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将领破虏将军都亭侯:李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将领破虏将军都亭侯:李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4/1/10 23:31:37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李典既非被杀,也非君王,其谥号的含义应当与耿弇、寇准相同,即“在国连忧曰愍”。

人物生平

至亲早卒

李典的从父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地名)集合了好几千食客。初平中,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兴平元年(194年),乘曹操攻打徐州之计,留守兖州的张邈、陈宫等反叛,迎接吕布入主兖州,兖州各郡县纷纷归附吕布。吕布军到达乘氏,李氏宗族在李进的领导下,保住了乘氏。于是,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各县百姓。

兴平二年(195年)夏季,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率军到了钜野县,欲招降李乾,劝其反叛曹操。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把李乾杀害。

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整又跟随曹操平定兖州的各县,有战功,逐渐升迁。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发生了衣带诏事件,袁绍、曹操正式宣战。曹操不再认可袁谭的青州刺史之职,于是任命李整为青州刺史。

建安五年(200年),李典的从兄李整也去世了,当时正值袁曹双方相距于官渡的时期。

少年成名

李典年少时好学,不爱好征战,于是拜师读《春秋左氏传》,熟读各种书籍。

建安五年(200年),李整死后,李典任颍阴县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曹操认为李典是个可造之材,让他试着管理百姓。升迁为离狐太守。时值官渡之战,李典带领家族的人以及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败逃之后,李典被任命为裨将军,在安民屯兵驻扎。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于是派遣李典与程昱等将领用船将军粮运输过去。正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走陆路。”[3]李典与各将领商议说:“高蕃的部队缺少兵甲只是依仗水势,士兵有轻敌的心思,攻打他们一定能够取胜。在军队可以不听圣旨;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自己做主也可以,应该立即攻打。”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取得胜利,水路终于畅通。

识破伪遁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曹操调动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刘备将阵线移至博望与曹军对峙,爆发了博望坡之战。一天早晨,刘备率军烧掉营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劝阻道:“敌人无故撤退,怀疑肯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又浓密,不能追击。”夏侯惇不采纳他的意见,和于禁一同带兵去追击,李典留守。夏侯惇、于禁果然中了刘备军的埋伏,于是被击溃了。李典带兵去救援,刘备望见救兵已到,于是撤退。夏侯惇、于禁因此获救。

从征四方

建安九年(204年),李典跟随曹操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建安十年(205年),李典、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干。建安十一年(206年),李典、乐进在长广攻打管承,都取得胜利。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

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户,居住在乘氏,李典自愿请求迁徙封地到魏郡。曹操笑着说:“你想效仿耿纯吗?”李典谢罪说:“我性格懦弱功劳微薄,但是封赏的爵位太大,确实应该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另外天下还没有平定,应该迁徙到魏郡之郊,来防御四方变乱,并不是效仿耿纯。”于是迁徙部下族人一万三千多口到邺县。曹操赞扬他,加封为破虏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李典从征荆州。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督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李典跟随曹操征讨韩遂、马超,进军至际河的西岸,并在道东原上扎营。

合肥破敌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月,曹操自合肥还,李典与张辽、乐进率领七千人在合肥驻扎。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而孙权指挥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在东吴大军围城之时,合肥诸将便打开曹操之函,写到:“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与敌人交战。”因为双方兵力悬殊,李典、乐进诸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张辽说道:“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这是在告诉我们在敌军集合完毕前去攻击他们。我们先挫折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还有什么疑惑?”张辽打算按照教谕与李典一同出城交战。乐进、李典、张辽平常都互不和睦。特别是,李典的至亲(李乾、李整)、宗族与吕布集团有着血海深仇,故而,李典、张辽之间有旧日的仇怨。张辽担心李典不从,李典慷慨的说:“这是国家大事,要看你的计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么能够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呢!”于是,率领部众与张辽一起打败赶走了孙权。李典加封赏地住户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赏共三百户。

英年早逝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的合肥之战时期,当地曾经有一场瘟疫,即“疫疾”,以致于在几个月后,吴将甘宁病逝。

建安二十年(217年)三月,夏侯惇、曹仁、张辽、臧霸等二十六军屯居巢。居巢当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即“大疫”,曹军大规模染病。

李典去世时,年份未知,时年三十六岁。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追加李祯食邑百户,另外又以百户封了李典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关内侯,对李典追谥为愍侯。然而,李典既不是祸乱始兴的一国之君,也不是捐躯赴死的殉节之士,故而,追谥李典之法当为“在国连忧曰愍”,东汉名将耿弇、臧宫等人、北宋名臣寇准,皆是按在国连忧之意而获得“愍”的谥号,表达了世人对李典人生经历的怜忧。而李典在世时,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又尊敬贤士大夫,生怕自己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李典是长者。

标签: 李典

更多文章

  • 元朝权臣太师上柱国太平王:燕铁木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燕铁木儿

    阅尽千帆,洗尽铅华,只为洞悉不一样的历史!如果说千古帝王坐拥江山,享有一切的话,那么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当属那些惯于玩弄权术的权臣。《晏子春秋·谏上十》:“今有车百乘之家,此一国权臣也”就是最早有关“权臣&rd

  • 三国曹魏将领右将军逯乡侯:徐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 、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 如何评价张郃的?有哪些与张郃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

  • 三国曹魏将领征西车骑将军鄚县侯: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

  • 三国曹魏将领征右将军广昌亭侯:乐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乐进容貌短小,以其胆烈而成为曹操帐下吏,南征北讨。攻获嘉,斩俘数千。在官渡之战时,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又大破黄巾、雍奴、管承。从平荆州,留屯襄阳。

  • 有哪些与张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张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

  • 三国曹魏将领征中坚将军荡寇将军晋阳侯:张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

  • 三国曹魏大臣敦煌太守:仓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仓慈

    仓慈,字孝仁,三国时期淮南(治今安徽寿县)人,曹操帐下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在淮南屯田,仓慈任绥集都尉,黄初末年又任长安令,官吏民众皆畏而爱之。曹魏太和年间,仓慈担任敦煌太守,安抚百姓、沟通西域、政绩卓著,深得百姓以及西域各国的爱戴。后仓慈卒于任上,人

  • 北周隋朝大臣豫州总管:宇文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宇文忻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卑贵族,为北

  • 赵飞燕是什么出身?赵飞燕与汉成帝是如何相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飞燕

    赵飞燕,绝世美女,舞姿缥缈,身轻如燕,能做掌上舞。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可谓荣宠一时,羡煞六宫。然而根据《汉书》记载,其实赵飞燕在被封为皇后之后,就已经不再那么受宠了,更受宠的是自己的亲生妹妹赵合德,最终正值壮年无病无灾的汉成帝刘骜,就死在赵合德的床上。赵飞燕,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据史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