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 司马懿和曹丕可能从小认识吗?

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 司马懿和曹丕可能从小认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2/28 17:07:08

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和曹丕可能从小认识吗?

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好吗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重臣也是逆臣,他担当大任,先后辅佐数任皇帝;但也是逆臣,因为最后他还是起兵谋反。所以,司马懿与皇帝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直都为我们所好奇。司马懿与其他皇帝的关系怎样不知道,但是他与曹丕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在曹丕在位期间,他对司马懿很是信任。

司马懿一开始是被曹操威胁,才开始担任官职。但是后来在相处中,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虽然很有才华和本领,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极具雄心壮志的人,曹操曾经跟曹丕说过司马懿,提醒他要小心司马懿,司马懿绝对不是一个甘于当臣子的人,将来一定会干预他的家事。但是,那时的曹丕根本没有听进去曹操的建议,他对于司马懿很信任,并且很是维护司马懿。所以,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司马懿和曹丕那时的关系是很好的。至少在那时,司马懿对于曹丕而言也还是保持着忠心。但是后面的历史演变也确实证实了曹操的看人眼光是没有错的,后来的司马懿果然造反了。但是曹丕没有看出司马懿的本质,也无法预料到历史的发展。

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从后来曹丕称帝后的一系列举动都可以看的出来,曹丕刚刚称帝,司马懿就被任命为了尚书。曹丕后来几次伐吴,司马懿都跟随在身边,并且担任重要职位,负责镇守城池。司马懿更是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为曹丕所重用。在曹丕临终前,更是将太子托付给了以司马懿为首的几位大臣,让太子不得怀疑他们,委以重任。这些事件都足以表明司马懿和曹丕关系的亲密,以及曹丕对弈司马懿的重用和信赖。

司马懿和曹丕可能从小认识吗?

东汉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孙权攻杀黄祖,曹操成为大汉丞相,刘表病死,曹冲英年早逝,文姬归汉,长坂坡之战,以及最有名的赤壁之战。一系列起伏跌宕的大事件直到千载后仍撩动着人们的心弦。就在这一年,河内郡温县的司马家双喜临门。一喜司马懿被丞相曹操辟召为文学掾;二喜家中第一个男孩儿司马师降生。

41年后,大魏嘉平元年。辅佐皇帝的宗亲大将军曹爽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洛阳城空虚无主。假装病入膏肓的司马懿趁机暴起,司马师密养三千死士一朝齐集。占武库,进皇城,攻司马门,挟郭太后。改元嘉平,大权独揽。曹爽一党凡八族惨遭灭族,史称“高平陵事变”。这是嘉平元年大魏王朝,乃至整个天下,第一桩大事。

司马氏篡魏,以及西晋王朝短命,让司马懿父子的名声自此万劫不复。到了最近热播的《军师联盟》里,司马懿竟被洗白成了一朵白莲花。历史上的司马懿怎么可能如此一尘不染?从河内郡温县走到洛阳高平陵,司马懿花了41年。

这41年,英雄渐去,江水无声。

大魏黄初七年夏五月丙辰,洛阳宫崇华殿。大魏第一任皇帝,40岁的文皇帝曹丕已陷入弥留状态。四位重臣并受诏辅佐幼主,是为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史书上没有记载司马懿此时的反应。

此时距司马懿受辟召起家整18年。18年间,从相府文学掾直做到抚军大将军、假节、录尚书事、受顾命辅政,已近人臣之极。这一切,或者至少绝大部分,都是蒙病榻上的曹丕所赐予。若无曹丕的大胆重用,以及“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这句几乎出格的谕扬,也就不可能有司马懿的现在。

曹丕与司马懿君臣之间有一份特殊际遇。在曹丕还不是太子时,就有所谓“四友”:陈群、司马懿、吴质、朱铄,曹丕与四人的交情远过普通君臣,达到祸福与共的程度。曹丕登帝位,不忘旧情。四友均蒙大用。但吴质和朱铄限于出身、事功,终究没办法达到陈群与司马懿的地位。抚今追昔,曹丕崩殂,司马懿心中当另有一番滋味。

与电视剧里不同,应曹操征辟之前,司马懿和曹丕应无交往。尽管司马家和曹家确实有点渊源。曹操青年时任洛阳北部尉,出于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的举荐,东汉末年也的确有所谓二重君臣制。但这并不是说,以后曹操就得永生奉司马防为主为君,对其恭敬无二,乃至即便司马防参与衣带诏,曹操也不能拷掠之。

东汉的二重君臣制,本质上是道德和礼法约束的延伸,不是开历史的倒车,鼓励地方势力坐大。在这种体制下,郡吏、掾属直接效忠上官,和上官直接效忠皇帝不冲突。郡吏、掾属正是通过直接效忠上官的方式,间接效忠皇帝和王朝。相反倘若上官自己背叛皇帝,反抗朝廷,属员与上官之间的君臣关系就不再有道德礼法的支持,朝廷也不可能鼓励这种行为。这个关系网看似既复杂又啰嗦,却正是有汉四百年间传承不绝的立国之本。

当年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手下名臣宿将自恃功劳不服管教。刘邦用儒生叔孙通之策,用礼法朝仪加以约束。延至东汉灵帝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如棋。道德礼法这些在和平年代的约束,早已纷然崩溃。曹操和张邈有托妻献子之谊,孙坚和王晟有升堂见妻之份,在激烈的政治冲突下,照样毫无情分可讲。倘若司马防真变成曹操政敌,曹操也不可能拘泥道德礼法姑息纵之。换句话说,若当时道德礼法还能有如此强的约束,又怎会轮到要曹操提三尺剑收拾旧山河?

当然关键还是在于,在历史的时间线中司马防当京兆尹是董卓时期,他这个京兆尹与许都市长不相干。司马家和曹家在时空中不存在交集,也就不存在司马懿和曹丕从小认识的可能。

标签: 曹丕司马懿

更多文章

  • 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是胡友松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蝶,戴笠

    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是胡友松吗?(图)李宗仁的第三个妻子胡友松到底是不是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1965年7月20日,侨居美国十多年的“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冲破重重险阻,从美国经瑞士回到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欢迎。1966年3月21日,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因乳腺癌在

  • 六世达赖是谁?为什么被称为六世?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六世达赖

    六世达赖真正的名字叫做仓央嘉措,仓央嘉措是西藏地区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和政治人物,那么为什么仓央嘉措会被人们所称为六世达赖呢?六世达赖在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在1697年的时候仓央嘉措被摄政王认为是五世达赖转世而来的,所以就叫做了六世达赖。对于六世达赖的信息,在仓央嘉措的简介中有相关的记载。六世达赖是在

  • 小明王韩林儿的生平经历 韩林儿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林儿

    元朝末年,百姓不堪暴元的通知,纷纷揭竿而起,积极推翻元朝的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小明王韩林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军势如破竹,领导人韩林儿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可是在这个时候却神秘的溺水而亡。那么今天问历史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小明王韩林儿的生平经历,他又是怎么死的吧。小明王韩林儿的生平经历:小明王韩

  • 北洋战将徐树铮的个人简介 徐树铮死亡经过 徐树铮后代现在如何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树铮

    徐树铮,中国近代时期的一位军阀,虽然臭名昭著,并且军阀之中人缘极差,不过其收复外蒙古维护祖国统一还是做出了应有的的贡献,那么今天问历史小编就为介绍下徐树铮的个人简介,徐树铮的死亡经过,徐树铮的后代如何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哟。 徐树铮的个人简介: 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北洋名将,人称&

  • 公孙弘的贡献 司马迁怎么评价公孙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孙弘

    公孙弘公孙弘是西汉时期的名臣,担任过博士、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等职,被封为平津侯,也是西汉第一位以丞相之职封侯者,开创了“以丞相褒侯”的先例。那么,公孙弘都有什么贡献能让他如此特殊?公孙弘的贡献理论思想公孙弘是公羊学家,他没有留下自己的理论著作,其思想主要在他的贤

  • 西汉丞相公孙弘明哲保身的哲学故事 公孙弘是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公孙弘

    公孙弘出生齐地菑川薛县(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著有《公孙弘》十篇等作品,除了政绩作为意外,他也为推广儒学做了不少贡献。当然,公孙弘能在晚年拜相,且寿终正寝实属不易,同时也让史学家批评他是个高深莫测的小人。公孙弘明哲保身公孙弘上奏章说事,有不准奏的,从来不在朝廷之上辩论。他经常和主爵都尉汲黯一道请求

  • 潘淑的故事 如何评价潘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潘淑

    潘淑潘淑原本受父亲犯罪的牵连被发配入织室为婢,之后得到孙权青睐而成了他的夫人,为其生子孙亮。她的容貌是出了名的绝色,就连孙权看了都说她是“真神女”!潘淑死后得以与孙权合葬蒋陵。潘淑的故事神女潘夫人的父亲犯法,她因此发配入织室。据说当时容貌少有人同她一般漂亮,为江东绝色。同时被

  • 孙权潘淑的爱情故事 孙权的潘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潘淑

    潘皇后潘淑又称潘皇后,是吴大帝孙权的夫人,吴少帝孙亮的生母。相传潘淑长得貌若天仙,姿色不凡,人称“江东绝色”、“神女”,深得孙权宠爱,是孙权众多夫人中唯一正式册封为皇后的。那么,潘皇后是怎么死的?孙权潘淑潘淑的父亲因触犯法律被处决,她和姐姐于是连坐发配

  • 李抱真后人 李抱真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抱真

    李抱真原名安抱真,粟特人,是粟特族功臣的后代,是唐朝中期名将,在贝州之战大破朱滔,昭义步军闻名天下,后又大破叛藩田悦、夺回洺州、久镇泽潞,颇有功绩,被封为义阳郡王。那么,李抱真的子女后代都有哪些?李抱真后人长子李缄:曾任殿中侍御史,于李抱真死后谋求继位失败。次子李幼成三子李幼清长女李氏次女李氏:嫁

  • 陆贽的文学成就 陆贽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贽

    陆贽陆贽是中唐时期的著名宰相,世人将他称作贤相,与张良、贾谊等人比肩,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受世人赞誉,苏轼评价他为“王佐”、“帝师”之才。那么,陆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又如何?陆贽的文学成就《全唐诗》存其诗3首:《赋得御园芳草》、《晓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