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文程对清朝有哪些贡献

范文程对清朝有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03 更新时间:2024/1/22 19:24:07

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怕权臣当道威胁皇权,不惜废除了宰相。还是清王朝的皇帝更聪明,他们把哪怕是最有权的大臣都变成了奴才。奴才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里,就像被皇帝牵着的一只风筝,让你浮你便飞升九重天,让你沉你就得入十八层地狱。权相也好,能臣也罢,除了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活儿,剩下的只能看他与皇帝的缘分了。

明有刘伯温,清有范文程,但范文程对于清王朝的贡献,比刘伯温对明朝的贡献要大得多。一般百姓无人不知能掐会算的刘伯温,而对范文程却所知甚少,除刘氏身上那层神秘的外衣外,也与人们对满清政权的敌视有关。无论如何,范文程在一个视自己为异类的政权里,既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才干,又能全身而退,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辙,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人。

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率八旗军占领抚顺,范文程归顺后金。但是,努尔哈赤比较藐视汉人,范文程在他手下熬了8年才得到一个章京的小官。

皇太极即位后,开始重用汉人。他当然不会放过才高八斗的范文程。他一即位就立刻把范文程提拔到自己的跟前。

凡是军政大计都先和范文程商量后才做决定,范文程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大尊敬,每逢王公贝勒向皇太极报告军政大事时,皇太极第一句话就是“范章京知道吗”,他不直接称范文程,而尊称为范章京。臣子的议论奏折有了不当之处时,皇太极也总是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议呢?”奏事大臣回答说:“范章京已经同意了。”皇太极就不再询问,同意执行,甚至范文程生病,有一些事情还要等到他好了之后裁断。

按清朝的规定,章京有时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开始时皇太极还要看一下范文程起草的诏书,后来干脆都不看了,直接就批准执行。

他还对范文程说:“我相信你不会有错的。”范文程也很争气,为皇太极出了很多良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施反间计除掉了明朝边关大将袁崇焕。

皇太极去世后,摄政王多尔衮之亲弟豫郡王多铎色胆包天,看到范文程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竟然要抢夺范文程之妻。多尔衮知道后,罚多铎俸银1000两,夺其15个牛录。范文程感恩图报,立即上书摄政王,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此书讲清了四个问题:其一,明国必亡;其二,与“流寇”争天下;其三,良机难得,稍纵即逝;其四,变方针,创“大业”,禁杀掠,收人心。

范文程的建议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进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范文程奏摄政王之后的第五天,摄政王多尔衮带领豫郡王多铎、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统领满蒙汉官兵10余万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顺利攻占北京。

百务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范文程昼夜操劳,佐理国政。尽管当时头绪纷繁使他非常劳累。但与此同时,他始终紧紧抓住根本问题,为革除明朝弊政,与民谋利,争取人心,开国定制而艰苦奋斗。他首先致力于稳定都城局势,紧接着,他又奏请为明崇祯帝发丧。

崇祯帝朱由检于三月十九自缢于煤山,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发现他的尸体,用2贯钱,买柳木棺置放,四月初四日安葬于昌平,多尔衮同意,并于五月初四日下谕: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乃敢弑主暴尸,“诚天人共愤,法不容诛者”,今令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著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此举深受故明官绅拥戴。

范文程还废除了明末横征暴敛的加派田赋之弊制。明末的辽饷、剿饷、练饷,平均每亩田增赋银2分多,全国共增田赋银1600余万两,比旧额增加了一半以上,地方官吏又借机勒索,闹得全国民怨沸腾,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在连年战争中,农民军将明末的官府饷册通通烧毁,只剩下万历年间的旧册。范文程入京之后,即招集各部胥吏,征求册籍。以万历旧册为依据,照此征收田赋。多尔衮听从范文程之言,于七月十七谕告全国官吏军民,宣布废除三饷。

十月初十,顺治帝颁行的即位诏,又再次宣布:“地亩钱粮,俱照前朝会计录(即万历年间的会计录)原额,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召买等项,悉行蠲免。”清朝田赋基本上没有加派,实奠基于此,这一利民利国的制度的确立和坚持与范文程是分不开的。范文程很注意争取汉族缙绅的归顺与合作,大力起用废官闲员,征访隐逸之士,让他们为官,治政教民。

顺治二年清年攻占南京后,范文程上疏:请于顺治三年、四年再次举行乡试、会试。顺治皇帝同意了。于是“江以南士子毕集,得人称极盛云”。范文程辛勤操劳,对清初的开国定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初二,这位为大清建国定制立下卓越功勋的大学士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康熙帝知悉范文程病故,亲撰祭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赐其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谥“文肃”。其子承谟、承勋等分任总督、尚书等要职。

标签: 范文程

更多文章

  •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生平 蒲松龄结局 蒲松龄子女 蒲松龄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蒲家庄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十六日。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远祖蒲鲁浑和蒲居仁,做过元代般阳路总管。高祖蒲世广是个廪生,曾祖蒲继芳是个庠生,祖父蒲生讷连秀才也未考取。祖父辈蒲生信,做过玉田知县,即《聊斋志异&mi

  • 何泽慧家族 对何泽慧先生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何泽慧

    何泽慧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等职,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荣誉,对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何泽慧家族1913年山西灵石声名显赫的何家在苏州的“灵石何寓”落成。第二年,何泽慧出生在这座古典的苏州园林式的大宅院。她排行老

  • “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简介 何泽慧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何泽慧

    何泽慧出生江苏苏州,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的丈夫强三强也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夫妇二人都为国家科研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简介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女,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

  • 吴有训的学术成就 吴有训诺贝尔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有训

    吴有训出生江西高安,身高一米九,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他一生著述颇丰,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先河。吴有训的学术成就验证康普顿效应吴有训对近代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主要是全面地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最初发表的论文只涉及一种散射物质(石墨),尽管已经获得明确的数据,但

  • 吴有训子女 如何评价吴有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有训

    吴有训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是在国际物理学界做出一流贡献的中国人,他执教多年,带出了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吴有训子女再生解放前后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读书。1950年冬高中二年级时,响应抗美援朝号召报名参军,分到海军学校学习海道测

  • 吴有训的学生有谁 吴有训是钱学森的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有训

    吴有训《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等作品,他主要研究贡献在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吴有训的学生有谁学生:冯端院士、胡宏纹院士,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竹溪、葛庭燧、彭桓武、余瑞璜、朱光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戴振铎、任之恭、黄昆、王大珩、龚祖

  • 饶毓泰的学生 饶毓泰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饶毓泰

    饶毓泰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是早期研究斯塔克效应的光谱学家,毕生从事中国物理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等。饶毓泰的学生饶毓泰执教40余年,培养了吴大猷、马仕俊、马大猷、郭永怀等一批知名物理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和昆明西南联合

  • 饶毓泰简介 饶毓泰子女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饶毓泰

    饶毓泰出生江西临川钟岭,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曾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执教北京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郭永怀、吴大猷等人。饶毓泰简介饶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名俭如,字树人,江西临川钟岭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研究了气

  • 卢鹤绂的学生有哪几位 卢鹤绂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卢鹤绂

    卢鹤绂毕生致力于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中国物理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他的学生,可以说名师出高徒!卢鹤绂的学生有哪几位在数十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卢鹤绂为中国的物理事业和培养中国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了自己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

  • 卢鹤绂与卢鹤绅的关系 卢鹤绂之子卢永亮 卢鹤绂的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卢鹤绂

    卢鹤绂毕业于燕京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时间积分法等。卢鹤绂与卢鹤绅卢鹤绅的大哥就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的卢鹤绂院士。卢鹤绂之子卢永亮卢鹤绂之子卢永亮曾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说:“父亲把物理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