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纳兰性德最凄恻的重阳词,曾经并吹红雨,曾经同倚斜阳

纳兰性德最凄恻的重阳词,曾经并吹红雨,曾经同倚斜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3/12/18 23:15:39

重阳节在清朝已经没有举国狂潮,诗词鼎盛,但还是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在清朝之前是汉民族一个古老的节日,应对农历九月九日,是重大的祭祀天地和祖宗的日子,又是登高健步,用菊花茱萸辟邪的一个公共节日。所以在古代,男女都要祭祀,登高,做瘟疫防范。

在唐朝是定位一个正式的节日,此时皇帝会宴请群臣,庆祝重阳节。宋朝则更为热闹,女子虽不能远行,但是菊花种满庭院。与之相对应的是诗词之盛。唐朝的重阳登高之诗与宋朝的黄花共酒之词,热闹了古典的重阳节。

清朝由于文字狱盛行,朝廷反对文人结社,所以关于重阳节的诗词相对少,但是重阳节更加民间化,它是以家庭为基本范畴,重要的祭祖和联系亲情的日子,传统的尊老在这个节日得到体现,比如家中有老人的,祝他长寿健康。一家人一起喝菊花酒,女子不能跋山涉水,吃糕等于登高,十分团圆乐趣。

纳兰性德是满清贵族家庭出生,按道理,重阳节并不是重要的节日,但是他深习汉典,又娶了有汉语血统的汉旗女性卢氏,是时,康熙治国,满汉一家,所以纳兰家的重阳节也有着热闹,比如满地菊花,应节糕点,并不输于汉语家庭重阳节的热闹。

但是这短暂的幸福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

纳兰性德于20岁迎娶小两岁的日子卢氏,三年之后,也就是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妻子在生下一个男孩一个月后,因为产后疾病,以21岁的华年谢世。

这种命运突来的横祸带给纳兰性德的悲伤,终生不愈。而且每一个重要的节日节气,纳兰性德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日子。

比如农历七月七日,这是汉语传统的七夕节,纳兰性德梦到离开人世不久的妻子对他说,我们永远要在一起。

实际我想了很久,为什么纳兰会在重要的汉人的节日里梦到妻子?固然是情深所至,魂魄所思,情感所系,但是我很久之后,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就是纳兰性德的身份认同的矛盾与孤寂。

这个先按下不表。那么这年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之前的头三天,纳兰性德又一次梦到妻子。此时妻子停灵在郊外的双林寺,离开她去世刚好100天左右。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清朝纳兰性德《沁园春》

此时纳兰性德的家庭,关于卢氏的丧事告一段落,至少表面的生活恢复了正常。而且纳兰性德进入了清朝的官僚体系,担任康熙乾清门的侍卫,就是皇帝保镖。纳兰性德的仕途没有受到妻子死亡的影响,正是他是叶赫拉拉家族之后,祖父为清朝一统江山有率降之功,父亲又是康熙重臣,所以纳兰的路比所有人都顺,最耀眼的八旗明星,未来青云直上。

但是纳兰性德的内心是空的。

他祖上是明朝藩王,拥有塞外境地,水草丰美,安定富庶。努尔哈赤以铁血征服,兼并了他的家族,虽然高官厚禄将受降的一脉迁住京城,但父亲的战战兢兢,已经使他觉得这个时代的窒息。

关于他的婚配,在贵族联姻的清朝体制下简直是个另类。因为妻子虽然属于汉旗,但从家族的未来考虑,绝对不是上选。但纳兰性德能够迎娶成功,大部分原因是他的执着和坚持。

或者他前生就是汉人,遗落在草原上,今生无论如何要找到自己的归宿。

这些感想无疑是他自己对自己贵族身份以及所处朝代的质疑。虽然他的父亲明珠是因为康熙说,你要培养孩子多读书,父亲下死力给他寻来了汉族大儒,但是这样的热爱和学习也最终导致了精神认同的矛盾。这些汉书里的世界和历史无疑是和当朝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至少纳兰性德享受着别人望而难得的富贵,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不自由。

妻子是孤寂生活的解压器,她身上的没有消失的那种平等温柔,那种汉人的隐忍安定,那种举重若轻的诗情画意,纳兰性德最得意最幸福就是有这样一位妻子,缓解了森森富贵里的孤独。

如果她不死,纳兰性德或可以平稳度过年轻人的迷惘,最终在现实找到一条双赢的路。但是她忽然死了。其实纳兰性德也很可怜,我们可以从红楼梦奴仆众多,可以想见纳兰家的富贵。但是当宝玉有了心理问题时,除了黛玉可以说两句,其余的人无不是劝他上进。纳兰性德正是掉进了这样的心理和精神暗区。

知道这些,我们来看纳兰性德的重阳词,会有深层次的感觉。

纳兰性德说,这一夜他梦见妻子,对他说了许多话,但是梦醒之后就不记得了,但是妻子对他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但妻子向来诗做得不够如此工整。说穿了,这是纳兰性德的潜意识,这句诗就是纳兰写的,因为他潜意识知道自己的稻草失去了。

纳兰性德有着成长期的困惑与迷惘。而正是他父亲和他家族的地位,他无法拥有可以信赖的导师。而他精神的困境无法舒缓,妻子是一根青春时期的稻草,虽然从某种意义上也无法更多了解和帮助他,但是存在就是一个可以触摸的岸,毕竟这是可以过一生的人。但是她死了,这不能不让他陷入飘摇当中。

纳兰性德实际很可怜,我翻遍他的诗词,发现他没有同龄朋友的诗作,和他交往的都是大他很多的父辈的寒士,这是被唯一许可的。这是为什么?因为身为贵族,尤其清朝的贵族,对于贵族青年的交往是非常限制的,不得和旗人之外的人交往,不得结交官吏,不得结社,否则哪一条都可能会使家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交往也不密切,多半是神交,只有陪康熙南巡的时候,到过曹寅家,做的诗词也是冠冕清淡。

那么知道了纳兰性德的背景和困境,他的伤心才真正值得同情。

浮生瞬息之间,薄命如此,让我怎么能忘怀。

我记得在家里,两个人一起在泼洒落花,在曲阑干边,一起沐浴这落落秋阳。

但是普通美梦难以长久,如诗如画的生活骤然残缺,我只能在夜晚痛哭一场。

我看见你的容貌了,可是那是在梦里,转瞬出梦,难以像往常一样端详。

我是不可能睡去的,我要到天上人间去找你,我只知道,明天早上,我的头发一定会有霜雪。

就算是我相信我们不以生死来衡量对方的存在,我们一定会有缘分,可是我一个人,要面对无穷无尽的春花秋叶,这时光漫长得绝望伤感。

本来是想和你恩爱一生,却忽然人生惊变,如何不叫人憔悴。在这样的日子里,重阳节是谁家的重阳,我只听见潇潇雨声,哭出了我的断肠。

纳兰性德的悲伤与黑暗,不是因为妻子,但妻子的离开显然切断了他精神和这个世界的有机联系。

我仍然认为纳兰性德的抑郁是身份认同的问题。他的家族显然不是清朝征服者的行列,这使他对武力征服得来的江山,不抱有其他贵族青年的热情。但是他的家族又被罗列在清朝贵族精英之列,并被因为制度的推动去被动接受命运。

而从小培养读汉书,并没有养成他的倨傲,反而对一切被压迫有着广泛的同情,并在孤独里试图找到同类项。但显然那些汉族寒士,基于身份和需求,并不平等在他的世界里,而惟一可以长久的妻子又过早死了。

他的精神苦闷,伴随了一生。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精神出路。他去世在妻子死后七年。

他敏感灵魂中对现实的桎梏感和黑暗感,其实曹雪芹也有。正是如此,纳兰有《饮水词》,曹雪芹有《红楼梦》。

初衣胜雪了,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纳兰性德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满族汉化的奠定者,六首诗词尽显其才!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涛标签:纳兰性德

    导读他要求“无论大武官、小武官,都要认真去读,如果不读,就要受告诫、惩罚。”国内兴办了“八旗官学”、“左右翼宗学”、“八旗觉罗学”、“八旗义学”等官办民办教育机构,一时间,八旗子弟崇尚汉文化蔚然成风。这一时期,八旗子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这其中包括皇族宗室子弟,康熙帝自幼就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子集,

  • 纳兰性德最凄美的一首词,只是开头第一句,便深入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纳兰性德

    在文学史上的悼亡词作当中,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是影响最大的,而且他的悼亡词作是最多的,其中浸透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浸透了对于两人曾经度过美好时光的回忆,而且其中浸透的凄美之情,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十分受到感动,纳兰性德原名纳兰容若,满族,清朝正黄旗,父亲是康熙朝有名的一代权臣,但是后来由于与索额图在斗争

  • 纳兰性德:才华横溢,用情至深,终敌不过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与平凡标签:纳兰性德

    文/安冬悦01清朝有位大才子,出生贵重却经历坎坷,一生惆怅。他就是一代名相纳兰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与康熙同年出生,自幼习武,文才更是了得。他最擅写词,他的词清丽婉约,却又缠绵悱恻,催人心肝,读起来总不由地轻声哀叹,后世称他为千古伤心词人。据说,在乾隆末年,《红楼梦》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 纳兰性德和李白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纳兰性德

    李白的诗的文学性,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一个高峰,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即便是能够和其相媲美的也只有杜甫一个人了。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吗?可见,李白杜甫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李白是无数个文学大咖都崇拜的对象,纳兰性德这样的咖位是没有办法给李白比的。尽管说我也很崇拜纳兰性

  • 纳兰性德的一生:人生若只如初见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十二月十二日,也因此有了个小名叫冬郎。他是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他的本名其实是纳兰成德,后来康熙皇帝立了第二子为皇太子,皇太子乳名保成,和纳兰成德的名字里都有一个“成”字,为了避皇太子的名讳,“

  • 纳兰性德《蝶恋花》:你不会回来了,我却不能放过我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纳兰性德

    康熙十六年,天不见怜,带走了一个叫卢氏的女孩。那夜,离别的星星于长空升起,苍穹之下多了一个伤心的可怜人!她走后,他尝尽心酸皆无味,躲在角落里忍着泪憔悴。她走后,他把相思揉成了笔墨,写下了一首首悼亡词!她走后,他只活了30岁,却用短暂的一生向所有人证明:有些爱,是不会冷却的!他叫纳兰性德,是一个来自清

  • 如水般的美男子,人生若只如初见,遇见纳兰性德,遇见纳兰词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康熙年间的一级带刀侍卫,深的康熙的信赖,仕途一片光明,不仅如此,纳兰的文采也是超一流,纳兰在康熙年间应该是最具有才情的一位诗人,还有花美男这层光环加持,这个人真是既有颜值,又有才情,还是高管,集众多有点为一身的超级花美男,他的“纳兰词”也是响彻国内外,尤其是他那首最著名的木兰词“人

  • 他,年羹尧的儿子,纳兰性德的外孙,雍正皇帝指名道姓要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纳兰性德

    年羹尧与雍正帝的君臣关系让后人唏嘘不已。雍正口中的千古榜样人物——年大将军,却怎么也想不到最终死在了最信任自己的主子手下。九十二条罪状摆在年大将军的面前,有口难辩,有冤难伸,只能上演一幕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年羹尧与雍正的关系绝非一般,不仅是君臣关系,还是主仆关系,更有一层姻亲关系,年羹尧的妹

  • 康熙皇帝的惠妃,与纳兰性德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爱青鸟标签:纳兰性德

    大家应该多少听过几句纳兰容若的诗词吧?他除了才华很出名外个人感情生活也常是民间大众广泛讨论主题。野史中说到,他有一表妹,曾寄居于他家,和他可以说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感情深厚。虽然郎有情妾有意,奈何天意弄人,表妹在阴差阳错下入了宫,纳兰容若伤心寸断,故此灵感爆发,写下了那些情诗。据传这野史中的容若表妹指

  • 甄嬛传:难怪甄嬛会被齐妃罚跪扇耳光,看甄嬛做了什么糊涂事?

    历史人物编辑:风草运动标签:齐妃

    导语:越是聪明智慧个性分明的女人,有时候就越需要男人的一些非常手段来克制。因为难以驾驭,因为侍宠而娇或聪明反被聪明误,以至于完全了忘记男人的立场和处境。此时此刻,男人跟她讲任何道理都是徒劳的,女人在悲伤愤怒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在这种特殊时刻,男人要做的不再是讲道理,而是简单粗暴地采取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