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蜀汉大臣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孟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蜀汉大臣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孟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4/1/27 10:40:12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期无敌,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期惨败,败走麦城,关羽曾向刘封孟达求援,孟达劝刘封不发救兵,结果,导致关羽被东吴擒获杀死,可以说,是孟达害死了关羽,因为刘封不救关羽,刘备又下令让刘封自杀,可以说,孟达又害死了刘封。

刘备憎恨孟达,要严惩孟达,孟达一看事情不妙,赶紧脚底抹油,溜了,投降了曹丕,临走前,孟达还假惺惺地给刘备写了一封信,告辞了。

那么,孟达作为叛将,投降了曹丕,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可以说是难以想象。而曹丕为什么对孟达这么好呢?

先说刘封和孟达怎么害死了关羽?关羽在襄樊前线战事吃紧的时候,作为总督荆州的最高军事长官,下令驻守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发兵支援,但是,刘封和孟达以山城刚刚归附,还不稳定为由,不发援兵,坐视关羽败亡。实际上,他们是为了保存实力,找了个借口。

《三国志 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荆州丢了,关羽死了,刘备当然要恨刘封和孟达,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当然不会背叛刘备,而孟达本来就是降将,加上和刘封不和,刘封经常欺负孟达,还夺了孟达的乐队,因此,孟达意识到自己很危险,干脆投降了魏国。

曹丕看到孟达来投降,非常高兴,对孟达非常好。怎么样的好呢?

曹丕乘坐小辇,拉着孟达的手,抚着孟达的背,调侃说,你是不是刘备派来的刺客啊?然后,和孟达同坐一辆车子。曹丕加封孟达为散骑常侍,新城太守,委以西南的军事重任。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先说,小辇是什么?小辇是人力挽行的轻车,为帝王专乘。曹丕拉着孟达的手,让孟达和他一同坐在小辇上,这是什么待遇?简直太高了!谁敢和皇帝同坐一辆车子?这是犯上,杀头之罪,要灭九族的,但是,曹丕就给孟达这么高的待遇。

另外,曹丕加封孟达为散骑常侍,这个散骑常侍是什么?是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也就是说,是皇帝的贴身秘书。

不仅如此,曹丕还让孟达当了新城太守,委以重任。曹丕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让孟达当这个太守,还封孟达为建武将军,平阳亭侯。

那么,孟达作为降将,曹丕为什么那么喜欢孟达呢?为什么给孟达这么高的待遇呢?

这是因为,其一,孟达长得漂亮,有才。史书记载,孟达姿才容观。

《三国志 刘封传》记载: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

善,就是喜欢,姿就是相貌,才就是才能,容观就是指容貌仪观,通俗地说,就是孟达有才,长得漂亮。魏文帝曹丕非常喜欢孟达的才能,喜欢孟达的帅气。

其二,孟达投降魏国时,带着部下来的。带了多少人呢?孟达带了四千人,这四千人在古代可能不少了,可以作为一支先锋部队了。曹丕能不高兴吗?虽然说魏国人多,兵多,但谁嫌兵马多啊?兵力越多越强大,多多益善。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馀家归魏。

然而,曹丕是个短命鬼,没活多久就死了,死时只有四十岁。曹丕一死,孟达作为降将,感觉很孤立,在魏国呆不下去了,这时,正好诸葛亮北伐,暗地里派人招降孟达,于是,孟达就反了。

可是,孟达做事不机密,导致造反消息泄露,司马懿当机立断,果断出击,暗地里招降了孟达的部将李辅和孟达的外甥邓贤,邓贤打开城门,献城投降了,司马懿将孟达斩杀,传首京师示众。

《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宣王诱达将李辅及达甥邓贤,贤等开门纳军。达被围旬有六日而败,焚其首于洛阳四达之衢。

孟达有才,长得漂亮,他先是刘璋的部将,刘备入川,他投降了刘备,刘备要杀他,他又投降了曹丕,曹丕死后,他又想投降诸葛亮,但最终被司马懿杀死。

标签: 孟达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河内郡公:常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衮

    常衮(729-783年),字夷甫,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唐德宗时期宰相,三原县县丞常无为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宝十四年(755),状元登第,授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广德元年(763年),授右补阙,充翰林学士,迁考功员外郎。大历九年(774年

  • 有哪些与杨绾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杨绾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绾

    杨绾(718年 -777年8月27日),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名相,户部侍郎杨温玉之孙、醴泉令杨侃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绾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早年以聪慧闻名。唐玄宗时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载(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名列第一,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杨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绾

    杨绾(718年 -777年8月27日),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名相,户部侍郎杨温玉之孙、醴泉令杨侃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绾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早年以聪慧闻名。唐玄宗时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载(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名列第一,

  • 杜鸿渐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杜鸿渐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鸿渐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安州都督杜鹏举之子,礼部尚书杜暹之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起家延王(李玢)参军,迁大理司直,出任朔方军留后。安史之乱时,参与拥立唐肃宗,授兵部郎中,历任兵部侍郎、河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鸿渐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安州都督杜鹏举之子,礼部尚书杜暹之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起家延王(李玢)参军,迁大理司直,出任朔方军留后。安史之乱时,参与拥立唐肃宗,授兵部郎中,历任兵部侍郎、河

  • 李岘任相期间有哪些成就?对李岘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岘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大使

  • 唐朝宰相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缙

    王缙(700年-781年),字夏卿,唐朝宰相、书法家,尚书右丞王维之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缙出身于河东王氏,自幼好学,与王维俱以名闻。进士及第,授侍御史。协助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度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附和权臣元载,贬为括州刺史,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梁国公:李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岘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大使

  • 有哪些与刘晏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刘晏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晏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

  • 唐朝宰相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刘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晏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刘晏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