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仁宗在位期间,在经济、文化与民族方面有哪些作为?

明仁宗在位期间,在经济、文化与民族方面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37 更新时间:2024/1/5 4:20:25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朝第四位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母是仁孝徐皇后,在位共十个月,年号洪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高炽生性端重,喜文厌武,以致身体肥胖,屡屡镇守后方,施监国之职。他登基后重用“三杨”等贤臣,减赋税、收开支、赦免罪臣、反冤案,开了“仁宣之治”。1425年朱高炽猝死于钦安殿,谥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主要成就

经济

迁民屯田

朱高炽监国期间大力推行其父皇的“垦荒归己”的奖励垦荒政策,使这项政策前后贯彻七十年之久。同时也继续其父祖的设置屯田的政策。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高炽第二次监国时,安置了山西等地2000多户流民到隆庆州进行屯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再发展。

减免贡赋

朱高炽最关心的是他父亲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他颁布了几道诏令,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他还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特别使他苦恼的是人民的频繁逃亡,这种情况是农民无力付税和应付各种征用引起的——这是朱棣统治晚期的一个严重问题。流浪在永乐晚期使国家丧失大量收入。同年二月,朱高炽专门颁布一份诏令,要逃亡者重返故里,答应免除他们所欠的税,在他们所在地登记后另外还免除两年同样的税和劳役。

此外,朱高炽还派了一个以广西布政使周干为首的专门小组去调查某几个府的纳税负担。它们包括应天(今南京)、苏州、松江、嘉兴和南直隶及浙江的另外四个府。朱高炽生前未看到调查报告,但它成了宣德帝朱瞻基实施的减税计划的基础。朱高炽还非常关心提供直接的救济;他几次因他的大臣们对此反应迟缓而大发雷霆。在一次地方的饥荒中,他批驳了户部官员们的提议,即只借粮给百姓而不是免费分发。另一次,他愤怒地驳回了一些大学士请他先与户部和工部商议的要求,下令立即对一些受灾区分发救济粮和减免税收。

文化

儒家思想

在思想上,朱高炽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朱高炽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朱高炽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朱高炽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张皇后非常贤惠,与朱高炽相敬相爱;谭妃也是一位贤内助,在朱高炽死后自缢殉节,被谥为昭容恭禧顺妃。

科举制度

朱高炽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民族

兀良哈部

朱高炽即位后积极改善与蒙古各部的关系。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棣北伐鞑靼不成,返回途中以兀良哈三卫曾随鞑靼掠边的名义击之。待到朱高炽即位后,于当年十一月,便“遣使赍敕谕兀良哈官民,曰:皇考太宗皇帝宾天,朕己钦承奉天命继承大位,主宰天下。凡四方万国之人,罪无大小悉己赦宥,若兀良哈官民敬顺天道,许令改过自新,仍前朝贡,听往来生理。”朱高炽所言兀良哈之罪指的是兀良哈数次犯边。这道敕谕明显是朱高炽为了缓和双方关系而做出的让步,效果很快显现。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辽东总兵官武进伯朱荣奏,“兀良哈三卫鞑靼欲来卖马”气明廷与兀良哈三卫之间中断数年之久的朝贡贸易,得以在朱高炽时期再次展开。双方交流的展开,对于缓解明廷北边压力无疑颇为积极。明廷设置兀良哈三卫的初衷便是希望其能够牵制鞑靼、瓦剌等蒙古部落。然而兀良哈三卫又时常不受明廷节制,常出现辅助其它蒙古部落扰乱明廷边防的现象。明廷的策略便为“镇”,“抚”结合的策略,如兀良哈三卫辅助鞑靼犯边,明廷出兵袭击兀良哈,此为“镇”。兀良哈三卫进马请罪,明廷必纳之,并给予相应赏赐,此为“抚”。正如朱高炽所言,如果不接受兀良哈的请罪,其必直接归附鞑靼或瓦剌等蒙古强部,“将来必为边患”.因此,朱高炽恢复与兀良哈三卫的关系颇为符合明廷实际利益。

鞑靼部

永乐时期,鞑靼实力颇强,因此朱棣晚年数次北征的目标便为鞑靼,希望削弱其力量。虽然朱棣最后三次北伐均未达到直接打击鞑靼阿鲁台部的目的,但阿鲁台畏惧明廷的强大兵力,所以积极寻求和解,故阿鲁台在朱棣驾崩的同年十二月便遣“使者阿卜都剌等贡马。”此对于即位不久的朱高炽而言是极好的缓解明蒙关系的时机,故其在“赐赉有差”的同时,亦敕谕阿鲁台表示愿“宥其前过,令通使往来如故,并赐王及王母彩币表里。”双方由此继续展开朝贡活动。朱高炽抓住这次阿鲁台主动朝贡的机会,缓解了明蒙间不久前险些兵戎相见的危机,恢复了与鞑靼阿鲁台部的朝贡关系。尽管双方之间恢复了朝贡关系,但朱高炽丝毫未放松对边防的重视。在阿鲁台主动朝贡同时,朱高炽敕大同、宁夏、甘肃、辽东、宣府、山海、永平、开平总兵官及备御官“近阿鲁台遣使来朝进马……令通好如故。然此寇谲诈,或乘国有天丧,边境无备,复来侵扰,盖未可测。宜整搠军马,严加堤备。仍令各隘口及烟墩昼夜用心瞭望,谨慎!谨慎!毋致疏。”

瓦剌部

朱高炽即位后,明廷对于瓦剌部的策略并未发生较大改变。朱高炽即位之时,瓦剌部忙于与鞑靼阿鲁台争斗。因此瓦剌部对明廷的态度是积极朝贡,韬光养晦。朱高炽亦乐于瓦剌顺服,发展与瓦剌的朝贡活动。

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二月,“瓦剌贤义王太平遣使选谷歹等贡马”,明廷“赐瓦剌贤义王太平彩币表里,并赐其使选谷歹等钞币有差。”同年瓦剌贤义王太平所属知院阿老丁朝贡之时,道路为人阻隔,朱高炽还“遣人卫送至京”。洪熙元年春正月,“瓦剌贤义王太平遣使者桑右[古]台等随都指挥毛哈剌来朝贡马,命礼部宴赉之。”同年,安乐王把秃孛罗亦派遣其子亦剌恩赴明贡马,明廷“赐彩币表里有差。”因此,朱高炽即位后,仍旧保持着与瓦剌间的朝贡活动。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尉迟恭在正史上有妻子吗?她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尉迟恭,唐朝,风云人物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唐朝名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尉迟敬德,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说唐系列小说中尉迟敬德的形象,在小说中,尉迟敬德身材颇黑,却武艺高强。后来还娶了黑白两位夫人。不过在说唐系列小说中,尉迟敬德除了黑白夫人外,还有一位妻子。这位妻子是尉迟敬德在参军之前娶

  • 和珅的弟弟和琳是怎么死的?他不死嘉庆还敢不敢杀和坤?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琳,清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和珅,被称为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据记载,和珅当时的家产要比当时清朝的国库还要富有,要知道,当时乾隆皇帝是特别喜欢和珅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和珅,如果和珅的弟弟和琳不死,嘉庆皇帝还敢杀和珅吗?和林是和珅的亲弟弟,后20年,和珅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在和珅崛起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一定要全力扶

  • 道光为了挑选太子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清朝,风云人物

    道光为了挑选太子用了什么办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对于中国封建王朝来说,选太子是头等大事,数千年的历史中,帝位传承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嫡长子继承制,一是贤能继承制。大多数王朝都是采用嫡长子继承的方式,而清朝是为数不多采用贤能继承制的王朝。当然,

  • 明朝将领熊廷弼简介:虽为楚党,却与东林党关系密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齐懿公做了哪些糊涂事?他为什么囚禁他的嫂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懿公,战国,风云人物

    要说齐国可真够乱的,光废公居然就出了三:前废、中废、后废。哎,想起来真是一脸汗啊。这个后废也是个倒霉蛋子,他在位还不到五个月,在给老爹上坟的时候,被叔叔公子商人弑了。然后商人自立为君,就是齐懿公。后废的老妈,也就是昭公的娘子是鲁国人,史称昭姬,她痛惜儿子死于非命,每天哭哭啼啼。齐懿公很不爽,把她关在

  • 张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人物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晋,张华,风云人物

    主要成就文学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实际上其作品多有“侠骨柔肠”,可谓诗如其人。《文心雕龙》称其短章“奕奕清畅,其《鹪鹩》寓意,即韩非之《说难》也。” 《晋诗》收录有《门有车马客行》、《轻薄篇》、《游侠篇》、《博陵王宫侠曲二首》、《游猎篇》、《壮士篇》

  • 皇帝分别给两个儿子送了10个美女,结果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构,宋朝,风云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一种梦想,那就是穿越到古代做君王,当然做君王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古代,君王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也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无数的后宫佳丽与花不尽的财宝,令很多人都非常向往。所以很多朝代都出现过为了争夺皇位兄弟互相残杀的惨痛事件,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历史上也有很多不费吹

  • 袁齐妫身为宋文帝的皇后,为什么会怨恨成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袁齐妫虽然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是担任光禄大夫的袁湛,但由于她是小妾所生,母亲王氏的地位很低,因此她并不被父亲待见,一直长到六岁才被袁湛认可收养。也许是因为出身问题,使得袁齐妫从小敏感,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袁齐妫长大后嫁给了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当时刘义隆还是个郡王,袁齐妫成为了宜都王妃。二人哪一

  • 杨秀清死后,石达开为何屡吃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杨秀清死后,石达开为何屡吃败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秀清是战略家,而石达开是战术家。对具体某一场战争来说,石达开的应对能力,要强于杨秀清。但是对整个战局的把控来说,杨秀清的能力,要远胜石达开。其实从这两个人后来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杨秀清在太平军迷茫的时候,果断采取了放弃攻打长沙,

  • 明朝大臣孙鑨简介:与陆光祖、陈有年并称“浙中三贤太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