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的小夏子有多狠?
他勒余答应的时候,下手之重,把脖子都勒断了半根,恶心得甄嬛差点吐出来。
丽嫔听闻之后也骨悚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貌似心狠手辣的小太监,在我看来,却足可以称得上是后宫为数不多的“好人”。
01
小夏子为什么和余莺儿结仇?
原因在于失宠的余莺儿想要求见皇上,被小夏子拒绝了。
“皇上正和果郡王在里面,不见嫔妃”,这是明面上的理由。
更深层的理由是,小夏子看不上余莺儿。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夏子与余莺儿对话的内容和表情看出来。
“奴才说的是实话,小主要是不肯信奴才,那也没办法。”
“奴才已经回过小主的话……”
“小主何必为难咱们这些做奴才的呀?”
言语间,似有“不耐烦”之意。
尤其是小夏子的最后一句话,提醒了余莺儿,当初她也只是倚梅园里的一个小宫女,也是做奴才的,“奴才”又何苦为难“奴才”呢?
余莺儿听了这一番话就知道,再和小夏子说下去也是白费口舌,干脆跪下来自顾自地唱起来。
小夏子随即退到一边,脸上露出“无语至极”的表情。
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一场景,就会发现:余莺儿后来为难小夏子徒手剥核桃,不仅是因为小夏子没帮她向皇上通传,还因为在小夏子拒绝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她的鄙薄。
宫女出身的她,最怕的就是被人轻视。
所以,当她“翻身”之后,第一个要处理的就是小夏子。
那小夏子为什么看不上余莺儿呢?
与其说是因为余莺儿出身不好,不如说因为她的德行令人不齿。
半夜高歌、把欣常在送进慎刑司、让眉姐姐为她让路……这些行为不仅有失后宫妃嫔的身份,而且也预示着她的路走不远。
小夏子能对余莺儿有不满,证明他格中的棱角没被磨平,还有正义感。
小夏子敢对余莺儿表达不满,证明他有本事预见余莺儿的未来,也有本事保护自己。
处余氏的时候,苏培盛说:“师傅之前让你忍,现在可以不用忍了。”
小夏子当即从身上掏出了一截弓弦。
这一截藏在身上的弓弦证明,他余氏之心早就有了。
而且,这份心,他也不打算对苏培盛有隐瞒。
足见他为人坦荡,真情。
02
为什么我说小夏子看不起余莺儿不仅是因为她的出身呢?
因为,他对其他出身寒微的妃嫔,譬如安陵容、叶澜依都很客气。
当安陵容第一次侍寝不成,从养心殿被抬出来的时候,随轿而行的小太监不停抱怨“晦气”。
后来,连延禧宫的宫女和太监都私下里议论纷纷。
但苏培盛、小夏子从没参与这些非议。
眉姐姐得时疫,安陵容假意去探望,小夏子和她在咸福宫门口说话,态度谦和。
齐妃虽然育有三阿哥,但是,她的“失宠”和“蠢笨”人尽皆知。
皇上要前往长春宫探望齐妃,小夏子去通报。
齐妃惊喜到站都站不稳,小夏子却没有因为她的失态而表现出一丝嘲笑,反而好意提醒她,应该怎么做。
可能有人会觉得,小夏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想卖齐妃一个人情,万一将来三阿哥登基了,让齐妃多为他说几句好话,助他步步高升。
之前,我也这样想过。
直到“熹妃回宫”后……
03
如果小夏子一心想升职,苏培盛和槿汐被关进慎刑司那次,是他最好的机会。
他只需要尽心尽力伺候皇上,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可以代替师父,那么,“苏培盛回不来”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而且,这样的操作几乎是零风险的,就算苏培盛后来侥幸回来,总不能因为小夏子伺候皇上太好而苛责他吧!
但,小夏子却没那么做。
作为伺候过皇上几年的御前太监,作为稍微尝一下点心就知道其中掺有木薯粉的“神人”,他居然连七分烫的茶和八分烫的茶也分不清,这谁信啊?
唯一的解释就是:小夏子这个人有情有义,他在尽自己的力量救苏培盛出来!
到了后期,皇上让甄嬛毒果郡王。
和夏刈一起守在殿外的人就是小夏子。
这个时候,因为崔槿汐的关系,皇上信任小夏子已经多于苏培盛。
如果小夏子一心忠于皇上,而不是为了报师恩拦着夏刈,那么,夏刈作为一个“有些功夫在身上”的高手,只需要靠近大殿听一听甄嬛和果郡王那些爱意绵绵的情话,也就省了后面“二次滴血验亲”的事儿了。
“胖橘”驾崩,苏培盛又重新成了主事儿的太监,小夏子再也没出现过。
他的消失,不是因为竞争不过师父,而是因为他比苏培盛更早就看清了后宫争斗的残忍与危险。
他志不在升职,而在于余生平安、衣食无忧、顺心顺意。
在偌大的紫禁城中,普度众生的“佛”是不存在的。
像小夏子一样能够爱恨分明,在能力范围内共情他人、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人,就已经称得上是难能可贵的“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