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天水郡公:赵宗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天水郡公:赵宗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1/5 20:08:07

赵宗儒(746年-832年10月18日),字秉文,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人。唐朝中期宰相、诗人,秘书少监赵骅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宗儒出身南阳赵氏 ,唐代宗时登进士第,并中“书判”科高等。历官陆浑主簿、翰林学士、司勋员外郎等职。他主持考功时处置公允,不避权势。贞元十二年(796年),升任同平章事,两年后罢相。唐宪宗时官拜吏部尚书。唐敬宗时任守太常卿,因不敢违抗宦官请求,改授太子少师。唐文宗时官至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封天水郡公。史称其“前后三镇方任,八领选部”,历仕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七朝,终以司空致仕。大和六年(832年),赵宗儒逝世,年八十七。册赠司徒,谥号“昭”。《全唐诗》 及《全唐文》各录有其作品。

人物生平

文学起家

赵宗儒出身南阳赵氏。唐代宗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赵宗儒登进士第 。最初获授弘文馆校书郎。一年后,又在“书判”科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补任陆浑县主簿。数月后,入朝任右拾遗,充任翰林学士。

建中四年(783年),赵宗儒调任屯田员外郎,仍任翰林学士。此年冬,“泾原兵变”爆发,赵骅逃匿于山谷,不久后便病逝,赵宗儒为父服丧。期满后,获授司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

考功精当

贞元六年(790年),赵宗儒奉命主持考功(考核官吏)的工作。自唐肃宗至德(756年758年)年间以后,官员考绩往往失实,内外官员考绩都是“中上”,殿最优劣混淆。赵宗儒考核百官的政绩,升降公平得当,从不畏惧退避。其中右司郎中独孤良器、殿中侍御史杜伦,各自都因过失被罢黜;尚书左丞裴郁、御史中丞卢佋(《旧唐书》作卢绍)在以往的考核中都被评为“中上”,赵宗儒将其贬至“中中”;秘书少监郑云逵考定其同僚其孙昌裔为“上下”,赵宗儒重新考核,将其列入“中上”。在此次考核中,能考入“中上”的官员,不超过五十人,其余大多被降至“中中”。唐德宗李适听说后,对他予以赞赏,升其为考功郎中。其后,赵宗儒为母服丧,期满后,获授吏部郎中。

端居朝请

贞元十一年(795年),赵宗儒调任给事中。次年十月,与谏议大夫崔损同日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二人均获赐紫金鱼袋。

贞元十四年(798年),赵宗儒罢相,任太子右庶子。他平素坚守道义,除勤于“奉朝请”外别无他求。德宗听说后,对其颇为嘉许。

贞元二十年(804年),改任吏部侍郎。德宗特意召见赵宗儒,慰劳道:“听说你六年来闭门不出,故此拜授你此官。以前你曾与你的父亲同日接到任命,还记得吗?”赵宗儒闻言后,伏地流泪。

出守荆南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李诵(唐顺宗)驾崩,赵宗儒为其撰写哀册文,言辞颇为凄惋。及后,赵宗儒获授检校礼部尚书,并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十一月,出任东都留守、畿汝都防御使。又入朝任礼部、户部尚书,其后再次出任检校吏部尚书、守(暂代)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营田观察等使(荆南节度使)。任内,赵宗儒遣散虚耗粮食的戍卒两千人。

迭换将相

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入朝任刑部尚书。

元和八年(813年),转任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兼御史大夫,出任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山南西道节度使)。次年,获召入朝,授御史大夫。七月,调任检校右仆射、河中尹,兼御史大夫、晋绛慈隰节度观察等使(河中节度使)。他赴任后,擅用专供军用的八千余贯钱,被朝廷罚去一个月的俸禄。

元和十一年(816年)七月,赵宗儒入朝为兵部尚书。九月,改任太子少傅,权知吏部尚书铨事(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政务)。

元和十四年(819年)九月,再任吏部尚书。

唐穆宗即位后,因刚刚除去丧服,让尚书省先策试唐宪宗朝所征集的应制举人。赵宗儒根据实际情况,认为此议不妥,穆宗听从。之后,他再次担任太子少傅,并兼判太常卿事。

长庆二年(822年)十月,赵宗儒获授吏部尚书。

长庆四年(824年)六月,唐敬宗李湛任命赵宗儒为检校右仆射、守太常卿。太常寺里有一种“师子乐”,具备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特色,除朝会及诸侯向朝廷进献时是不演奏的。有一个掌管教坊音乐的宦官,移送文书来调用,赵宗儒不敢违抗,就把这情况报告了宰相。宰相认为各种事情都由各部门分管,这事不该向他报告。赵宗儒忧愁恐惧得不能自己。宰相责备他怯懦不能担当大事,于是将其改换闲职,授太子少师。 (关于赵宗儒任太常卿时间,《旧唐书·赵宗儒传》将其放至唐穆宗长庆二年二月。但其中有“幼君荒诞,伶官纵肆”之语,按穆宗即位时年已二十六岁,并非“幼君”。而敬宗即位时年仅十六,且耽于享乐,较为符合。《旧唐书·敬宗本纪》将赵宗儒任太常卿及改授太子少师的时间放在长庆四年六月及八月敬宗即位不久,较妥。)

宝历元年(825年),迁太子太保。次年,敬宗遇弑,赵宗儒担任大明宫留守。

年高德劭

大和四年(830年),赵宗儒获授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唐文宗李昂召见赵宗儒,向他询问治国之道。赵宗儒回答说:“、舜的教化,不过是慈爱节俭。希望陛下遵守此理而不要忘却。”文宗表示赞赏,并予以采纳。

大和五年(831年)二月,宰相宋申锡被诬告谋立文宗之弟、漳王李凑。文宗信以为真,大为恼怒,召集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及宰相等人商议。文宗念及赵宗儒年迈,特许他不行跪拜之礼。不久后,赵宗儒上疏请求致仕。

耄耋逝世

大和六年(832年)九月,文宗命赵宗儒以司空之衔致仕。同月二十一日(10月18日),赵宗儒逝世,享年八十七岁。 [33] 获赠司徒,谥号“昭” 。

标签: 赵宗儒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崔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崔损

    崔损(?-803年11月27日),字至无,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出身博陵崔氏大房,是北齐南钜鹿太守崔伯谦的后人,唐朝官员,唐德宗年间为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高祖行功已后,名位卑替。损大历末进士擢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再授咸阳尉。外舅王翃为京兆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迈

    卢迈(739798),唐朝时期官员,唐德宗朝宰相,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先辈迁入河南,生于吉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卢迈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二房,于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担任宰相职,达到权力顶峰,为众大臣所景仰。卢迈自小尊敬师长,友爱同伴,为人诚实忠厚,责

  • 日本政治家已故前首相:田中角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1918年5月4日-1993年12月16日),曾任日本首相,有“庶民宰相”之称,日本政治家、建筑师。人物简介出生于日本新潟县刈羽郡,毕业于私立中央工学校;1957年出任邮政大臣,1972年出任日本首相;1974年因涉嫌洛克希德一案下台;1976年宣布退出自民党;1

  • 日本二战期间甲级战犯首相:东条英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二战甲级战犯,第四十任日本首相,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战犯之一,有“剃刀将军”之称。简介东条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

  • 长冈半太郎属于日本第几代科学家 长冈半太郎土星模型理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冈半太郎

    长冈半太郎(1865年8月15日1950年12月10日),日本物理学家,提出了土星结构的原子模型而闻名于世。生平长冈半太郎于1865年生于日本肥前国大村藩,父亲是大村藩士长冈治三郎。1874年时长冈半太郎与家人迁往东京,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就读,于1887年毕业。毕业后曾经和当时访问日本的英国物理学

  • 北宋大臣词人秀州录事参军:洪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洪皓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生平宋哲宗元祐三年出生(1088年)。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不久出任台州宁海县(今浙江省宁海)主簿,又升迁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司录。建炎三年(1129年)

  • 南宋奸相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桧

    秦桧(别称:秦太师,1090年-1155年10月22日),南宋初年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中国历史著名奸臣之一。人物简介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

  • 北宋画家:王希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王希孟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希孟

    王希孟,(1096年 1119年),北宋著名画家,作品罕见。他是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简介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rdq

  • 战国时期秦国宗室高陵君:公子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子悝

    公子悝曾是秦国秦昭襄王时期“四贵”之一,在秦国风光一时,不过最终却遭到了驱逐。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子悝,号高陵君,出生时间不详,嬴姓,赵氏,名悝。他是秦惠文王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嬴稷和泾阳君公子芾的弟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因为举鼎被鼎砸死后,宣太后和她的异父弟魏冉

  • 西晋宗室司马懿之子扶风王:司马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骏

    司马家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建立了西晋。不过,西晋很快就灭亡了。西晋灭亡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宗室内部倾轧太激烈,二是晋武帝没有选好接班人。不过,宗室成员中有一个人被称为“最为俊望”,而且他头脑十分清醒,反对宗室内部倾轧。只是他并没能成为君王,而且还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