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4/1/15 23:45:28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京兆尹、太子宾客、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为扶风郡公。第五琦建策起江淮财赋,创榷盐法,改革货币制度,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中三年(782年)八月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太子少保。

主要成就

经济

建策起江淮财赋

第五琦的经济主张和临难请命,使惊恐不安的玄宗开始意识到,确保江淮财赋转运西北至关重要。于是,便定下经济大计,并让第五琦赴江淮,筹集和调运财赋。第五琦到任后,从开发财源着手,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措施,他反对竭泽而渔的做法,对稳定江淮经济形势起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他筹措军需,设法重新打通联系东南和西北的经济生命线,征得肃宗赞同后,江淮财赋沿长江、汉水,走洋川郡,直抵扶风,终于开通了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转运线。经过第五琦的积极筹划和艰苦努力,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当陇右、河西、安西。西域城诸军会集凤翔时,江淮庸调也按时运至洋川和汉中,保障了军需的供给,为以后唐军收复两京,平定叛乱奠定了物质基础。值得指出,第五琦所采取的以租庸市轻货的措施,尽管在形式上因循了韦坚当初的做法,但是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轻货的含义和转运的目的完全不同,如果说韦坚是以奇珍异宝取悦于皇帝,那么第五琦则是筹措军需物资以助兵兴。第五琦调发江淮财赋较好地解决了稳定江淮经济和开通潜运这两大问题。

创榷盐法

第五琦借鉴平原太守颜真卿“以钱收景城郡盐,沿河置场,令诸郡略定一价,节级相输,军用遂赡”的成功经验,奏请唐肃宗。从此,唐代的盐业政策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直接导致魏晋以后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私营盐业的终结。第五琦的食盐官营与桑弘羊的食盐专卖基本类似。所不同者,桑弘羊的食盐专卖主要控制收购和销售,而第五琦的食盐官营则完全垄断了产销。食盐官营后,第五琦核定的盐价比原来增加了10倍,主要应归因于物价上涨。第五琦的食盐官营曾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食盐官营政策仅仅推行了1年,便为朝廷增加了40万贯的财政收入,对于缓解财政危机起了很大作用。

改革货币制度

乾元元年(758年),正值朝廷组织军队围剿叛军时,担任铸钱使的第五琦奏请朝廷铸行“乾元重宝”大钱。“乾元重宝”钱法定直径1寸,每千枚重10斤。1枚“乾元重宝”钱法定兑换10枚流通中的“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法定直径8分,每千枚重6斤4两。在直径和重量两方面,“乾元重宝”钱比“开元通宝”钱都要大一些。但是,1枚“乾元重宝”钱法定兑换10枚“开元通宝”钱,按含铜量计算,朝廷用10斤铜就可以从民间兑换64斤铜。所以,反复兑换更铸,铸行“乾元重宝”钱就成为朝廷发财的捷径,成为朝廷为了支持战争而从民间掠取钱财的有效措施。

乾元二年(759年),第五琦下令铸行法定兑换50枚“开元通宝”钱的大钱,仍然铭文“乾元重宝”,只是加大了重量,加厚了外廓。这种大钱,法定直径1寸2分,每千钱重量12斤,由于外廓厚重,所以被人们称为“重棱钱”或“重轮钱”。于是,“重棱钱”、“乾元重宝”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流通。“重棱钱”最重、最大,但朝廷仅用12斤铜就可以从民间兑换320斤铜。“乾元重宝”切实解决了朝廷缺钱的困境,使朝廷最终赢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

文学

独孤及有《与第五相公书》说:“俯示《送丘郎中》两首诗,文辞清新比兴深刻,一般常情是不能达到的。‘阴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除了醇浓艳丽闲情逸致之外,文句美好凄惨,比向来所看到的,文才又有增加。特地吟诵叹咏,与吴地文人大谈起这首诗来。” 又说:“昨天见到《送梁侍御》六韵,清新艳丽美雅,妙语绝伦今时,隐约映衬《诗经》和《楚辞》,吟诵不足。”按道理来讲,第五琦乃是替朝廷搜刮赋税的官员,诗文不足称道,而独孤及却如此褒奖他。仅看第五琦的《送丘郎中》诗中十字,诚然是佳句,就知唐人善于作诗的人太多了,不必是作诗的名家也可以为后世称道。

标签: 第五琦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经济学家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第五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第五琦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京兆尹、太子宾客、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为扶风

  • 唐朝宰相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房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房琯

    房琯(697-763年),字次律,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市)人。唐朝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房琯出身弘文生,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赐爵漳南县男。安史之乱爆发后,

  • 有哪些与崔涣相关的轶事典故?崔涣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崔涣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崔涣出身博陵崔氏大房 ,门荫入仕,起家亳州司功参军,历任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跟随唐玄宗入川,授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前往灵武

  •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崔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崔涣

    崔涣(707年-76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博陵郡王崔玄暐之孙,礼部侍郎崔璩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崔涣出身博陵崔氏大房 ,门荫入仕,起家亳州司功参军,历任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时,跟随唐玄宗入川,授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后奉命前往灵武

  • 崔圆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崔圆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崔圆

    崔圆(705~768年),字有裕,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北魏左仆射崔亮八世孙,大理评事崔景晊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颇有文采。武科入仕,授执戟郎,历任会昌县丞、司勋员外郎、蜀郡长史。安史之乱时期,奉迎唐玄宗有功,任中书侍郎、同

  • 唐朝宰相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令赵国公:崔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崔圆

    崔圆(705~768年),字有裕,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北魏左仆射崔亮八世孙,大理评事崔景晊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颇有文采。武科入仕,授执戟郎,历任会昌县丞、司勋员外郎、蜀郡长史。安史之乱时期,奉迎唐玄宗有功,任中书侍郎、同

  • 东汉末宗室大臣幽州牧:刘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虞

    刘虞,字伯安。东汉宗室大臣、政治家,东海郡郯县人。说起刘虞这个人物,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有几分陌生。相对于演义中单薄的描述,史书上刘虞的人生轨迹和事件经历要复杂得多。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早年间刘虞获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来又被迁为幽州刺史。他镇守幽

  • 有哪些与李辅国相关的轶事典故?是如何评价李辅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博陆郡(今北京市平谷区)人。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辅国样貌奇丑无比,早年净身入宫成为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成为其心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辅国因力劝太子李亨登

  • 唐朝第一个权宦司空兼中书令博陆郡王:李辅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博陆郡(今北京市平谷区)人。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辅国样貌奇丑无比,早年净身入宫成为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成为其心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辅国因力劝太子李亨登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裴遵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裴遵庆

    裴遵庆(691年775年),字少良,绛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政治家,赠司空裴翁喜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中眷裴氏)。初以门荫,授兴宁陵丞,调任大理寺丞,澄清边将萧克济谋反案件。迁吏部员外郎、徐州刺史。唐肃宗即位,拜给事中、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