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袭人是出名的贤人,却有人骂她是小人,因为她行狐媚子手段,猥亵宝玉

袭人是出名的贤人,却有人骂她是小人,因为她行狐媚子手段,猥亵宝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润杨的红楼笔记 访问量:2271 更新时间:2024/1/31 23:26:31

《红楼梦》中,袭人至贤至善,笨笨的,贾母王夫人等主子都认可。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袭人是小人,是心机女,是狐媚子,甚至猥亵年幼的宝玉。

袭人是出了名的至贤至善之人,贾府一众主子对袭人的评价都很高。

贾母认为:“袭人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心地纯良,恪尽职守”。

王夫人认为:袭人“比我的宝玉还强十倍呢!宝玉果然有造化,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服侍一辈子,也就罢了。”

薛姨妈认为:“(袭人)那孩子模样儿不用说,只是他那行事儿的大方,见人说话儿的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倒实在难得的。”

李纨说:“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

袭人自己说:“我原是久已出了名的贤人,连这一点子好名儿还不会买来不成!”

袭人在贾府的名声相当好,跻身于贾府四大婢女。即鸳鸯、平儿金钏和袭人。

然而,即使袭人的名声如此好,却还有人说袭人是小人。

谁说袭人是小人?

第一、李嬷嬷。

第二十回,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骂袭人:“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装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李嬷嬷见宝钗和黛玉来了,就诉委屈,絮絮叨叨地说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等事。李嬷嬷的意思就是她被迫退休,茜雪被赶走,都是袭人捣鬼儿。袭人是心机女。

李嬷嬷骂袭人是狐媚子哄宝玉。

袭人给人的印象是端庄、保守、恪守礼仪规矩。在王夫人的印象里,袭人笨笨的,怎么会行狐媚子手段呢!怎么会勾引宝玉呢?她还向王夫人建议防备贾宝玉出轨,还答应替王夫人看住宝玉,保住宝玉的名声,她怎么会哄宝玉呢?

袭人看似淳朴,善良,怎么会背后捣鬼,挤兑走李嬷嬷和茜雪呢?

谁都不相信,都认为李嬷嬷是老糊涂了,是故意排揎袭人。

谁都没有注意到,李嬷嬷骂得言之凿凿,无风不起浪,一定事出有因。谁都没有深究李嬷嬷话中的真假。

第二、贾母。

起初,贾母认为袭人贤惠、会伺候人,才将袭人赏赐给宝玉。袭人既然是贾母的人,就应该忠诚于贾母。

然而人是会变的。袭人投靠了王夫人。王夫人瞒着贾母和贾政将袭人抬为准姨娘,享受姨娘的一切待遇。

袭人的所作所为,让贾母很失望。她对袭人的看法变了。元宵节的时候,贾母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儿出来!”

贾母这是批评袭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背主求荣。

袭人有了新靠山,有了新职务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恪尽职守了。这说明袭人是前恭后倨的小人。

第三、读者。

《红楼梦》众人不知道袭人的行为,被袭人蒙蔽了,可是读者看到了,当然认为袭人是小人。许多读者讨厌袭人,认为袭人说一套做一套,当面是君子,背后是小人,是心机女,是破坏宝黛爱情的帮凶、小人。

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袭人是小人呢?

李嬷嬷骂袭人是小人,是因为她和袭人生活在一起,她了解袭人的心机和手段。

李嬷嬷、茜雪和媚人都着了袭人的道儿。袭人手段高明,这些人明明被设计了、被陷害了,说不清道不明。大家只相信袭人,不信李嬷嬷。

贾母说袭人是小人,是因为袭人背叛了自己,背叛了宝玉。袭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托付。袭人辜负了贾母的重托。

读者说袭人是小人,是站在上帝视角,因为袭人猥亵、勾引宝玉。

读者看到了袭人不安分的手摸向贾宝玉的大腿深处。这个动作应该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宝玉小时候就开始了。

当时宝玉还是孩子,袭人经常借给宝玉穿衣裳的机会,摸宝玉,这是猥亵儿童。贾母将宝玉交给袭人,错了!王夫人将宝玉交给袭人,也错了!

读者还看到了,袭人发现了宝玉遗精后,多次问宝玉这东西是哪里来的,让宝玉讲来历。这些话是不适合袭人听的,可是袭人听得津津有味。伏在宝玉身前娇羞地笑。这显然是有意勾引宝玉。

读者看到了袭人“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也看到了“贤袭人娇嗔箴宝玉”;更看到了,袭人装睡,呕宝玉来哄她玩。

袭人一边勾引、迷惑宝玉,一边建议王夫人防备林黛玉。这显然是双重标准。

读者还看到了,袭人起初倾向于林黛玉,后来又投靠了薛宝钗。袭人千方百计地阻挠宝黛,却为薛宝钗独自接触宝玉创造条件。

怡红院里秘密是谁告诉王夫人的,读者也是一目了然。晴雯、四儿和芳官被撵走,表面上是王夫人,背后的推手却是袭人。

读者看到了袭人是如何狐媚子迷惑宝玉的,也看到了她如何说服王夫人,获得重用的,读者看到了袭人的心机手段。

袭人有4副面孔,一副是恪尽职守,老实忠厚;一副面孔是心机满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一副面孔是娇羞可爱,狐媚子手段辈出。一副面孔是猥亵儿童。

标签: 袭人

更多文章

  • 袭人步步为营却输在了择钗抑黛上,这三个细节已说明了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袭人

    《红楼梦》里,袭人应是最受读者诟病的一位女子,用宝玉的话来说,袭人便是那颗人人可弃的“死鱼眼睛”,令人深感厌恶和痛恨。但凡有人的地方,总是个江湖,总要有竞争,贾府里,连那丫头都分为三六九等,怎么怨得人人都想往上爬?洒扫庭院的想着喂鸟的更要轻松,喂鸟的丫头想着端茶递水倍有面儿,端茶递水的成日与主子谈笑

  • 5月,春风袭人,良缘驾到,拥抱现在,3星座告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燕杰时尚标签:袭人

    在爱情当中“告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哪怕是两情相悦,一方对另一方的深情告白也能够如春天的细雨一般让人心潮澎湃。被告白的人往往收获的是惊喜与兴奋。毕竟被自己所爱的人告白也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我爱你但是是你先向我说“我爱你”的,尤其是作为被动的女生更希望得到这一点。然而,阻碍告白有个关键因素那就是

  • 如果能够遇到平儿、鸳鸯和袭人,你会选哪一个做老婆?鸳鸯有惊喜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袭人

    在《红楼梦》中有三个特别出色的丫头,即平儿、鸳鸯和袭人,她们分别是贾母、王熙凤和宝玉的丫头,她们三个人也因此是贾府权力很大的丫头,但是她们三个人的性格却全然不同,她们三个人也是贾府上下都喜欢的姑娘。如果三生有幸能够娶到她们其中的任何一位做妻子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非常幸运的人,她们三个人作为妻子能够

  • 晴雯当场曝光袭人贾宝玉云雨之事,袭人为何还要替晴雯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袭人

    《红楼梦》中的袭人原本只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后来贾母见其生性纯良,便赐给了贾宝玉,袭人对待贾宝玉一心一意,贾宝玉对袭人也是依赖有加。但到底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一起就不免会有一些事情忍不住,于是贾宝玉和袭人之间便有了云雨之情。如果袭人只是和贾府中普通的仆人如此,那也顶多就是个偷偷幽会,而和贾宝玉如

  • 袭人是结局最好的丫环?她后来的惨境,被作者藏在了14个字里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袭人

    凡耳闻《红楼梦》者,都知道这是一出悲剧,在第五回,作者便给出了提示,贾府最终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一众女儿风流云散。根据薄命司的册子给出的提示,我们提前知道许多女儿的结局,林黛玉的早夭,薛宝钗的独守空闺,元春的暴毙,迎春的被虐致死……无不可悲可叹。主子姑娘们都如此,那地位低贱的丫头们,又该何去何从

  • 红楼梦: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招来匪类,为后来宝玉转向晴雯埋下了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

    红楼梦: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招来匪类,为后来宝玉转向晴雯埋下了伏笔!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

  • 《红楼梦》中,宝玉和袭人是什么关系,为何袭人没能怀孕?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袭人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至今仍然有很多人都在研究,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要说当中最让人寻味的就是人物关系,那就是贾宝玉和丫鬟袭人的主仆关系了。大家都知道,古代大户人家少爷的丫鬟,不单单是用来伺候人的,有些也会被用来当作少爷的通房丫鬟。而袭人作为宝玉房中的大丫鬟,其姿色相貌必然是上等的。在《红楼

  • 为何宝玉和袭人“云雨”过后,宝玉就疏远袭人而亲近晴雯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袭人

    为何宝玉和袭人“云雨”过后,宝玉就疏远袭人而亲近晴雯了?文/美好历史今天小编继续聊聊贾宝玉的爱情。除了与黛玉的相惜之情,宝玉与袭人也是剪不断理还乱。袭人作为宝玉的首席丫鬟,一次偶然撞见宝玉做了与仙子的春梦,随后二人发生了实质性关系而且在贾宝玉心中“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可以在贾宝玉心中占有如此地

  • 林黛玉对袭人说了什么?让袭人死都不能原谅她!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袭人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样,是冰雪做的人,聪明绝顶,擅长说话之道。不同的是薛宝钗的话能顾及到大家的感受,给大家留面子,而林黛玉能一句话堵死人,戳破人的伪装,说话不给别人留面子。薛宝钗学识渊博,她的诗在大观园中只有林黛玉的可以和他相媲美,他的诗含蓄混沌,又善于创新,上至国典朝章,下至野史,他无一不精通,所以说

  • 红楼梦:当年宝玉身边有四大丫鬟,袭人凭啥独得恩宠与宝玉云雨

    历史人物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

    题:当年宝玉身边有四大丫鬟,袭人凭啥独得恩宠与宝玉云雨?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