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日本第46代天皇:孝谦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日本第46代天皇:孝谦天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21 更新时间:2024/1/6 14:43:14

孝谦天皇(称德天皇等,718年-770年8月28日),日本第46代天皇,父亲是圣武天皇、母亲是光明皇后,是日本史上第6位女帝,天武天皇系最后的天皇。

简介

孝谦天皇是日本史上第6位女帝,天武天皇系最后的天皇。孝谦天皇即位前名叫阿倍内亲,曾让位于淳仁天皇,之后重祚,称第48代称德天皇,764年11月6日(天平宝字8年10月9日)至770年8月28日(神护景云4年8月4日)在位。

孝谦天皇

人物生平

749年(天平21年),圣武天皇退位,阿倍内亲王即位,是为孝谦天皇。758年(天平宝字2年),孝谦天皇让位淳仁天皇。764年(天平宝字8年)藤原仲麻吕之乱后,孝谦上皇废除了淳仁天皇,重登皇位,直至770年(神护景云4年)逝世。

影视作品中的孝谦天皇

孝谦天皇的母亲是日本史上第一位人臣家(藤原氏)出身的皇后藤原光明子(即光明皇后,在她之前的皇后都是出身皇族,属家族内部通婚)。孝谦天皇在生前被淳仁天皇尊为宝字称德孝谦皇帝,曾吉备真备学习汉学。《续日本纪》始终将孝谦天皇称呼为高野天皇,其它也有高野姬天皇、倭根子天皇等称呼。

称德天皇以后,直到江户时代初期即位的第109代明正天皇(1629年至1643年在位)之间的八百五十年里,日本没有女帝。

皇太子时期

阿倍内亲王的同母弟基王早夭,除阿倍内亲王和基王之外,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间没有其他孩子。圣武天皇和县犬养广刀自之间虽然生有安积亲王,但因为其没有政治后盾,无法成为继承人。738年2月6日(天平10年1月13日)圣武天皇册立阿倍内亲王为太子(日本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太子),期间师从吉备真备。744年(天平17年)安积亲王去世,圣武天皇的子女只剩下阿倍内亲王。不久,圣武天皇病笃,橘奈良麻吕主另立黄王为天皇。当时的日本女帝全部是独身(以未婚或未亡人的身份,以确保所谓的天皇的“万世一系”),即使阿倍内亲王即位,之后的继承也无法预料,取代阿倍内亲王,另立天皇的政治动作,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止过。

孝谦朝

749年(天平胜宝元年),圣武天皇让位,阿倍内亲王即位成为孝谦天皇。即位之初,以母亲光明皇太后为政治后盾,紫微中台(由皇后宫改组)的长官皇太后之侄藤原仲麻吕的势力急速扩大。在位期间,孝谦天皇替父皇发愿,为东大寺大佛天光。754年(天平胜宝6年),大唐高僧鉴真为孝谦天皇授戒。756年6月2日(天平胜宝8年5月2日),圣武上皇去世,遗诏册立新田部亲王之子道祖王为皇太子。但在757年(天平胜宝9年),孝谦天皇以道祖王有不符合皇太子身份的行为为理由,废除道祖王的皇太子身份,另立舍人亲王之子大炊王为皇太子。这次政治大变动是孝谦天皇和藤原仲麻吕的意志。忧虑藤原仲麻吕的权势日渐变大,橘奈良麻吕、大伴古麻吕等人计划废除孝谦天皇,另立新帝。但事先察觉的藤原仲麻吕在不久将事件的关联者全部肃清(即橘奈良麻吕之变)。此后藤原仲麻吕权势进一步加强。

上皇时期

758年9月7日(天平宝字2年8月1日),孝谦天皇因为要侍奉生病的光明皇太后,而让位于皇太子大炊王(淳仁天皇)。这一天,孝谦上皇被尊为“宝字称德孝谦皇帝”、光明皇太后被尊为“天平应真仁正皇太后”。藤原仲麻吕也受赐“藤原惠美朝臣”之姓及“押胜”之名,因此也被称为藤原惠美押胜。藤原仲麻吕将官职都改为唐风,其权势进一步增强。

760年8月31日(天平宝字4年7月16日),光明皇太后去世,孝谦上皇和藤原仲麻吕、淳仁天皇之间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孝谦上皇和淳仁天皇移居小治田宫,761年(天平宝字5年)又移居保良宫。此时患病的孝谦上皇开始宠爱为她治病的出身于弓削氏的僧侣道镜。762年6月19日(天平宝字6年5月23日),淳仁天皇返回平城宫,但孝谦上皇却不入平城京,而入住了法华寺。《续日本纪》记载为“高野天皇与帝生嫌隙”,孝谦上皇和淳仁天皇、藤原仲麻吕的不和开始表面化。762年6月29日(天平宝字6年6月3日),孝谦上皇召集五位以上的官员,表明因为淳仁天皇的不孝的缘故,因此才遁入佛门,并宣布以后的国家政务要由自己来执掌。造成关系破裂的原因,一是淳仁天皇和藤原仲麻吕意图诛杀道镜,二是持有皇统正嫡意识的孝谦上皇对庶流出身的淳仁天皇不满。

自763年(天平宝字7年)至764年(天平宝字8年),道镜和吉备真备等孝谦派大臣就任要职,藤原仲麻吕的儿子们也就任军事性的要职,孝谦上皇和淳仁天皇、藤原仲麻吕的势力角逐在政治台面下继续。

藤原仲麻吕之乱

764年10月10日(天平宝字8年9月11日),觉察到藤原仲麻吕开始进行军事政变准备的孝谦上皇派遣山村王从淳仁天皇处没收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钤印。为了争夺铃印,孝谦上皇一方和藤原仲麻吕一方发生战争,最终钤印回到孝谦上皇之手,藤原仲麻吕被指为朝敌。藤原仲麻吕夺取了太政官印后逃往近江国,764年10月12日(天平宝字8年9月13日)被杀。

得知藤原仲麻吕死讯后,764年10月13日(天平宝字8年9月14日)被藤原仲麻吕排挤的藤原丰成(藤原仲麻吕之兄,兄弟失和)就任右大臣。764年10月19日(天平宝字8年9月20日),道镜受封大臣禅师。764年10月21日(天平宝字8年9月22日),被藤原仲麻吕更改为唐风的官职名全部复原。764年11月7日(天平宝字8年10月9日),淳仁天皇被废,以亲王身份流放淡路国。

称德朝

淳仁天皇被废后孝谦上皇重祚,此后被称为称德天皇。在称德天皇和道镜统治的6年里,没有册立皇太子。

765年(天平神护元年),相继发生饥荒和和气王谋叛事件,政局不稳。称德天皇行行幸道镜的故乡河内弓削寺。此次弓削行幸中,册封道镜为太政大臣禅师。此外还扩建行宫,营建由义宫。大约此时流放中的淡路废帝(淳仁天皇)被指意图逃亡,被囚禁后的第二天猝死。因为垦田永年私财法的实行,土地开垦现象过热,下诏除了寺庙、神社之外禁止一切垦田私有行为。

766年(天平神护2年),海龙王寺中出现了佛舍利,道镜成为法王。道镜之下设立了法臣、法参议等僧侣大臣,弓削御净净人就任中纳言,道镜的势力扩大。另外任命藤原永手为左大臣,并特别提拔吉备真备为右大臣(吉备真备的家族门第不高,本无此可能)。此时,称德天皇和法王道镜的二头体制形成。

称德天皇陆续行幸大寺,扩建西大寺、营造西隆寺,修建百万塔等,推行崇佛政策。另外也对神道教实行保护政策,修缮伊势神宫并在宇佐八幡宫内建造神宫寺,提倡神佛合一。神社的神阶制度也在称德朝开始实行。《续日本纪》中还记载称德朝的政治和刑罚严酷,犯小罪也会被处以极刑,产生了很多冤罪。769年(神护景云3年),称德天皇的异母妹不破内亲王和冰上志计志麻吕诅咒称德天皇,改名后被流放。同是称德天皇异母妹的井上内亲王之夫中纳言白壁王(后来的光仁天皇)警惕称德天皇猜忌心理,故意沉溺于酒中逃过一劫。

769年(神护景云3年),大宰府的主神官中臣习宜阿曾麻吕上奏宇佐八幡宫的所谓神谕“道镜宜就皇位”,为了确认真伪,派和气清麻吕为勅使前往宇佐八幡宫调查。和气清麻吕复命纯属伪神谕。因此触怒了称德天皇和道镜,和气清麻吕被改名,并贬官为因幡员外介,之后进一步流放大隅国(此即宇佐八幡宫神讬事件)。

去世及皇位传承

770年(神护景云4年),称德天皇再次行幸由义宫,但不久病重卧床。此时得知此情报的只有看护称德天皇的宫人(女官)吉备由利(吉备真备的姐妹),连道镜也不知情。道镜的权势瞬间衰落,军事指挥权被藤原永手和吉备真备等太政官夺取。770年8月28日(神护景云4年8月4日),称德天皇在平城宫西宫寝殿去世。

称德天皇终身未婚,没有子嗣,去世后不久群臣召开会议,吉备真备拥立文室大市、文室净三,而藤原永手、藤原良继、藤原百川等人拥立中纳言白壁王。因为吉备真备固执己见,不肯让步,所以藤原永手等人宣读了称德天皇的立白壁王的遗诏。因此白壁王得以继位为光仁天皇,但遗诏实为伪造。不久道镜失势,被贬为下野国药师寺别当,弓削净人被流放土佐。垦田私有政策也在772年(宝龟3年)重新开始实行。

人物评价

孝谦天皇一生两度为帝,终身未婚,周旋于藤原贵戚和旧豪族之间。但因过度偏重佛教,猜忌群臣,孝谦天皇的历史评价并不芬芳。史料《公卿补任》中记载:“左大辨正四位下橘奈良麻吕,以天平宝字符年七月二日,谋反伏诛。至是雪冤。当时吞冤入地,死而不暝者,非独公也。”可知孝谦天皇治下,冤死者众多。

标签: 孝谦天皇

更多文章

  • 西汉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胜

    喜欢三国的人,对“中山靖王之后”这句台词肯定不陌生。刘备不管是卖草鞋、还是投靠的谁的麾下,向人介绍自己的时候,都会提上这句话。那么这个中山靖王是谁呢?他是汉景帝的第9个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哥哥,生了120多个儿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认的盛世,是“文景之治&rdqu

  • 三国曹魏宗室将领征南大将军:夏侯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玄

    夏侯玄,生于公元209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司马师的舅子。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思想家、文学家。公元225年,夏侯尚去世后,夏侯玄继承父亲的爵位昌陵乡侯。夏侯玄很有政治才干,他曾提出“审官择人”&

  • 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的养子:王延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延禀

    王延禀(?年公元931年),原名周彦琛,为闽王王审知的养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讨伐王延翰王延翰在位时出任建州刺史。王延翰大量搜括民女以充后庭,王延翰的亲弟王延钧上书反对,延禀对王延翰的搜括民女命令也不满,回复王延翰的书信中语气不恭,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后唐明宗天成二

  • 五代十国闽惠宗王延钧宠妃:陈金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金凤

    陈金凤(894年-935年),福建福清人,本为闽太祖王审知的才人。后为闽惠宗王延钧的淑妃,永和元年(935年)二月立为皇后。她是闽惠宗第三任妻、第一任生前正式得立的皇后,生有一子王继镛。同年十月,陈金凤在政变中被杀害。福建民间称其为“万安娘娘”。陈金凤有诗才,擅玩乐,今存词

  • 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侧室:黄惠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惠姑

    黄惠姑是闽王王审知侧室夫人,其子王延钧称帝,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唐泉州府晋江县镇安铺黄田(今惠安县张坂镇后边村)人,父秀才黄毅裕,兄黄发。四叔黄讷裕,字信夫,号梗南。唐僖宗李儇乾符元年(874年)进士及第,授江州录事。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四年(公元

  • 五代十国“开闽三王”之一:王审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审邽

    王审邽(858904年),字次都,光州固始县(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唐朝末年大臣,东晋丞相王导的后代,“开闽三王”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琅琊王氏。光启元年(885年),参加王绪起义,随军渡江南下,进入福建地区。乾宁年间,担任授威武军节度副使、泉

  • 五代十国楚国宗室楚武穆王马殷之子:马希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马希隐

    马希隐(?-?),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少子,排行不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马希隐(?-?),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少子,排行不详。马希隐在马希范在位时为静江节度副使。马希广、马希萼争位,南汉刘晟派吴怀恩入侵,马希广让彭彦晖防备。马希萼以彭彦晖为桂州都监。马希隐让蒙州刺史许可琼

  • 五代十国楚国宗室楚武穆王马殷之子:马希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希杲

    马希杲(?-945年),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排行不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马希杲(?-945年),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排行不详。马希杲在马希范在位时为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在桂州深得民心,监军裴仁煦多次诬陷马希杲。马希范在南汉入侵蒙州、桂州时,亲自到桂州。马希杲和母

  • 五代十国楚国国君:马希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希崇

    马希崇是南楚末代国君,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马希萼、马希广之弟。马希广在位时于天策上将府任天策左司马之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位,因而马希崇就以马希广之继位违反父

  • 五代十国楚国国君:马希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希萼

    马希萼(900年-953年),南楚第五位国君,楚武穆王马殷之庶三十子,楚王马希声、马希范之弟,楚废王马希广之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天福十二年(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最年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位,马希萼的胞弟马希崇心怀鬼胎,趁机以马希广之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