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出逃西安,她为什么要绕去河南?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出逃西安,她为什么要绕去河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3/12/12 6:34:36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如丧家之犬狼狈出逃西安,所走大致路线为:京师直隶---河北宣化---山西大同---太原---平阳(临汾)---陕西潼关---西安。也就是说她们是西出居庸关,翻越太行山脉,沿着山西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一路南下,而后沿着渭水河谷西进,抵达西安。

虽然在西安有吃有喝,还有人精心伺候,更有文武官员富商乡绅拍马逢迎,无数的金银珠宝、古玩玉器奉上,但毕竟不是京城。慈禧还是盼望着早日会到金銮殿,那里才更有唯我独尊的感觉。慈禧特令李鸿章等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早日和列强达成和议,她好早日回京。

1901年9月,和议已定,慈禧等人开始程回京。回京时选了一条和来西安时不同的路线:西安---潼关---河南洛阳---郑州---开封---河北邯郸---正定---保定---北京。即先一路向东经过河南,然后折向北经河北返回京师。

按说出了狼狈逃亡,和列强议和、委曲求全丧权辱国这种事,慈禧光绪作为一国之主,应该灰溜溜地沿着原路悄悄回京就好了,为何还要大张旗鼓、大摇大摆地绕一大圈绕到河南呢?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走河南更安全

要说慈禧最在乎的是什么,命!像她这种只手遮天的人,生命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可以不顾体面,逃跑时再狼狈都无所谓。所以,返京道路千万条,生命安全第一条。慈禧有两怕,一怕洋兵,二怕拳匪。

和议大局在1900年年底就已经确定,1901年年初群臣吁请慈禧回京,慈禧还是不放心,为此一拖再拖迟迟不肯返京。因为洋人并未完全撤兵,慈禧最怕的就是洋人。为此三番五次地电询官员,让核实京津一带到底有多少洋兵,洋兵不撤,绝不回京。

另外,慈禧怕拳民。慈禧最初纵容、利用拳民对付洋人,后来向洋人屈服,只能拿拳民开刀,对拳民大开杀戒。拳民恨不得要慈禧老命,这点她心里最清楚。义和拳主要活动在山东、河北一带,山西势头也很盛,而河南相对好得多,而且河南也没有洋兵。开始逃亡的时候,拳民还是支持慈禧的,但回去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再走山西,危险系数就高得多了。

二、追求舒适享受

慈禧逃亡西安的时候,准备不足,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回程的时候,大局基本上已定,当然就不会再吃半点苦头了。我们看看两条路线的地形,就很清楚了。沿老路走山西回去的话,少不了跋山涉水,车马颠簸之苦。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南有黄河天险,内有汾河等众多河流。山西是典型的山地高原,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地形复杂多样,80%以上是山地丘陵。走山西,一路爬坡还得翻山越岭,绝不会太舒服。

而走河南就不一样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郑州以西才有一些山脉,如嵩山、崤山、熊耳山等,东部是大平原。过了郑州基本上一马平川了,河北境内也是一马平川,走这条路的舒适度绝非走山西那条路可比。

另外慈禧拖延回京日期,一方面因为洋兵未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挑个天气凉爽的时候动身。回京途中各地官员都把接待作为第一要务,为了慈禧更舒服,花几万两银子在洛阳、开封修建行宫,极尽奢华。有的地方甚至借钱也要把慈禧给伺候好了,要不然没好果子吃。像刚出西安的第一站潼关(临潼)县令夏良因准备不足而被革职。而河南巡抚松寿因为让慈禧住得舒心,吃得高兴,不但免去革职留任的处分,还加赏尚书衔。

三、处理大事方便

慈禧走河南这条路,还要在开封办一些大事。开封地处中原腹地,距离京师直隶、两江总督驻地江宁(南京)等地直线距离也就600公里左右。开封陆路、水路交通都非常便利,慈禧在此地召集南北各地大员要员商议大事,更加方便快捷。

慈禧要办的大事主要有两件:一是撤销储君,二是巩固自己地位。光绪无子,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被慈禧册定为储君。载漪主张抚拳灭洋,得到慈禧重用,管理总理衙门大权。庚子事变后,慈禧怕洋人追查元凶追到自己头上,就将载漪推出当替罪羊。

废立储君是大事,绝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最起码形式上还是要走一走的。慈禧在开封召集各地官员,商议朝廷大事,废去溥儁储君之位,将载漪父子被流放新疆。

另外,庚子事变慈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慈禧在开封密集接见兵部、吏部大员,就是要在回京之前确保自己统治地位的稳固。对亲信大臣、议和有功的大臣、以及接驾有功的官员进行封赏,如主持议和的奕劻,被赏亲王双俸;李鸿章虽然已经去世,也再赐祭一坛,这也是莫大荣耀了;荣禄获赏双眼花翎加太子太保等等,甚至连随同商办和约的英国人赫德也被赏太子少保衔,在外国人里面可是独一无二的。

四、方便搜刮金银财宝

八国联军入侵,京师陷落可谓国难,而慈禧却仍不知廉耻,逃亡西安的途中就开始搜刮各地官绅富商,回京途中更不例外。慈禧回京的时候,后面跟着3000辆装满金银财宝的大车,一路浩浩荡荡。中原河南地区受动乱影响较小,各地官员争相孝敬,慈禧更是收获颇丰。如果走山西老路的话,因为出逃时经过山西已经刮过一次,再走也没多大油水可捞了。

总之一句话,之所以取道河南回京,慈禧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固自己的地位,顺便捞上一笔。至于慈禧迷信不走回头路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标签: 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锦衣卫沈炼简介:曾以“十罪疏”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钟会灭蜀之后为什么选择叛变 钟会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钟会,司马昭,风云人物

    你真的知道钟会和司马昭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钟会当初深得司马昭信任,灭蜀之后钟会为什么要选择冒险叛变?钟会出身士族名门颍川钟氏,他的父亲是曹魏重臣钟繇。钟会自幼聪慧过人,长大后“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炼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别看当时钟会年纪不大,却与王弼齐名。二十几岁时,钟会就成为

  • 杨素深受帝王宠信,为何会盼自己早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素,隋朝,风云人物

    杨素,隋朝权臣、诗人,曾帮助隋文帝攻灭陈朝,后又帮助杨广成为太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登基为帝后,杨素被封为上柱国,后杨素在隋文帝灭陈时立下大功。当隋文帝的皇后去世时,她的墓葬规模制度很多都是杨素办理的。隋文帝杨坚于是更加恩宠杨素。后来杨素帮助杨广登基继位

  • 蓝玉曾在捕鱼儿海大破蒙古铁骑,大封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蓝玉,明朝,风云人物

    1368年7月,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率领大军攻占元大都,元惠宗(也叫元顺帝)向北逃往蒙古故地上都,建立了21年政权,史称“北元”。北元的存在,对大明王朝时刻都是重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明太祖委任蓝玉为大将,征讨北元,此时北元皇帝已换成脱古思帖木儿。明太祖认为“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所以要求蓝玉抓住战

  • 后世如何评价朱厚熜?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朱厚熜,即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四十五年,年号嘉靖。他是明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次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

  • 张亮唐朝最怕打仗的大臣, 为什么会进入凌烟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亮,唐朝,风云人物

    大家知道,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在凌烟阁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对于能被皇帝画上像的大臣名将们来说,那该是天大的荣誉啊,这是皇帝对下属的一种工作肯定,可是,看了这24名功臣名将却发现有这么一个人,多次在战场上都怕得要命,却登上了排名榜,让人大跌眼镜,难道唐太宗是瞎眼了吗?这人就是张亮。张亮出身贫贱,

  • 孝恭孙皇后与朱瞻基的感情好吗?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孝恭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她的名字在史料中并未记载,孙若微就是古装剧《大明风华》中以孙氏为原型演绎的传奇人物。抛开电视剧不讲,历史上的孙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定情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并非是朱瞻基的原配。在明宣宗朱瞻基做皇太孙的

  • 北宋大臣熊本简介:其属于新党一派,支持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熊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熊本(1026年一1091年), 字伯通,番阳(今鄱阳县)人。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建德县知

  • 明朝水利专家陈瑄简介: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运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刘炟是明君吗?东汉第三位皇帝,相当出色!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炟,汉朝,风云人物

    作为东汉当时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其实并不久,但是这一生也存在着很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慢慢的探寻,那么大家对于汉章帝又有怎样的了解呢?那么其实在汉朝的历史上西汉的很多皇帝都非常的著名,那么像是东汉的这一些皇帝来说风头似乎就被那些人压制下去,而汉章帝刘炟,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的优秀的地方。至少他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