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哲毅皇后的结局有多悲惨?生前屡遭慈禧刁难,死后被开膛破肚

孝哲毅皇后的结局有多悲惨?生前屡遭慈禧刁难,死后被开膛破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锦 访问量:552 更新时间:2023/12/10 0:26:15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都不高,但唯有一个女人可以呼风唤雨,地位尊崇,那就是被称为万凰之的“皇后”。

皇后要匹配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皇上,所以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大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短,加上留下的史料和野史比较多,成为了影视剧选材的热点,从宫斗剧中也能看出在后宫生存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皇后这个位子不仅是众多女子梦寐以求的,还有很多权臣会盯着,因为皇后生下的是皇上的嫡子,在嫡庶有别的大清王朝,嫡子是继承皇位的首要人选。

所以想要成为皇后很难,而想要在后宫中生活下去更难,皇帝的后宫从来都不缺貌美如花的女人。即便是能留住皇帝的心,还要讨好皇太后这个婆婆,普通人家的儿媳妇难当,皇室的儿媳妇就格外难当。

在清朝就有这么一位孝哲毅皇后,她和丈夫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如胶似漆,却遭到了婆婆慈禧的百般刁难,死后还被开膛破肚。

端庄持重的皇后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出身于蒙古族正蓝旗,能够成为皇帝的后妃,其出身和家世自然是不错。难得的是这位皇后知书达理,相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女子,属于有见识、有思想的人。

看过《甄嬛传》和《如懿传》的人都清楚,作为皇帝的儿子,不管是选皇后,还是选妃子,都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决定的,在选妃的现场一定会有太后把关,甚至在选秀之前,太后就会事先选好自己心仪的儿媳妇。

一个婆婆就难伺候,何况是两个婆婆,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想要成为同治皇帝的皇后,就要面对两个婆婆——慈安和慈禧两个皇太后。

这两个人原本就是面和心不和,各自有各自的打算,都想新册封的皇后是自己利益集团的人,所以在同治皇帝后位的候选人中,慈安心仪的是阿鲁特氏,慈禧心目中的人选是富察氏。

阿鲁特氏的端庄大方深得皇帝的喜欢,所以她成了大清王朝的第5位出生于蒙古族的皇后,同时也是命运最为悲惨的一位皇后。

被慈安太后和皇帝喜欢让阿鲁特氏走向人生巅峰,也是她被慈禧所针对的开始。在后宫生活向来都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惜的是阿鲁特氏身后的两棵大树都没能敌过慈禧一人。

慈禧虽然也是一介女流,可她的一生不仅改变了大清朝的国运,甚至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近现代的命运。

她对于权力的渴望和对权谋的精通比一般的男子还要厉害,同治皇帝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皇后不是自己属意的富察氏,所以她对阿鲁特氏这位皇后一开始就心存敌意。

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阿鲁特氏只是一个有名无宠的皇后,倒也算不上太大的危害,可事实上她和丈夫同治皇帝如胶似漆,感情非常好。

由于慈禧没有放权,同治皇帝也没有在实质上掌握大清朝的统治权,闲来无事的时候同治皇帝就同阿鲁特氏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两个人相处的很和谐。

相反,同治皇帝对富察氏很是一般。慈禧能实际上掌握大清的统治权那么久,有的是自己的手段,按理说皇帝皇后夫妇和顺本是好事,可慈禧就要从中横插一杠子。

作为皇后,也要承担着侍奉太后的职责,慈禧利用这个借口就时常把阿鲁特氏叫到自己的宫中,一来让她服侍自己,二来借机教训她。

阿鲁特氏原本就是一个性格刚直的人,不喜欢逢迎讨好,所以在慈禧面前她不仅没有学会顺从,反而与慈禧越闹越僵。

不知道阿鲁特氏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居然说出了:“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紫禁城的大清门抬入宫中,非轻易能动摇者也”这样的话。

慈禧耳目众多,这句话自然就传到了她的耳中,也正是这句话彻底葬送了阿特鲁特在慈禧那里活命的机会。因为慈禧不是从大清门抬进去的,她认为这句话是阿鲁特氏对自己赤裸裸的挑衅和轻蔑。

阿鲁特氏与慈禧的关系不和,已经成了宫中人尽皆知的事实,同治皇帝虽然知道,可他囿于慈禧手中的权力,也不敢维护自己心爱之人。无奈之下他选择息事宁人,既不独宠阿鲁特氏,也不亲近富察氏。

于朝政上同治皇帝没有话语权,就连自己心爱的女子也不能与之相处,郁郁寡欢的同治皇帝不久就病倒了。

命运悲惨的一生

阿鲁特氏与皇帝感情甚笃,所以同治皇帝卧病在床的时候,她就衣不解带的在旁伺候。慈禧见到这样的情景非但没有被两个人的感情而感动,反而说阿鲁特氏在这个时候还要狐媚惑主,并且不顾阿鲁特氏皇后的身份,要赐以笞刑。如果不是皇帝拖着带病之躯向慈禧求情,阿鲁特氏虽然贵为皇后,也要遭受责罚。

同治皇帝在的时候,尚且能保全阿鲁特氏的性命,只可惜同治皇帝的寿数太短。同治皇帝驾崩后,继位的是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他的弟弟,如此一来阿鲁特氏的身份就变得十分尴尬。

同治皇帝在位的时候,慈禧想要收拾阿鲁特氏还有个忌讳,现在只剩下阿鲁特氏一个人,慈禧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整治她,她就没想过给阿鲁特氏活路。

此时的阿鲁特氏已经身怀有孕,不过此时的慈禧根本不关心她所怀的是男是女,只想赶紧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慈禧在位的后期一直都是大清王朝的实际当家人,她想除掉一个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同治皇帝死后七十多天,这位年轻的阿鲁特氏皇后连同肚子里的孩子就一同去世了。

从17岁大婚,到21岁去世,阿鲁特氏4年的皇后生涯可谓是充满了辛酸,死后被封为孝哲毅皇后。之所以说阿鲁特氏的十分的不幸,还与她死后一件事情有关。

常言说死者为大,可阿鲁特氏不是普通人,又传言她是吞金自尽,所以当盗墓贼撬开她和同治皇帝的棺椁之后,疯狂的盗墓贼就用利器开膛破肚,试图找到金子,这生前不如意的皇后,死后也尊严全无。

小结: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句话用在封建时期皇后的身上最合适。阿鲁特氏想不想进宫候选由不得自己,能不能成为皇后自己也没有丝毫的选择权。成为皇后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

成婚后和丈夫同治如胶似漆,却遭慈禧刁难,死后被封为孝哲毅皇后依然没能幸免,被盗墓贼被开膛破肚。就算成为了万凰之王又怎样,她也依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标签: 孝哲毅皇后

更多文章

  • 他是四品带刀侍卫,八卦宗师董海川是他岳父,他的腿法无人能敌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董海川

    他是四品带刀侍卫,八卦宗师董海川是他岳父,他的腿法无人能敌说起武术,这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要想领略武术之精髓,让功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必须花费很多的功夫。曾经我们国家的功夫巨星李小龙曾把我们的武术弘扬到了国外,中国武术曾一度被外国人所热崇。随着各国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渐渐被其他国家的武术所影响

  • 一代八卦宗师董海川的四大高徒,个个身手不凡,享誉江湖武林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人。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身材魁梧,臂长手大,擅长技击。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尹福,字德安,号寿鹏,冀州人,清末武术家,人称“瘦尹”,曾为光绪拳师。八卦掌大师董海川来到北京后。尹福慕名拜在董海川门下,开始学习

  • 清末八卦掌始祖董海川,因犯罪成了太监,死前还在床上练习打拳!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董海川

    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的著名拳种之一,是清末武师董海川在总结各家拳种的基础上,结合《易经》中的八卦琢磨出的一套拳法,八卦掌流传距今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董海川便开始四处游学传授八卦掌,后来收徒无数,桃李芬芳,董海川的大名也因为八卦掌而誉满天下,成为了清末十大武林高手之一,说起八卦

  • 清末武林高手,不是霍元甲,不是董海川,飞檐走壁让人咋舌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董海川

    清末乱世,可以说是中国武林高手最为集中出现的时代,有很多武林高手相继出现在中国大地上,霍元甲,大家可能是非常熟悉的,大家可能认为他是这个星球上最为出色的武林高手,曾经击败过但是最为强大的俄国大力士,成为中国最为出名的爱国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是当时多种武术的创始人,成为

  • 他,拜八卦宗师董海川为师,创建空手道,却成为现在空手道始祖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董海川

    他是当年琉球王国的武术顶梁柱,崇尚中国武术,多次来到中国。并拜当时的赫赫有名的晚清第一高手,八卦掌一代宗师董海川为师,学习中国武术,创建唐手,从此人生进入开挂的模式。而他就是现代空手道始祖——佐久川宽贺,人称唐手佐久川。 佐久出生于那霸市首里赤田町,最初曾拜师久米村的毛国栋,学了6年的武艺,在武术上

  • 大名鼎鼎的八卦掌祖师爷董海川,为何“心甘情愿”当了满清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董海川

    作为中国三大内家拳术之一,八卦掌的创立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不过其创立者董海川因为莫名的原因,居然“心甘情愿”地当了满清的太监,究其原因,至今各有纷说。关于八卦掌祖师爷董海川成为太监一说,在其墓志铭上有确切的记载:不意中年韬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官,先生疾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嫌,改隶肃邸”。说得

  • 东方不败的原型就是他!八卦掌宗师董海川当年为何自宫?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董海川

    在古代,许多拳师以开武馆为生,想要安身立命,就必须要战胜地痞流氓、年轻后辈的一轮轮踢馆,以命相搏、技不如人就关门大吉。要端好自己的饭碗,拳师们就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丝毫不敢松懈。到了晚清民国时,军阀割据、混战不休,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豪侠,比如著名的大刀王五、霍元甲、太极宗师杨露禅等,而今天我们要介绍

  • 她是太子胤礽少年时的宠妃,4年4胎,儿子是康熙长孙,被封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胤礽

    导读:胤礽是康熙生前唯一公开承认的太子(传位胤禛一实存疑),从小到大可都是康熙心头上的宝贝,所以惯得胤礽生性冲动,虽为储君却没有储君该有的气魄与城府。本以为是康熙亲立的太子,日后必定成继承大典,成九五之尊。所以后妃众人之间的争宠也不是一般的厉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少年时的胤礽,内府还有一个

  • 废太子胤礽死后,留下5个女儿,10个儿子,雍正是如何对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胤礽

    封建王朝两千多年,要说那些皇子最想要成为的就是皇帝了。不管是被皇帝立为太子,还是并没有被立为太子,到了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都会选择为自己积攒力量,即使自己不能够成为皇帝,也有一定的保命手段。清朝时期,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了。其实康熙时期是确定过太子的,这位太子就是康熙的发妻给康

  • 胤礽两次被废,康熙失望至极,但对太子妃却仁至义尽给予很高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胤礽

    清朝时期对于皇太子的位置都很敏感,尤其是在雍正登基之前。雍正在登基之后一直采取的都是“秘密立储”的方式,也就是皇帝早早地定下了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在他们死后才取出密旨,随后宣布谁才是新的皇帝。而在雍正之前则不是这样的,都是很早就会确立下皇太子的职位,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皇太子就会顺理成章地继承位置,但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