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谈恋爱是一种社会活动,
主要形式是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如果以此维度来判断齐妃和皇帝的爱情,我觉得,这两个人谈了个寂寞。
图一时新鲜的激情,当然无论何时,都是有看点的。
但真正能保持长久黏度的,还得是分享欲和默契。
可惜啊,入宫后的齐妃没了年轻貌美的加持,弊端就全部显露了出来。尤其有了其他“会谈”的女人做对比,齐妃就更黯然失色,不遭待见。
但是这也怨不得别人,因为齐妃自己的沟通能力实在是堪忧。从皇帝翻牌子后,两人的对话,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由于甄嬛获独宠,遭到嫔妃嚼舌根,太后干预,皇帝不得已翻了齐妃的牌子,来平息物议。齐妃呢,也终于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侍寝机会,也就是谈恋爱的机会。
没错,这样的见面频率,这样的见面形式,其实是有一点点新鲜感的加持。毕竟小别胜新婚,拿捏好了,说不定能有意外之喜。
可齐妃这个“二哈”,偏偏还就靠着一番强行输出,把自己所有
的短板,全部暴露无疑。经过一波又一波的累积,皇帝最终耐不住齐妃的烦,起身回了宫。
真的是蠢哭了皇上,也蠢哭了自己。
02
皇帝到齐妃宫中的第一幕,是皇帝看书,齐妃在一旁站着。
这里其实是比较尴尬的,因为齐妃和皇帝的学识水平差太多,所以,她应该是不怎么敢和皇帝谈论书里的内容。万一说错露怯,多没面子。便只能在一旁干巴巴待着。
但是两个人就这么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气氛不对啊。齐妃正在琢磨,怎么打破僵局,皇帝先开口了。
皇帝说:“坐吧。”
齐妃见自己被关心了,赶紧回复:“臣妾站着伺候皇上就行了,臣妾不累。”
不想接下来的话才打脸。皇帝头也不抬,若无其事地说:“你挡着朕的光了,朕怎么看书啊。”
齐妃这才知道皇上的本意,一脸窘态,笑着悻悻地说:“挡光了”。
这里当然要吐槽一句,皇上真的是钢铁直男。人家没听懂你的意思,趁机卖弄个人设,你就绕个弯,给个台阶得了。结果你非要拆穿。而且还拆得毫不留情。要是我都想扭头走人。
但是,皇帝这个糟老头子坏是一回事,齐妃自己没眼力也是一回事。换作是甄嬛、皇后这样的人精,哪怕是华妃,我估计都不会犯这种错。
既然要博个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名,那力气得用到点子上。既然人家看书你搭不上话,那多燃根蜡,安安静静陪一陪,营造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多好。
就像“苏妃”,皇帝看书时,人家从来不插嘴,但发现灯暗了的时候,知道默默换一盏,这样,即便苏培盛对书本没什么见解可一起探讨,皇帝也不烦他,愿意他陪着。
我们的齐二哈娘娘呢,没有那个实力,却非得摆摆姿态,自己给自己加戏。所以,才会惹出这样的笑话。
03
接下来是第二阶段,齐妃强行找话。
被皇帝当面怼了,齐妃很下不来台。所以赶紧让翠果端了杯茶来,说:“皇上,夜里看书伤眼睛,喝杯菊花茶,醒神的。”
皇帝这次抬头了,满脸狐疑地问:“你不是才让朕喝了参汤吗?”
齐妃又一次被驳了面子,尴尬地说:“臣妾给忘了。”
其实吧,我倒不觉得是齐妃忘了。上茶这个操作,应该是基于之前上参汤,得到了皇帝的肯定,所以齐妃觉得这招可行,为了不出错,就拿来再用上。
但常言说:凡事皆有度,过则反,人尽厌之。
有的事情,第一次做效果是好的,但如果次数多了,别人难免厌倦,效果也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可惜齐妃不懂这个道理。所以,第二杯茶自然而然,就成了多余。
04
第三阶段,是齐妃转移话题,把两人相处变成育儿讨论会。
看往自己身上下功夫行不通,齐妃想到了儿子。都说孩子是感情的纽带,聊聊孩子,总归能起点作用。
但这个常理,放在这里其实是很不合时宜的。
老公来和自己花前月下,过二人世界,你却非要把孩子拉进来,强行破坏氛围,是不是很扫兴?就连小厦子都知道,好不容易见个面,最好别喊三阿哥,而是应该彼此说说体己话。
可齐妃不懂啊。
不过,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如果说好了,就算不加分,也不至于减分。但是齐妃,偏偏把话题氛围搞得乌七八糟,听得皇帝心烦意乱。
具体的对话就不全部贴出来了,只回顾最破坏两人相处氛围的一段。
齐妃说自己儿子很尊重皇帝,谨记教诲。皇帝就敷衍,朕也希望他能记得。
好不容易得到了正面回应,
齐妃跟饿狼扑食一样,马上做了一大堆补充。又是表现三阿哥的勤勉,又是说自己对儿子多上心,教导儿子日后要为皇帝分忧。
终于,听完这些话,皇帝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发泄了不满:“你的这些话,弘时的耳朵听得都起茧子了,朕也是。你就没有别的话教你儿子吗?”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皇上的崩溃。
05
这里的对话,齐妃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不该牵扯朝政。人家皇帝老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本来就身心俱疲,进后宫,就是放松找乐子的。结果,你偏偏又把话题带回朝政上面去。
这就好比加了一天班,回家本想闲一会,结果你老婆也出来讨论工作,谁受得了。
为什么皇帝那么喜欢甄嬛,因为到甄嬛宫里,他可以静下心来。哪怕华妃也是,皇帝到翊坤宫,如果不是当时有事所求,华妃也是只管谈恋爱调情,绝对不会再去谈工作。但齐妃偏偏把握不好这其中的界限。
而且,这里面齐妃还过于“大胆”。她在说弘时将来为皇帝分忧的时候,眼神是有些闪烁犹疑的,很明显,她带了一丝试探,在试探皇帝是否愿意重用。
皇帝向来不许后宫干政。作为妃嫔,只管教导好皇子,至于皇帝怎么看待,不该置喙,但齐妃坏了规矩。
所以,其实就第一点,齐妃已经踩了最大的雷。
第二,齐妃的话太没新鲜感。从皇帝的反应就能看出,齐妃估计成日翻来覆去就这些话。如果一个人每次都和你说一样的东西,那么下次一见这人,你估计心里都会抵触,觉得你不张嘴我都知道你要干嘛,厌烦情绪自然也就不必说了。
也正如开头说的,本以为是久不见面,能有点不一样,结果还是老样子,而且是自己不喜欢的老样子。
第三,齐妃充分暴露自己的短板。齐妃不会教儿子,这一点人人都看得出来,可偏偏齐妃自己不知道,还在那个地方分享自己的经验做法,这不就更让皇帝添堵么。
果然,絮絮叨叨一堆下来,皇帝眼神里的厌恶已经藏不住,估计当时的皇帝,心里在想:这女人既没情调,又没能力,不能哄我开心,也不能教好儿子,我怎么会和这种人在一起?
而且,皇上趁着情绪,紧接着把自己忍了很久的话也一次性说了出来,早就看不惯齐妃衣服的他,不留情面地质疑:“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
可惜啊,齐妃居然还没感觉到皇帝的火气,反而撒娇,说皇帝嫌自己老了。
原本就处处看不顺眼,还撒娇,等着皇帝哄?皇帝的忍耐值降到冰点,直接甩手走人。
至此,齐妃的本次恋爱彻底谈崩。
06
当然了,皇帝薄情,喜新厌旧,这一点没错。
但是,旧人里面,这么遭皇帝厌烦的,齐妃还是唯一一个。
齐妃和皇帝的沟通,多数时候都是无效沟通。属于说得越多,错得越多的那种。
这背后的原因很多,包括齐妃知识储备不足,才艺涵养薄弱,没有沟通说话的技巧,不懂得揣摩人心察言观色等等。
但归根到底,就一点:
齐妃身上都是短板。
比如敬妃,学识不够,但才艺好啊。不能谈诗论词,却会下棋,说话也聪明。所以跟皇帝下下棋,也有意思。
比如曹琴默,身无所长,但会哄孩子。有个女儿,哄得皇帝开开心心,感受天伦之乐,也是本事。
比如欣贵人,书读得不多,特长也不多,但眼力一流,也会说话。皇帝就算不怎么喜欢,也不烦。
偏偏齐妃,一无所长,又不懂得提升自我。皇帝来的时候说废话,皇帝走了就投骰子,实名下毒,总之没一件正事。
一入宫门深似海,尤其情商还很惨。齐妃在皇帝面前的大型社死,充分证明了,有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哪怕是老夫老妻,想相处好也是需要技巧的。
如果不用心,不动脑,不懂得经营自己,日子会越来越索然无味,不彼此厌倦都难,就更别提还想尝尝恋爱的甜头了。
- END -
配图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六月安夏,写作爱好者。用文字记录思考。努力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六月安夏(ID:liuyuea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