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赵匡胤生母:昭宪杜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赵匡胤生母:昭宪杜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4/1/16 15:09:43

可是自古后宫干政的从来不在少数,有的是挽大厦于将倾,有的则是直接葬送了王朝,或者是为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对于后宫不得干政,有几点原因:其一就是害怕太后利用感情的原因,左右皇帝的政治决策。其二是害怕弱小的帝王会让太后手里掌握太多的权力。其三是害怕太后利用权力收敛钱财,或者提拔家人,以乱纲纪。

太后干政,在历史上多见,第一个干政的太后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芈八子宣太后,还有像是吕雉刘娥,孝庄,邓绥,等等。

可是有一个太后一生只干预过一次朝政,就直接颠覆了整个朝堂的格局。这个太后就是宋朝的开国太后,杜太后。

(二)杜太后的金匮之盟

杜太后,史称昭宪太后。杜太后一生生育五子二女,其中二子赵匡胤就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

赵匡胤登基为帝后,尊她为皇太后。杜太后没做什么有关社稷的大事,杜太后也从不曾干预朝政,一直在后宫当一个吉祥物。

直到在杜太后病重之时,杜太后终于决定干预一次政事,第一次出手的杜太后,做的唯一的决定,就是左右下一任皇帝的册立。

赵匡胤看着病重的母亲,最终决定尊重的想法,听从了杜太后的意见,把皇位的传承当成了过家家。

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三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将皇位传给四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将皇位还给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

一圈下来,皇帝还是赵匡胤的后代继承。这个建议看似没有问题,可是根本没办法深究,因为这本来就是依靠个人良心的事情。

而这道旨意,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杜太后之所以有这个荒唐的想法,是因为他认为儿子赵匡胤可以顺利登基为帝,其一是因为当时的周世宗死后继位的是小儿子,小孩子继位,所以才有了后面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其二是因为赵匡胤能成为皇帝,打下这一片江山,是因为身边的兄弟扶持。既然当哥哥的成为了皇帝,做弟弟怕是内心有了隔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弟弟挨个做皇帝,都过过瘾。

所以金匮之盟的本质,叫做君子协定。只要其中有一个人不是君子,那这份协议,就是一张废纸,毫无用处。

因为这张协议,所以赵光义和赵匡胤兄弟之间才有了斧光烛影,才有了赵匡胤死因之谜。杜太后害怕自己死后因为皇位兄弟阋墙,可是金匮之盟的存在,却加速了兄弟阋墙。

作为母亲,杜太后想一碗水端平,可是皇位这种事,本就不是可以相让的,让来让去,只能让人有私心,想独占。又有谁能在当了皇帝之后,还能回归寄人篱下的生活?

杜太后大概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女人。

(三)杜太后干政的后果

金匮之盟在赵光义登基之后,就成了一张废纸。首先他罢黜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最终赵廷美忧愤而死。本来可以做皇帝的赵廷美,本来不想做皇帝的赵廷美,都因为一纸遗书,早早丢了性命。

处理好下一任皇位继承人赵廷美,赵光义就把眼光放在了下下一任皇帝继承人赵德昭的身上。

本来可以做太子的赵德昭,因为奶奶的一番苦口婆心的良言,成了赵光义的眼中钉。赵德昭25岁的时候,赵匡胤去世,如果是赵德昭继位,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历史。可是杜太后在生前就说太年轻的孩子继位不好,守不住江山,还是年纪大一点的更加稳妥。

赵德昭能不能守住江山不说,起码赵德昭连命都丢了。

赵德昭死于28岁,赵光义继位的三年后。这三年里,一次战役后,本该论功行赏,可是赵光义迟迟不肯封赏,赵德昭为众将士请赏,可是赵光义大怒,说等你到了我这个位置,再来封赏也不迟。

为什么赵光义会这么说,因为在军营中,有很多人已经开始谋划,让赵德昭继位,这对赵光义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赵德昭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赵光义的拦路石,自己如果不死,将来会连累更多的人,现在去死,起码还能保住妻儿。

所以28岁的赵德昭,在离开赵光义之后,便自尽而亡。

可是赵德昭的去世,并没有阻止赵光义的脚步,一年后,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去世了,死因成谜。

直到最后,该死的人都死光了,再也没有谁可以阻挡赵光义的子嗣登基。

可是造成这一切的后果,始作俑者,就是在病床上干预政事的杜太后。

对于杜太后来讲,册立皇帝是家事,所以家里的人挨个当皇帝。可是对于国家而言,册立皇帝就是国事,需要的是众大臣的群里群策,被所有人认可的皇帝,这个皇朝才能走得更远。

而杜太后,显然不这么认为。

标签: 杜太后

更多文章

  • 元朝宗室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汗国汗:孛儿只斤·察合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察合台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8千民户。刚毅善战,屡建战功。太祖六年(1211),随父征金,与兄术赤、弟窝

  • 元朝宗室成吉思汗长子金帐汗国汗:孛儿只斤·术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术赤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长子。母孛儿台尝为蔑儿乞部所掠,救归,分娩于途,故名“术赤”,意为“客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嘉泰四年(12

  • 北宋宗室宋钦宗赵桓长子皇太子:赵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谌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政和七年(1117年)出生,为宋徽宗嫡皇孙,宋朝开国以来尚没有当朝皇帝得嫡孙的,徽宗大喜。蔡京奏请任命皇孙为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徽宗同意。王黼辅政,谋夺蔡京之权,说蔡京把东宫太子看做皇帝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三十五女:全福帝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全福帝姬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在金国所生。母亲是大王婕妤(新王婕妤)于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十二月,嫁给夏国一位药官的儿子,名叫李敦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嫁给敦复宋徽宗在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三十四女:恭福帝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恭福帝姬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女,封号恭福帝姬。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时,被乱兵杀害,年仅一周岁。之后追封隋国公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听从宰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三十三女:纯福帝姬赵金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金铃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纯福帝姬。母亲是小王婕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四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三十二女:庆福帝姬赵金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庆福帝姬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庆福帝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七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赵金姑到达金国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三十一女:华福帝姬赵赛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赛月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华福帝姬。母不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九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赵赛月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三十女:令福帝姬赵金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令福帝姬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福帝姬。母亲不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赵金印

  • 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九女:和福帝姬赵金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金珠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和福帝姬。母亲是明节皇后·刘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二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天会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