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剧中后宫嫔妃都是争奇斗艳,尔虞我诈。其中要数初入宫的夏常在和齐妃是两个奇葩的存在。两人的共同特点都是傻大姐的性格,虽然表面对人比较凶,但都是纸老虎一般。
后来夏常在也因为自己狂妄,无知在进宫之后还未侍寝就已早早的丢掉了性命。也许是初入宫中没有任何靠山,无任何根基,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夏常在自身的教养。
但是齐妃也算是宫中的老人了,当雍正还是雍王爷的时候就已经进入王府。当时王府里面有年世兰,宜修,还有静妃,其中年世兰和皇后都是整部剧中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大反派。但是以齐妃的性格和智商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功生下三阿哥,并且抚养长大。
其实在剧中我们看到宜修和齐妃的一段对话,就可以明白,从头到尾都是宜修在庇护齐妃母子。这里就需要我们细想了,在后宫中任何孩子都不放过的宜修为什么会允许齐妃生下皇子,并且抚养长大,还加以庇护?
1、宜修小产之后再无怀孕的机会
在剧中按照宜修自己的说法,小产的原因是源于姐姐纯元的突然怀孕,但是这是不可能成立的事实。从后面宜修在雍正面前哭诉所说“自己的儿子当时刚病逝,姐姐纯元就怀孕了,难道不是姐姐的孩子夺走了我的孩子吗?”而自从生下大阿哥之后宜修就再也没有怀孕的可能了,因此为了弥补自己不能怀孕,为了以后膝下有一个可以抚养的皇子,所以才会允许齐妃生下三阿哥。
2、在王府众多女人中齐妃最易控制
齐妃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大大小小的场合也出现了不少次。不同于其他嫔妃沉着冷静的存在,齐妃可以说就是一个咋咋呼呼,说话从不经过大脑的人。即便在皇宫这样人多口杂的地方,齐妃如此,那么在雍王府的齐妃肯定不会比现在精明。雍王府中年世兰是一个刚烈的性子,根本不可能将皇后放在眼里,因此她们俩明面上就已经是死对头了。而端妃因为被华妃灌了红花,而导致终身不能怀孕。静妃文静,看似柔弱,却是有自己的主意,内心不易看透。所以齐妃就成了最佳人选。可以说正是由于齐妃的无知才会让自己丢掉性命,最后也让自己的儿子结局悲惨。
3、后期宜修对权力的欲望
雍正登基之后,在太后的争取之下,立马就立了宜修为皇后,宜修也达到了权力的顶峰。许是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让宜修的心智产生的迷茫,也想要做母后皇太后,继续延续她在后宫的权利。但是四阿哥因为是一个身份低贱,又丑陋不堪的宫女所生,因此从不招雍正待见。而在当时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就是三阿哥,所以才会一直让三阿哥平平安安长大。但是后来能够名正言顺的抚养三阿哥,并且集中自己坐上母后皇太后的权利,所以设计让齐妃自戕。也顺带让宁嫔不怀孕,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