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元勋何曾简介 何曾的儿子

西晋元勋何曾简介 何曾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4 更新时间:2024/1/16 14:18:59

何曾别名何瑞谏、何谏,是西晋开国元勋,他出身官宦之家,年少成名,后来投靠司马氏得到重用。他积极为司马炎筹划建立西晋,故而在西晋成立后能够位列三公,身居高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西晋元勋何曾简介

何曾(199年278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曹魏太仆何夔之子,西晋开国元勋。

何曾少年袭封父爵阳武亭侯,魏明帝时为平原侯,何曾为学。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颇为时人称颂,之后投靠司马氏集团,受到重用,历任司隶校尉、尚书、征北将军、司徒等职,封爵朗陵侯。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即位,拜何曾为晋丞相,加侍中,何曾则积极为司马炎策划代魏建晋的行动,因此,晋朝建立后,何曾拜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进封为朗陵公。朝会之时,何曾享受坐车佩剑的特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深受荣宠。不久便因年老履求逊位,但是不被允许。

咸宁四年(278年),何曾去世,年八十。博士秦秀议其谥号为“缪丑”,司马炎未采纳,赐谥“孝”。后改谥“元”。

何曾的儿子

何劭,嗣子,官至司徒、太宰,《晋纪》作何邵。

何遵,何曾庶子,何劭庶兄,官至太仆。

标签: 何曾

更多文章

  • 荀顗的后人 怎么评价荀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顗

    荀顗官至太尉、侍中、太子太傅等职,封爵临淮公,是西晋时期的重臣,他博学多闻,曾与与羊祜、任恺等修订晋礼。然而,荀顗曾和贾充、荀勖等人勾结在一起而被世人诟病。那么,历史上都如何评价荀顗呢?荀顗的后人从孙:荀徽从玄孙:荀序怎么评价荀顗司马懿:荀令君之子也。司马炎:侍中、太尉顗,温恭忠允,至行纯备,博古洽

  • 荀顗简介 荀顗孝顺父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荀顗

    荀顗荀顗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荀彧的儿子,也是西晋的开国重臣。他的荀彧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曹氏政权的支持者,而荀顗却是倒曹的急先锋,帮助司马氏灭掉曹氏,又推举司马衷为太子、让贾南风坐上太子妃,间接断送了西晋。荀顗简介荀顗(?274年),字景倩,颍川颍阴人,曹魏太尉荀彧第六子。西晋重臣、开

  • 郑冲有后人吗 历史上对郑冲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冲

    郑冲是西晋开国功勋之一,历任尚书郎、陈留太守、光禄勋、司徒、太保、太傅等职,被封为寿光公。郑冲在朝为官深得帝王器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不差,除了参与编撰的《论语集解》,还著有《甲乙问议》等作品。郑冲有后人吗郑冲没有儿子,以堂侄郑徽为后嗣。郑冲去世,郑徽继承寿光公之爵,后官至平原内史。郑徽死后,其子郑

  • 郑冲生平简介 郑冲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冲

    郑冲郑冲出生河南开封一个贫寒之家,为人清恬寡欲,对儒学百家深有研究,为人才华横溢却相当低调。郑冲是曹魏至西晋时期的官员、儒学家,曾与贾充等制定律令,与何晏等人著有《论语集解》流传于世。郑冲生平简介郑冲(?-274年),字文和,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曹魏末年至西晋初年大臣、儒学家。出身寒微,博

  • 西晋义阳王司马望的子女 怎么评价司马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望

    司马望司马望历任平阳太守、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卫将军、大司马等职,被封为义阳王;为征西将军八年多次抵御姜维,西晋时又多次抵御吴国的进攻,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公元271年,司马望逝世,谥号为成。那么,世人都如何评价司马望呢?司马望的子女儿子:司马弈,官至黄门侍郎,早卒。河间平王司马洪,过继司马遗为子,嗣

  • 司马望简介 司马望和司马炎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望

    司马望司马望出生河南温县,是司马孚的儿子、司马懿的侄儿,后来被过继给伯父司马朗。司马望不仅出身西晋宗室,还是西晋的开国功勋之一,为西晋的建立贡献了力量。那么,司马望和建立西晋的司马炎是什么关系呢?司马望简介司马望(205年-271年6月17日),字子初。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曹魏时将领,西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李典生平 李典结局 李典子女 李典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典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通篇《演义》,他的出场不可谓不多,但很少有独当一面的时候,鲜有突出战绩,书中关于他的出彩描写也不多,大都时候是“忽两路军从山后杀出,一路李典,一路某某”之类的话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助手加副将的类型,给读者容易留下一种“此人平庸&rdquo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仁生平 曹仁结局 曹仁子女 曹仁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在将北方的袁氏残余势力消灭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在消除后方隐患之后,曹操开始打起了南方的主意。于是便于次年在邺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军,南下意图已经很明显。经过半年的准备时间,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表子刘琮投降,曹操占据荆州。刘备从荆州撤退,驻军夏口。并派刚出山的诸葛亮去柴桑游说

  • 元朝名将张弘范生平 张弘范结局 张弘范子女 张弘范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弘范

    中国人向来看重名节,忠义更是衡量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准,但传统和观念并非一朝形成,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精英分子周游天下,择主而适,没人指责他们的道德。伍子胥是楚国人,为报一己私仇,不惜破灭祖国,可在世人眼中,他和哭秦庭的申包胥都是英雄。然而,随着时代演进,历史却逐渐背负起沉重的道德宿命,个人的选择变得

  • 北宋四大家之黄庭坚生平 黄庭坚结局 黄庭坚子女 黄庭坚词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黄庭坚

    在北宋诗坛上,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黄庭坚的诗奇崛瘦硬,他主张作诗“无一字无出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成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颇受世人尊敬。即便不懂宋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