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桓玄主要功绩 桓玄的故事

桓玄主要功绩 桓玄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89 更新时间:2023/12/11 13:22:30

桓玄桓温之子、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时期的权臣、将领,袭爵南郡公,曾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政权。404年,桓玄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年仅36岁,谥号武悼皇帝。那么,桓玄都做了哪些功绩?

桓玄主要功绩

失政丧国

桓玄上台后,面临东晋末年的种种乱象,也很想振作,大力整顿,但桓玄的政权代表门阀士族,不可能触动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最后没能实行。他即位以后,好行小惠以笼络人心,例如他亲自审讯囚犯时,不管罪刑轻重,多予释放;拦御驾喊冤者,通常也可以得到救济;然而他为政繁琐苛刻,又喜欢炫耀自己,官员有将诏书中“春蒐”字误缮为“春菟”,经办人员即全被降级或免职。而桓玄又好游玩打猎、兴筑宫殿,因此人心思变。桓玄在位仅数月时间,桓楚王朝便宣告覆灭了。

改简为纸

桓玄在位时,曾颁布改简为纸的命令。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来,纸张虽然不断推广使用,但国家政令仍采用简牍。桓玄下诏:“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从此以后,纸张才完全代替简牍,成为朝廷公文的书写载体。

宗教政策

东晋末年,佛教的势力已相当强大。桓玄信奉道教,因此最初对佛教有所裁抑。桓玄打倒司马道子、元显父子、入主建康以后,就命令沙门向王者致敬,并为此与信佛的王谧反复论辩。做了楚王以后,更是下令限制佛教,指责佛教积弊,使“天府以之倾匮,名器为之秽黩。避役钟于百里,逋逃盈于寺庙”。但他登基为帝后,对佛教的态度发生变化,同意恢复沙门不敬王者的规矩,这是他为了争取佛教势力支持所致。

桓玄的故事

忿而杀鹅

桓玄小时,与一众堂兄弟斗鹅,但桓玄的鹅总是不及堂兄弟强,十分不忿。于是有一晚到鹅栏杀死了堂兄弟们的鹅。天亮后家人都惊骇不已,以为发生了怪事,向桓冲报告。桓冲心知是桓玄作的,一问,果然如此。

地不能载

桓玄称帝后入宫,坐上床上,突然床破烂了,众人见此皆失色,殷仲文奉承说:“陛下您圣德深厚,大地也不能承受了。”这话令桓玄十分高兴。

不设寒具

桓玄喜欢收藏书画,也特别珍惜书画。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他就出示自己收藏的书画给他们炫耀。有客人吃了桓玄招待他们的寒具后,没洗手就触摸这些书画,使书画沾了油汁。桓玄很不高兴,此后会客再也不设寒具。后人遂以“桓玄寒具油”的典故代指观赏书画。

好为己功

桓玄因刘裕讨伐而西走江陵时,就于道上作《起居注》,内容都是他抵抗刘裕义军的事,自称自己指挥各军,算无遗策,只因诸将违反其节度才兵败,是非战之罪。由于桓玄专心写《起居注》,所以都没闲暇时间和群下商议对策。写成后桓玄就将《起居注》宣示远近。

标签: 桓玄

更多文章

  • 王述简介 王述子女 王述王坦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述

    王述王述别名王怀祖、王蓝田,出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幼年丧父,侍奉母亲尽心尽力,是闻名乡里的孝子。王述虽然家境贫寒,却勤俭自持,不追逐名利、急功近利,此后成长为东晋官员、名将。王述简介王述(303年-368年),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晋官员,东海太守王承之子。王述年少丧父,承袭

  • 北魏名将王慧龙简介 王慧龙的子女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慧龙

    王慧龙北魏名将王慧龙出生太原晋阳,14岁时家族惨遭灭亡之祸,逃过一劫后投靠后秦,又归顺北魏,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军事才能。王慧龙著有《国典》等作品,于公元440年逝世,谥号为“穆侯”,追赠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北魏名将王慧龙简介王慧龙(390年-440年),太原晋阳人,南北朝时期北

  • 一代财阀孔祥熙简介 子女皆奢侈风流(后继无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祥熙

    孔祥熙一手把自己的家族壮大,以至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且与宋子文、蒋介石都有姻亲关系。可以说是财权皆握于手中,纵观孔祥熙简介,这样的一代富商,史上也是罕见的,不过孔祥熙后代却没他那般努力了,最终家族盛况也不复当年……民国大富豪孔祥熙简介孔祥熙家族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他既是

  • 颜师古的家族成员 怎么评价颜师古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颜师古

    颜师古对两汉经学史有着深入研究,是研究《汉书》的专家,代表作有《匡谬正俗》、《汉书注》、《急就章注》等,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德才兼备。颜师古的家族成员颜师古家族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颜回。祖父颜之推为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颜师古的父亲颜思鲁,以儒学显名,撰有《汉书决疑》。武德初年他为秦王府记

  • 傅山简介 傅山书法 傅山最有名的书法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傅山

    傅山自称老庄之徒,人称其朱衣道人、徐渭传人等,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在书法、绘画、中医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傅山简介傅山(1607.8.11-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

  • 傅山在医学上的成就 傅山的医学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傅山

    傅山崇尚道家思想,对道家传统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仅在书法、绘画、哲学、诗歌、考据等方面都有研究,在医学上的造诣也不浅,在当时有着“医圣”之称,也有多部医学作品传世。傅山在医学上的成就傅山在中医药史上的“大师”级地位。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辞海&mi

  • 颜杲卿简介 颜杲卿和颜真卿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颜杲卿

    颜杲卿是唐朝中期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堂兄,担任过卫尉卿、御史中丞、恒州刺史等职,在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其忠义精神为后世赞颂。颜杲卿简介颜杲卿(692年756年),字昕,生于京兆万年,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中期名臣,颜之推的六世孙,与颜真卿同为颜勤礼的曾孙、颜师古的堂曾孙。父颜元孙曾任

  • 清朝顺治帝贵妃董鄂妃生平 董鄂妃的历史简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董鄂妃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顺治帝妃嫔,世称董鄂妃。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姊,贞妃族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

  • 王僧达作品 怎么评价王僧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僧达

    王僧达曾任宣城太守、护军将军、吴郡太守、中书令等职,被封为宁陵县五等侯。王僧达出身名门之后,自视甚高,对功名很是看重,加上他轻视皇太后路氏家族,最后被刘骏以各种借口赐死,时年36岁。王僧达作品王僧达诗今存五首。有文五篇,其中《祭颜光禄文》为《文选》所收录。《隋书·经籍志》录有《王僧达集

  • 王僧达简介 王僧达子孙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僧达

    王僧达出身琅琊王氏,是王导玄孙,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官员。王僧达著有《王僧达集》10卷,他的诗今存五首,他的诗文注重用典的骈俪文风,又反映出山水诗的兴盛,总体风格较为古朴。那么王僧达的子女后代都有谁呢?王僧达简介王僧达(423年458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大臣,官至中书令,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