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末年大臣、名士:顾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晋末年大臣、名士:顾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4/1/20 1:50:29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初拜郎中,转廷尉正,历任诸王僚属,封嘉兴伯。顾荣见北方大乱,故弃官南归。后任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安东将军府军司,加散骑常侍。司马睿但凡有谋划,都与顾荣商议。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去世,获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建武元年(317年),追封嘉兴公。原有《顾荣集》传世,今已佚。

人物生平

名门俊才

顾荣出身江南大姓“吴郡顾氏”,是三国时吴国丞相顾雍之孙、宜都郡太守顾穆之子。他幼时机灵而天资聪敏,二十岁入仕吴国,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

顾荣年少时,与丹阳郡人纪瞻、会稽郡人贺循、广陵郡人闵鸿、丹阳郡人薛兼齐名,并称为“五俊”。

咸宁六年(280年),西晋灭吴,顾荣与陆机、陆云兄弟入京师洛阳,号称“洛阳三俊”。他到京后,依例官拜郎中,后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等职。

转仕诸王

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废杀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从而掌握朝政。淮南王司马允讨伐司马伦,但失败被杀,他部下的僚属都收付廷尉,将被诛杀。顾荣公平处理,很多人获免罪而得以活命。

建始元年(301年),司马伦篡位称帝,顾荣改任大将军司马虔(司马伦之子)的长史。同年,齐王司马冏等三王起义,攻灭司马伦。司马冏扶立惠帝复位,并出任大司马,执掌政权,并召顾荣为大司马主簿。顾荣见司马冏专擅,担心日后司马冏倒台,自己会被株连,于是终日酒醉,不理公事,并将此事告知好友冯熊。冯熊向司马冏的亲信葛旟建议转顾荣为中书侍郎。顾荣获转任中书侍郎后,不再饮酒,但有人问他为何“前醉而后醒”,顾荣害怕被追究,只得再饮。

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马冏被长沙王司马乂击败被杀,顾荣亦因讨伐葛旟有功而获封嘉兴伯,转太子中庶子。司马乂任骠骑将军时,又任命顾荣为骠骑将军长史。

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联军击败司马乂,司马颖升任丞相,又以顾荣为丞相从事中郎。同年,东海王司马越带惠帝亲征司马颖失败,惠帝被俘至邺城,顾荣兼任侍中,并被派往拜谒皇陵。但当时司马颙部将张方已据洛阳,顾荣受阻不得进,逃到陈留郡。同年,惠帝为张方胁逼至长安,又征召顾荣为散骑常侍,但顾荣见中原大乱,便不应召命,并回到吴国。次年,司马越在徐州起兵迎惠帝回洛阳,任命顾荣为军谘祭酒。

江东平乱

永兴二年(305年),右将军陈敏在历阳郡叛变,驱逐扬州刺史刘机和丹杨郡太守王旷,意图趁乱割据江东。为获得各方支持,陈敏礼遇一众江东豪杰和名士,其中顾荣被授为右将军、丹杨郡内史,其他四十余人亦获选任为将军和郡守。江东士族初时接受陈敏任命,但在发现陈敏才能平庸、缺乏远大谋略且刑政无章后,便心中不服。而且陈敏纵容子弟横行,亦被当地人视为祸患。顾荣与士族豪强周玘等一直都不是尽忠于陈敏,更终日担心跟随着他会遭祸劫。

永嘉元年(307年),顾荣等人接到庐江郡太守华谭写给他们的信,华谭在信中斥责他们接受叛变的陈敏所授的官位,为他做事;更称他日朝廷派兵讨平陈敏后,顾荣等人都愧对中原之士。顾荣看后大感羞愧,于是决意反正,令人密报征东大将军刘准,劝其派兵至临江,自己作为内应。刘准及后派扬州刺史刘机等领兵到历阳郡,陈敏得知消息后,也派弟弟陈昶及将军钱广到乌江对抗刘机。周玘成功令钱广背叛陈敏,杀死陈昶,并勒兵朱雀桥南。陈敏知道后,派其姻亲甘卓领兵讨伐钱广,顾荣却与周玘一同劝甘卓背叛陈敏;甘卓由于向来敬重顾荣,又因陈昶之死而感恐惧,因而决心投顺。次年,顾荣与周玘、甘卓等人反攻陈敏,陈敏即领兵一万余人迎战,但甘卓士兵向陈敏军说:“本所以戮力陈公者,正以顾丹杨(顾荣)、周安丰(周玘)耳;今皆异矣,汝等何为!”成功动摇其军心,顾荣出来以白羽扇向陈敏军一挥,陈敏所部溃不成军,四散奔逃,陈敏唯有单骑北走,途中被捕杀。

北行南遁

陈敏之乱平定后,顾荣回到故乡吴郡。不久后,他被司马越控制下的朝廷征召为侍中。顾荣与一众士人北行,至徐州彭城时,听闻北方局势愈加混乱,便迟疑不进。

司马越闻讯后,写信给徐州刺史裴盾,说:如果顾荣等人迁延顾望,则以军礼护送。顾荣等知道后,大为恐惧,与纪瞻、陆玩等立刻解船弃车,一昼夜逃亡三百里,得以回到扬州。

协赞中兴

永嘉元年(307年),安东将军、琅邪王司马睿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顾荣获任命为安东将军军司,加散骑常侍,用作招揽江南士族的支持。鉴于顾荣在江南士族中的影响力,司马睿每有政事筹划,都会咨询他的意见。顾荣作为江南名士,又身居要职,因而甚得朝野敬重。顾荣认为“南土之士未尽才用”,于是向司马睿推荐陆晔、甘卓、殷祐、杨彦明、谢行言、贺循及陶恭兄弟等一些未被任用的江南士族,司马睿予以采纳,并一一授官。

永嘉六年(312年),顾荣在任内逝世,司马睿亲临其葬礼,倍感哀痛,准备上表朝廷,“依齐王(司马冏)功臣格”,为其申请赠礼。吴郡内史殷祐认为顾荣“功高元帅,赏卑下佐”,赏不酬功。司马睿遂追赠他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改称晋王,追封顾荣为嘉兴公,特设嘉兴公国,并加赐食邑。

标签: 顾荣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大臣奋威将军京下督:顾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承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一起

  • 三国东吴大臣太常:顾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顾谭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 东汉名士:陆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续

    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东汉时期名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刺史巡视本部召见了陆续,征召为别驾从事。因病辞官,回到郡里任门下掾。后因楚王刘英谋反被牵连下狱,后被赦免返回故乡,终身禁止做官。后来因病去世。人物生平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世代为名门望族和

  • 东汉末大臣庐江太守:陆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康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在今

  • 三国东吴大臣太子少傅:顾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顾邵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

  • 三国东吴大臣太子少傅:顾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顾悌

    顾悌,字子通,生卒年月不详,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顾雍的族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在乡里闻名,1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孙权快去世时,嫡庶不分,顾悌几次毫不讳言与朱据一起说了立嫡子的祸

  • 三国东吴大臣丞相、平尚书事醴陵侯:顾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顾雍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

  • 曹操麾下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进攻合肥,曹魏诸州均抽调兵力屯驻于扬州,以防备孙权。然而,曹魏最大的隐患,却不是合肥,而是在荆州方向。此时汉水流域已经进入汛期,江水高涨。温恢敏锐地察觉到关羽即将乘水势上升之利北上攻打襄樊,但此时坐镇襄阳的曹仁却毫无防备之心,连能涉水的大船都没有准备。温恢为此忧心忡忡

  • 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孙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皎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他的

  • 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孙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瑜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