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兵部尚书齐泰生平简介 齐泰后人

明朝兵部尚书齐泰生平简介 齐泰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93 更新时间:2024/1/19 5:43:52

齐泰

齐泰本名齐德,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初年官员,奉朱元璋之命与黄子澄一同辅佐建文帝,也是建议削藩的人物之一,当然最终下场可想而知。齐泰最终被俘,不屈而死,且牵连九族,只有年仅6岁的儿子免于一死。

齐泰生平简介

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明初著名官员。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临终,齐泰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

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之后他请削燕王朱棣属籍,声罪致讨,力主伐燕。建文军屡败,齐泰等被罢官,又被建文帝召还,不久又遭贬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师(今南京)失守,齐泰奔走外郡以图兴复。被燕军执于京师,不屈而死,祸及九族。

齐泰后人

他的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上吊死了,两个女儿投秦淮河而死。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相传齐泰被杀后,锦衣卫奉旨抄家灭族,刽子手误以齐泰的幼子为乳母之子,开恩未杀。乳母将齐子携至青圩村(今渔歌乡)藏匿,改齐姓为徐姓(齐、徐音近)。以后子孙繁衍,建造宗祠。坐落在青圩村东的祠堂,乃齐泰孙徐文石所建。齐泰子孙为避先世犯罪之嫌,当时不敢建造高堂大厦,所以青圩村至今还保存的几十间明代建筑住房,外观低矮,但木料相当粗壮。

标签: 齐泰

更多文章

  • 袁彬是谁 袁彬后代 明朝袁彬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彬

    袁彬袁彬是明英宗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在很多人看来锦衣卫都不是什么好人,但袁彬可以说是明朝锦衣卫历任掌门人中评价最好的一个,他舍命相救明英宗朱祁镇,与他患难与共,感情很好,深得其器重。袁彬是谁袁彬(1401年1488年),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今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朝官员,官至前军都督

  • 黄子澄简介 黄子澄后代 黄子澄还有后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子澄

    黄子澄黄子澄别名黄湜,是明朝初年官员,担任过大明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等职,因为建议建文帝削藩而引发了靖难之役,最终被朱棣处死,家人不得幸免,被诛九族,幸存的妇女则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虐,四个儿子逃过一劫。黄子澄简介黄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

  • 铁铉是怎么死的 关于铁铉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铁铉

    铁公祠铁铉是明朝初年名臣,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靖难之役时他镇守山东济南,击退了燕王朱棣,明成祖登基后他被俘虏施以磔刑而死,时年37岁。后来,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乾隆赐谥号“忠定”,民间则有多处“铁公”祠庙以纪念他。铁铉是怎么死的1402年(建文四年

  • 铁铉简介 铁铉的弟弟 铁铉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铁铉

    铁铉铁铉是色目人的后裔,出生河南邓州,是明朝官员,曾任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在济南智退朱棣、保泉城百姓,济南人民将他视为乡土神或城隍爷,至今以各种形式纪念着他。那么,铁铉死后,他的后人怎么样了?铁铉简介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

  • 刘秉忠的作品 如何评价刘秉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秉忠

    刘秉忠是元朝首都元大都的设计者,为北京市奠定了城市雏形,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在政治上功绩显著。1274年,刘秉忠病逝,追赠太傅、赵国公等,谥号“文正”。刘秉忠的作品刘秉忠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

  • 郝经简介 郝经书法 郝经续后汉书 郝经鸿雁传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郝经

    郝经是元代名儒、政治家,著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陵川集》等作品,颇有文名。郝经一生主张天下统一,因出使宋朝被贾似道囚禁十几年,其中流传着鸿雁传书的故事。郝经简介郝经(12231275年),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幼遭金末兵乱。金亡后

  • 郝经的理学思想 历史上如何评价郝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郝经

    郝经在文学、理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是一个颇有政治作为、文学成就的名儒。他推崇理学,希望用儒学影响蒙古人的汉化过程,走向天下统一!郝经的理学思想郝经反对“华夷之辨”,而推崇“四海一家”的思想,主张天下一统,结束自唐朝末年以来的分裂状态,但又

  • 许衡简介 许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许衡

    许衡别名鲁斋先生、许文正,是金末元初的理学家、教育家,为元代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尽管成就颇高,但其降蒙元而后世对其褒贬不一。许衡简介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自幼勤读

  • 刘鹗的笔名是什么 刘鹗甲骨文研究成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鹗

    刘鹗刘鹗原名刘孟鹏,是清朝末年小说家,号老残,笔名鸿都百炼生,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他的代表作《老残游记》为世人熟知。其实,除了小说以外,他对甲骨文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他和甲骨文都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刘鹗的笔名是什么刘鹗的笔名则是鸿都百炼生,他的作品基本都是用这个笔名写的,那么这个笔名其中

  • 杨守陈轶事 杨守陈无官架子 对杨守陈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守陈

    杨守陈杨守陈是明朝官员,是编修《宪宗实录》的副总裁,编《文华大训》,著有《不寐》、《春寒》、《五经考证》等作品。在他的建议下,明孝宗恢复午朝,召大臣面议政事,励精图治。杨守陈轶事 杨守陈无官架子杨守陈任职为洗马时请假回家探亲,走到一个驿站,驿丞不知道他是什么官,接待时与他对面坐下来。驿丞突然问杨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