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曹操唯才是举却杀死了孔融,他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2:20

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操惜才,世人皆知,他对于有真才实学之人的确极为重视,总是想方设法让其为己所用。而孔融乃是孔子之后,身为“建安七子”之首,其人品才学更是誉满天下,那么孔融为何最后还是被曹操害死了呢?孔融才学出众的确不假,但其却是个典型的文人,其刚正不阿、言辞犀利的性格,多次触怒当权者,遇到重视自己名声之人倒还好,可遇到曹操这种人,岂能有个好下场。

孔融是典型的文人,才学出众却不谙世事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便才学出众、品行优良,故其当可谓誉满天下。然而,孔融的文人气却又实在有些太重,其刚正不阿、言辞犀利,善于修身、忠于汉室,对于不正之风和不良习气往往大肆抨击,这些固然为其赢得了极高声望,却也因不谙世事往往将自己置于绝境。

孔融可谓誉满天下

早在曹操之前,孔融便因其过重的文人“骨气”而得罪了何进和董卓,甚至因此差点就命丧黄泉。

孔融VS何进。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带着名片去表示祝贺,就因为何进门人没有及时通报,孔融便将名片夺回,自行离去。这令何进及其属下极为恼怒,当即便想派剑客将其杀死,直到有人以“孔融颇有盛名,不能与其结怨,不如以礼相待,反而彰显胸怀”为名劝谏,何进这才没有追究。

孔融VS董卓。董卓独揽朝政之后,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便当面与其争辩,言辞极为激烈。这令董卓怀恨在心,虽然没有直接将其杀死,却将其举荐为北海相国,要知道当时北海国的黄巾军极为猖獗,董卓之心再也明显不过。孔融到达北海后,虽然因礼贤下士、善待百姓而赢得了“孔北海”的名号,却也因不知兵事而数次遇险,在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困后,如果不是刘备所救,恐怕早已遇害。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孔融虽然有心匡扶社稷,但其空有一身才学,却无实干之能,对于刘表、曹操、袁术等公然自立的行为,他固然看不惯,但除了口诛笔伐之外,又毫无实际作为。

例如,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交战长达半年,就在城破之际,孔融竟然仍旧凭几读书,城破之后才逃往山东,妻儿全被袁谭所掳。

又如,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且多有僭越之举,其郊祀天地之举已经形同谋反,朝廷当时打算将其行为宣示天下,结果孔融却认为应该予以隐瞒,从而维护朝廷脸面。

孔融这种极重的文人气,不仅没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汉室,而且还因意气之争而将自己置于险地,正所谓“空谈误国”,而孔融则是“不仅误国,更加误己”。

孔融还具有腐儒的另一个特性,那就是自视甚高,清高的要命。对于曹操,他不仅是对其所作所为不齿,从而不愿与其为伍,更因出身而从心底看不起对方,不齿与之为伍,这也是他为何多次公然顶撞曹操的原因。

党锢之祸后士子阶层与宦官阶层势不两立

党锢之祸,孔融对曹操出身的不齿。在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和贵族因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从而与宦官发生了严重的党争事件,两次“党锢之祸”,均已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当时的士大夫集团,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被残酷镇压。然而,士大夫虽然最终失败,却赢得了文人士子的广泛同情。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再加上曹操少时便顽劣无比、不学无术,自视甚高的孔融对其自然极为反感,打心底就不怎么看得起对方。

事实上,鉴于孔融的名望和才气,曹操早年也曾想要与其保持好关系,甚至将其笼络过来,但奈何孔融根本看不起曹操,对于对方的好意根本不加理会,甚至大肆讽刺。例如曹操曾在后花园宴请才学出众的文人,孔融也在受邀之列,但是孔融却根本没有去。多次碰壁之后,曹操也就不再自讨没趣,放弃了对孔融的拉拢。

孔融与曹操的对立是全面的,这不仅是由于双方的出身导致的,更是由于两人的政治主张不同所决定的。例如在治国方面,曹操主张乱世用重典,孔融则主张应该以仁爱为主,于是曹操主张恢复肉刑,孔融则坚决反对。

而在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野心逐步彰显之后,奉行忠君爱国思想的孔融对曹操的不满更是积聚到了极点,实力上不允许他将曹操怎么样,便又玩起了口诛笔伐那一套。

建安元年(195年),袁术称帝,曹操一时奈何不了对方,便将与袁术联姻的太尉杨彪下狱,结果孔融便跑来和曹操争辩,曹操说此事乃皇帝的意思,孔融便讥讽道,“如果让成王杀邵公,周公可以说自己不知道吗?……如今却要杀害无辜之人,那么海内旁观侧听之人,谁也不会再肃敬待您了!我孔融还是鲁国一男子,明天便拂袖而去,不再来朝。”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陷邺城、屠杀当地居民,曹丕更是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知道之后便讽刺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才学自然没有孔融出众,不明白这是出于哪个典故,还专门写信求教。结果孔融回了一句“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孔融对曹操的抵触和不满可以说是从才学到人品、从军事到政治,由内而外、全面爆发,不仅对于曹操多次顶撞、讽刺,更要命的是他的这种讽刺讥讽很多都是公示于天下的,而凭借其在天下士子心目中的影响,这种讽刺的威力会有多大?

可以说,曹操对孔融下手,实在是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再加上郗虑投其所好的对孔融进行无线。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二十九日,孔融最终被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

标签: 曹操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蒋济:曹魏的四朝元老,谋略不输于荀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蒋济,三国,风云人物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即董昭、郭嘉、蒋济、刘晔、程昱,这五人被陈寿列入同一篇列传中,称他们为“世之奇才”。这五人的谋略水平和荀攸差不多,其中尤以蒋济侍奉曹魏的时间最长,长达四十余年,共经历了四代君主。蒋济身为四朝元老,不仅谋略十分出众而且敢直言进谏,深受曹家器重,最终官至太尉

  • 清朝的嫔妃为什么都穿马蹄底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清朝的嫔妃为什么都穿马蹄底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在看清朝皇宫戏时,我们知道皇帝不同级别的妃嫔都配有不同的宫女和太监。有的出门可以坐轿子的,有的只能自己走路。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编号座次。不同等级的人穿着不同的衣服,但他们的鞋子是马蹄底的旗鞋。还有就是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一旦这些后宫

  • 秦景公的墓在哪里?被盗274次后遗留下的两件国宝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景公,战国,风云人物

    在凤翔县城城南雍水河北有一座大墓,距今已有2500年了。这座大墓依据墓内物品以及物品上的文字推断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墓也被叫做秦公大墓。秦公大墓是至今中国挖掘的最大古墓,也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合计墓内殉人共有186人。秦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整个朝代共有37位君主,而秦景公

  • 历史上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哪些人?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善长,明朝,风云人物

    公元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建都南京。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朱元璋以寒微之出身,最终能建立大明王朝、登基为帝,除了是因为他个人能力突出外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他有一批开国功臣。虽然后来这些功臣大部分落下悲惨的结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古代王下

  • 韩非子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非子,战国,风云人物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汉书·艺文志》将法家列为“九流”之一。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其中大名鼎鼎的管仲、李悝、商鞅等,无一不是法

  • 关羽在败走麦城的时候 关羽为什么不假扮普通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关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战争发生后,荆州的下属县城被刘备、曹操和孙权平分了。刘备进入蜀地,离开关羽,让他守卫荆州。后来,关羽带领大军攻击曹营地区,孙权趁这个时候出手,袭击了关羽一行人,把荆州拿到了手。我们要提起的一点是,孙权攻占这个地方后,并没有让关

  • 明朝工部尚书曾鉴简介:从政勤慎,清正廉明,体察民瘼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秦始皇铜车马上那把伞是干什么用的?真是高科技的结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秦朝,风云人物

    说到你可知秦始皇铜车马上那把伞,究竟有多逆天吗?真是高科技的结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的朝代,每个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一代帝王的崛起,相信大家对于秦始皇这个人是非常熟悉的,大家对他的评价不一,有的说好,有的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做出的功绩也是没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要封儿子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要封儿子为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登基后,分封自己的孩子为藩王去各地就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依靠这些儿子们能够保卫自己创立下的大明江山,使得明朝朱姓天下能够永远流传下去直到永远。而朱元璋最信任的人还是自己的孩子们,在他看来只有自己的家人才不会背叛自己,这和他的

  • 上官仪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上官仪,字游韶,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