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吃了胡庸医的药流下一个男胎后,贾琏自是恨得扼腕跌足,急急要追查是谁请来的庸医,恨不得立即打死以解心头之恨。凤姐的反应呢?书中写到其比贾琏还急十倍,又是捶胸顿足跟贾琏道:“咱们命中无子”又是于天地钱烧香拜佛祷告,愿意用吃斋念佛换来尤二姐的身体痊愈再次怀子,一应动作都表现出对尤二姐流产的极大悲痛及关切。
按照古代的宗族礼法,小妾所出的孩子必须由正室抚养教导,唤正室为母亲,自己生母则为姨娘。贾环贾探春被王夫人教导就是此理,而小妾生的孩子再多,也高不过正室的地位去。凤姐出身名门,又兼贾府一应大小事务管理者,贾母跟前的红人,她完全可以将尤二姐的儿子抚养坐稳琏二奶奶的位置,这么心急如焚好像在情理之中。那么,真相真是如此吗?不见得。相反,王熙凤可能还是害得尤二姐流产的主谋。
虽然87版电视剧很露骨地展现了凤姐是如何指使胡庸医下药的,但原著中真没有这个描写。可是我们仍可以从原著中的蛛丝马迹找到一些证据。
胡庸医,曾在贾府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晴雯发烧时小斯偷偷请进来给晴雯看病的。因为来了虎狼药被宝玉破口大骂原以为胡庸医再不能进贾府了,可是在尤二姐怀孕不适之时,他却再次被请了进来,俱小斯们所言:“因为王太医高就去了,没有医生可请,所以请来胡君荣”。
可是,在上次胡庸医为晴雯看完病后,宝玉与麝月要与其车马钱,不知多少才合适,便问及旁边的婆子:“往常王太医来了都给他多少?”
婆子笑道:“王太医和张太医每常来了,也并没个给钱的,不过每年四节大趸送礼,那是一定的年例。这人新来了一次,须得给他一两银子去。”
也就是说,贾府除了王太医是常来的固定的太医,还有一个张太医。可是贾琏派人去找太医时,小斯仅仅说王太医高就去了,那张太医呢?作者能通过婆子之口告诉我们贾府的两个常用太医,到了请胡庸医时仅仅交代王太医不在,偏偏漏掉张太医,是想表达什么?说明胡庸医是有人故意请来的。
贾府的进出查得很严,胡庸医第一次进府时,宝玉还得派人跟贾纨汇报,才偷偷叫人带了进来。尤二姐刚入府时,贾琏尤二姐身边都被凤姐收买了,连一个丫头善姐都是凤姐的人,尤二姐病了要请太医,下人怎么不来告诉王熙凤呢?而王熙凤当然不会找跟贾府有长久合作关系的太医,毕竟一来不好操控,有医德的太医不会自毁前程;二来熟人有源可溯,容易追查。只有胡庸医这种无名之辈才能听王熙凤的调令,且因为医术不高容易见钱眼开,有没有包袱,说走就走。
所以,王熙凤让小斯找来了这个新手医生,并且私下对其授意害了尤二姐。
胡庸医毕竟也是医生,喜脉向来是最好分辨的脉象,他当然没有诊错的理。当胡庸医看到尤二姐的面容时,他的反应更是诡异:
尤二姐露出脸来,胡君荣一见,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
为何如此表现?只因为尤二姐太美了吗?还是病容太过憔悴?都不是,只因为此前凤姐叫他害人,胡君荣以为不过一般女子,谁曾想是个怀胎腹中的绝代佳人,他感到讶异和恐惧罢了。
故而,尤二姐的流产是凤姐一手策划的。可是她为何不乐得抚养二姐的孩子坐稳正室的位置呢?
如果是他人倒也罢了,偏偏凤姐是个醋缸子,进了贾府就赶走了贾琏的两个屋里人,用平儿辖制贾琏纳妾。这都是凤姐对贾琏的爱引发的,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共性,可是别人都能隐忍,只有凤姐不行。连贾母都说“世人打小都这么过来的”,可是凤姐看到贾琏的逢场作戏都要哭天抢地,她又怎么做到跟王夫人一样平静呢?
在王熙凤心中,她只想要贾琏一人,即便生儿子,也应该是她跟贾琏生的,别人生的她宁可不要。故而,尤二姐流产后王熙凤才道:咱们命中无子!言外之意,别再追求儿子了,咱们命里没有,妾再多也不会有,我们两厮守也该够了。
可惜,王熙凤的想法虽没错,但毕竟超前,以为封建礼教所不容,所以到了最后,贾琏终究“性子上来”,将其一纸休书赶回了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