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豳国公:韦见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豳国公:韦见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79 更新时间:2023/12/17 18:37:27

韦见素(687年-762年),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太原尹韦凑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韦见素出身京兆韦氏南皮公房 ,进士及第后授相王(李旦)府参军,历任河南府仓曹、大理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袭爵彭城郡公。天宝十三年(754年),韦见素在杨国忠的推荐下,升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安史之乱后扈随唐玄宗入蜀,升任侍中,晋爵豳国公,后奉命前赴灵武辅佐唐肃宗,迁尚书左仆射。至德二年(757年)时以扈从玄宗入蜀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宝应元年(762年),韦见素病逝,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司空,赐谥忠贞。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

累职拜相

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他察看各地风俗,弹劾州县官吏,所到之处无不肃然。韦见素回朝后,升任给事中,不久又担任检校工部侍郎,改任尚书右丞。

天宝九年(750年),韦见素改任吏部侍郎,并加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性仁恕,主持考选多年,行事公允,深受称赞。当时,右相杨国忠专权,左相陈希烈唯唯诺诺,毫无建言,唐玄宗对此非常不满。

天宝十三年(754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唐玄宗认为宰相失职,才天降凶兆,便罢免陈希烈,命杨国忠选取继任者。杨国忠认为韦见素性格柔顺容易控制,便举荐韦见素为相。唐玄宗也因韦见素曾任职相王府,对自己有旧恩,同意韦见素拜相。八月,韦见素被任命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并管理门下省事务。韦见素对杨国忠非常感激。

扈从入蜀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取代汉将,唐玄宗批准。韦见素对杨国忠道:“安禄山素有异心,如今又用胡人取代汉人,恐怕马上就要反了。”便与杨国忠去见唐玄宗,具陈安禄山反状,唐玄宗不听。后来,韦见素又数次进言,唐玄宗仍旧不信。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至德元年(756年),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六月,唐玄宗逃出长安,在杨国忠、韦见素等人的扈从下前往蜀地。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等人尽皆被杀。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陈玄礼相救,才幸免于难。唐玄宗得知,命寿王李瑁前去抚慰,并赐药给他。七月,唐玄宗抵达巴西郡,任命韦见素为左相、兵部尚书。到达蜀郡后,韦见素又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豳国公。

辅佐肃宗

同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受到众将拥戴,继位称帝,是为唐肃宗。但由于路途遥远,音讯不通,唐玄宗尚不知情。八月,唐肃宗的使者到达蜀地,通报肃宗继位之事。唐玄宗遂命韦见素与宰相房琯前往灵武,正式册立唐肃宗为帝。韦见素临行前,唐玄宗对他道:“皇帝自幼仁孝,朕早有传位之意,但因故拖延到今。如今皇帝继位,朕如释重负。你们此番前去,要尽力辅佐皇帝,早日收复中原。”

九月,韦见素等人在顺化郡拜见唐肃宗,传达唐玄宗禅位之意,并随从前往彭原郡。唐肃宗为皇太子时,便听闻房琯的名声,因此对他倾心相待。而韦见素因以前依附杨国忠,唐肃宗对他颇为冷遇。757年(至德二年),唐肃宗抵达凤翔,便罢免韦见素的宰相之职,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唐肃宗到达凤翔后,时值战乱,纲纪制度尚未健全,特别是选官制度非常混乱。肃宗因叛乱未平,为示宽大,对此未加整治。韦见素进言道:“臣主持考选多年,深知此弊。天下未平,官吏缺额不多,问题不大。但若总是没有章法,恐怕难以长久。”唐肃宗深以为然。

这时,房琯兵败降职,崔圆崔涣相继罢相,唐玄宗任命的宰相,全都被肃宗罢免。五月,韦见素改任太子太师。十一月,唐肃宗返回长安,命韦见素到蜀地迎接唐玄宗。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唐肃宗为此大赦天下。韦见素因保护玄宗入蜀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

病逝哀荣

上元元年(760年),韦见素以患有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得到唐肃宗的批准。

宝应元年(762年)十二月,韦见素病逝,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司空,赐谥忠贞。

标签: 韦见素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杨国忠的?杨国忠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多大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唐朝外戚、宰相,自称东汉太尉杨震后代,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国忠早年嗜酒赌博,品行不端,被亲族鄙视,于是三十岁时进入西川从军,从事屯田工作,成绩优异,授新都县尉。依附蜀地大豪鲜于仲通,迁扶风县尉。族

  • 唐朝宰相外戚检校右相兼管文部卫国公:杨国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唐朝外戚、宰相,自称东汉太尉杨震后代,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国忠早年嗜酒赌博,品行不端,被亲族鄙视,于是三十岁时进入西川从军,从事屯田工作,成绩优异,授新都县尉。依附蜀地大豪鲜于仲通,迁扶风县尉。族

  • 唐朝宰相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许国公:陈希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希烈

    陈希烈(?~758年),字子明,宋州商丘(今河南商丘市)人。唐朝宰相,赠工部尚书陈瑾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陈希烈早年精通道学,得到圣宠,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天宝五年(746年),被李林甫推荐成为宰相,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

  • 有哪些与李适之相关的轶事典故?李适之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适之

    李适之(694 ~747年),原名李昌,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神龙政变后,进入仕途,历任右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等职。治政宽和,深得人心。天宝元年(742年),代

  • 唐朝宗室宰相左相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渭源县开国公:李适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适之

    李适之(694 ~747年),原名李昌,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神龙政变后,进入仕途,历任右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等职。治政宽和,深得人心。天宝元年(742年),代

  • 牛仙客有哪些成就吗?有哪些与牛仙客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675-742年),字仙客,唐朝时期宰相,泾州刺史牛意仁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起家鹑觚县吏,出任陇右营田使佐吏,迁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萧嵩入朝拜相,迁河西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拜朔方行军大总管、陇西郡公。入为工部尚

  • 唐朝宰相工部尚书、同平章事豳国公:牛仙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675-742年),字仙客,唐朝时期宰相,泾州刺史牛意仁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起家鹑觚县吏,出任陇右营田使佐吏,迁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萧嵩入朝拜相,迁河西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拜朔方行军大总管、陇西郡公。入为工部尚

  • 有哪些与李林甫相关的轶事典故?李林甫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 ,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

  • 唐朝宰相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晋国公:李林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郇王房 ,起家千牛直长,历任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以礼部尚书之

  • 如何评价张九龄的?有哪些与张九龄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九龄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