瑞

    在《红楼梦》中,贾瑞是一个猥琐讨嫌的形象,他也是《红楼梦》中少数几个出场不多久便早夭的人物。贾瑞在全书第九回出场,在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丧命。究其死因,贾瑞死于王熙凤的心狠手辣,也死于被情欲控制到无法自拔的自我。家境清寒、出身低微的贾瑞为何敢打王熙凤的注意?这一点可以从两

  • 贾瑞是被王熙凤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贾瑞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伟大的著作,对各类人物的刻画都非常到位入木三分,其中宝黛之间的前世奇缘也非常为人津津乐道,林黛玉下凡为了还清贾宝玉的前世的浇灌之情,于是今生边用眼泪偿还前世的姻缘,所谓泪尽而亡,可以说让无数人心疼和痴迷。红楼梦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正统著作,里面代表智慧的往往是破足道人和赖头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