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晴雯,是宝玉身边四大丫头里,最自爱的一个,却偏偏以狐狸精的名义被驱逐出了贾府,最终郁郁而终。
临终前,晴雯最大的不甘,便是——
“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大不服。”
和晴雯的自尊自爱不同,晴雯的嫂子多姑娘,却是一个罕见游戏人间的女子。
一、天生好容貌,却轻浮无比
刚出场时的多姑娘,““年方二十来往年纪,生得有几分人才,见者无不羡爱”,却偏偏嫁给了一个酒肉醉鬼“多浑虫”。
这个多浑虫,是个“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任意吃死酒,家小也不顾”。
或许,多姑娘最初也曾怨恨过命运,但和鲍二家的不同,多姑娘的轻浮,是摈弃了所有礼教束缚。
鲍二家的和贾琏厨房偷情,被发现后羞愧难当,竟悬梁自尽。
而多姑娘呢?
“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在多姑娘的眼中,男人就如同一件物品,好不好用,得让她“考试”一番。
后来,多姑娘看上了贾琏这个大帅哥,终于趁着巧姐生天花,贾琏搬出来住时,勾搭了上去。
“如今贾琏在外熬煎,往日也曾见过这媳妇,失过魂魄,只是内惧娇妻,外惧娈宠,不曾下得手。那多姑娘儿也曾有意于贾琏,只恨没空。今闻贾琏挪在外书房来,他便没事也要走两趟去招惹。惹的贾琏似饥鼠一般,少不得和心腹的小厮们计议,合同遮掩谋求,多以金帛相许。”
明晃晃的勾引,明晃晃的野心,可偏偏是这样,她便将礼教规矩视若粪土,一味游戏人间。
和贾琏的偷情,是书中难得“香艳”的画面。
“.....这媳妇有天生的奇趣,一经男子挨身,便觉遍身筋骨瘫软,使男子如卧绵上,更兼滢态浪言,压倒娼妓,诸男子至此岂有惜命者哉。那贾琏恨不得连身子化在他身上。那媳妇故作浪语,在下说道:‘你家女儿出花儿,供着娘娘,你也该忌两日,倒为我脏了身子快离了我这里罢。’贾琏一面大动,一面喘吁吁答道:‘你就是娘娘!我那里管什么娘娘!’那媳妇越浪,贾琏越丑态毕露。一时事毕,两个又海誓山盟,难分难舍,此后遂成相契。”
对于多姑娘而言,这不是男人的特权,自己开心才最重要,至于那些男尊女卑,至于那些指手画脚,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一段,多姑娘的丈夫还醉昏在炕上,曹雪芹的这般笔墨,着实写得触目惊心。
二、调戏宝玉,性情可爱
对于多姑娘而言,她自然知道自己“恶名昭著”,可这并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且,她也绝对不会如鲍二家的那般傻,傻到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白给那群吃里爬外的亲戚赚“死人钱”。
晴雯被赶出贾府,宝玉偷偷来看望,而多姑娘呢,则在窗外听着墙角。
等晴雯和宝玉交换完肚兜和指甲,多姑娘便掀帘进来,拉着宝玉便调戏起来。
多姑娘便一手拉了宝玉进里间来,笑道:“你不叫我嚷也容易,只是依我一件事。”说着,便坐在炕沿上,却紧紧的将宝玉搂入怀中。
明晃晃的调戏宝玉,在贾府众丫鬟里,这个多姑娘,或许是头一个吧。
虽然书中总是批评宝玉,可实则细品,宝玉相貌出色,才思敏捷,确实是贾府众子孙里头一个出类拔萃的。
被贾母宠在掌心,被王夫人视为命根,可在多姑娘这里,不过是一个可以“考试“的男人。
宝玉如何见过这个,心内早突突的跳起来了,急的满面红涨,又羞又怕,只说:“好姐姐,别闹。”
可最后的最后,多姑娘却收了手,并没有真正和宝玉做些什么。
多姑娘说:“料定你们素日偷鸡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
多姑娘的性情,看似轻浮,实则却也相信男女之间纯真的感情,甚至,她这样的性格,较之“嫉恶如仇”、恨死狐媚子的王夫人,更可爱一些。
三、多姑娘和晴雯,是两种人
晴雯的性格,和多姑娘,实则截然不同。
晴雯是看似慵懒不经意,实则什么事情都好强,也什么事情都力争做得最好。
她的女红,是连贾母都夸赞的对象,而宫里赏赐的一些衣服,贾母是完全看不上眼的。
她熬夜为宝玉补雀金裘,用的技法整个贾府除了她再没有人会;她生得最漂亮,却从来不肯用美色为自己谋取福利;她看似慵懒,实则也在规矩里行事,最见不得的,也是破坏规矩的人。
可就是这样的晴雯,在生命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晴雯是后悔的,后悔自己以为大家横竖有一天在一起,便不着急一时,要尊重礼教规矩。
可最后,她却被认定是狐狸精,赶出了贾府,和宝玉再无缘分。
正是因为后悔,所以晴雯剪下了自己葱管长的指甲,脱下了自己的肚兜,交到了宝玉的手里,还嘱咐他:
“回去她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而多姑娘呢?
从来不在意礼教规矩,花名在外,可能连最下等的厨子和她也有过关系。
但相比较起来,多姑娘活得却比晴雯要恣意多了。
论男色,她见多识广;论金钱,她获利甚多;论生活的满足感,她因为看得通透,反而不会自困其中。
对于多姑娘而言,生命的最后,或许她也不会发出晴雯那般的感慨,甚至回顾自己的一生,可能还觉得自己赚翻了。
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多姑娘活得恣意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