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晚期爱国英雄邓世昌生平 邓世昌结局 邓世昌子女

清朝晚期爱国英雄邓世昌生平 邓世昌结局 邓世昌子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4/3/2 16:01:39

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它看到欧美殖民主义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妥协退让,清军在朝鲜牙山惨败。9月初,平壤吃紧,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鸿章不得不增兵朝鲜。在甲午战争爆发时期,就出现一位令人敬仰的抗日爱国民族英雄,他就是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可不幸的是,致远号在前进中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也曾被爱犬“太阳”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大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让我们共同深情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做出的历史贡献!。

标签: 邓世昌

更多文章

  • 魏收人品怎么样 魏收晚节不保 魏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收

    魏收工诗善赋,才华横溢,但其诗浮艳淫靡,就连他的代表作《魏书》都被时人称作“秽史”。572年,魏收逝世,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魏收人品 魏收晚节不保因魏收的才名震动世俗,都官尚书毕义云善于处理繁琐的事务,元海便虚心依赖他们。魏收畏祸保身

  • 唐朝史学家李百药简介 李百药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百药

    李百药别名李重规,是唐朝著名史学家、诗人,代表作有《二十四史》之一《北齐书》、《少年行》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为北齐历史的研究提供文献。李百药简介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

  • 唐朝政治家李泌简介 李泌妻子卢氏 李泌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泌

    李泌别名李邺侯,是北周名臣李弼的后人,本人则是唐朝著名政治家、谋臣、道学家,历仕四朝,深得唐玄宗赏识,为唐朝政治做出了贡献。李泌简介李泌(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道家学者,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李泌自幼聪颖,

  • 李泌的作品 李泌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泌

    李泌工诗善文,博涉经史,著有《养和篇》《明心论》等作品,担任过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翰林学士等职,封爵邺县侯,世称“李邺侯”。李泌的作品《新唐书·艺文志》等著录有《李泌集》20卷,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4首[,又断句6句,《全唐诗续拾》补断句3句,补题1

  • 中国抗日第一名将薛岳生平 薛岳战绩 薛岳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薛岳

    我们来介绍一位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名将,他曾经在战场上令日军闻风丧胆。薛岳,1896年12月27日生于广东乐昌县。时为中日甲午战后,他的父亲因仰慕岳飞,为他取名薛仰岳,后来自己改名为薛岳。1907 年,薛岳进入保定陆军校学习军事,1910年毕业。薛岳为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亲自指挥万家岭大战几乎歼

  • 詹天佑故居在哪 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詹天佑

    詹天佑詹天佑出生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关,是我国近代铁路专家、铁路工程师,打造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京张铁路运营105年,中国人不会忘记他的名字,不会忘记他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故居詹天佑故居共有两处,一为广州詹天佑出生地;二为詹天佑定居地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广州府南海县西关十二甫西街

  • 林纾的学术主张 如何评价林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林纾

    林纾林纾原名群玉、秉辉,有狂生之称,他能诗、能文、能画,推重桐城派古文,以翻译外国名家小说而闻名。林纾曾创办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于公元1924年逝世。林纾的学术主张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

  • 林纾生平简介 林纾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纾

    林纾林纾号畏庐、署冷红生,出生福建福州,是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他翻译《茶花女》与《迦因小传》,著有《畏庐诗存》、《京华碧血录》、《巾帼阳秋》、《冤海灵光》等作品,文集、诗集、小说笔记等均有涉猎。林纾生平简介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

  • 洪钧老婆是谁? “状元外交官”洪钧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洪钧

    洪钧书法洪钧29岁状元及第,出任翰林院修撰、湖北学政、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等职,曾主持陕西、山东乡试。洪钧曾经因购买的一张俄制中俄边界地图而被联名弹劾,虽然最终抑郁成疾,55岁就逝世了。洪钧老婆洪钧年近50岁时归乡为母守丧,却看上了14岁的传奇女子彩云。翌年正月十四,洪钧把彩云娶了过去。他给彩云起了

  • 洪钧简介 洪钧故居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钧

    洪钧洪钧是我国清朝末年著名外交家,曾经是清朝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他因此身份得西方的资料证补《元史》,撰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古人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痕迹有史可考,而洪钧留下的故居在哪里呢?洪钧简介洪钧(1839-1893) 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祖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