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郝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郝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62 更新时间:2024/1/17 5:59:53

郝昭(生卒年不详),字伯道,太原人,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

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司马懿推荐),防御蜀汉。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郝昭为人雄壮,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

河西建功

延康元年(220年)五月西平的麴演勾结附近几郡制造动乱,抗拒邹岐;张掖郡的张进把太守杜通抓了起来,酒泉郡的黄华则拒绝太守辛机赴郡就任,他们都自称太守响应麴演。武威郡的三个部落的胡人也再度反叛。武威太守毌丘兴,向金城太守、护羌校尉扶风人苏则告急,苏则要率兵相救,郡中官员认为叛军的势力正盛,救援武威需要大批军队。

当时将军郝昭、魏平,原来即驻扎在金城,但奉令不得西渡。苏则召集郡中主要官员以及郝昭等人计议说:“如今叛军气焰虽盛,然而都是刚刚拼凑起来的,其中有些人被元凶裹胁,未必和贼人一条心;应该利用贼人的内部矛盾,乘机进攻,他们中的善良之辈必然脱离叛军,归附我们,这样我们增强了力量,叛军的势力也就减弱了。我们既获得增加兵员的实力,又使气势倍增,率兵进讨,一定能够将叛军击溃。如果等待大军到来,需要很长时间,敌军中善良的人没有归宿,必然与邪恶之徒同流合污,善、恶两种人混合在一起,在短期内很难分开。虽然有命令不得西渡,为权宜之计而暂时违背,自己作决定也是可以的。”

郝昭等人同意了,于是调集军队救援武威,三个部落的胡人被降服了。苏则、郝昭等人又和毌丘兴一起进攻张掖郡的张进。麴演听说这一消息,率领步、骑兵三千人来迎苏则,声称前来助战,实际上是准备发动突然袭击,苏则借机引诱麴演会面,将其斩首,并把尸体拖出来展示给他的部属,麴演的党羽便都散走了。于是苏则率兵和各路军队包围了张掖,攻克张掖城,杀了张进。黄华恐惧,请求设降。河西各郡全部平定了。之后郝昭镇守河以西地区十余年,当地人民和外族都服从他。

太和元年(227年)麴英叛乱,杀临羌县县令和西都县县长,郝昭与鹿磐前往讨伐,斩杀麴英。

陈仓攻防

太和二年(228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与此同时曹真与郭淮率军在箕谷打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双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十二月(即229年年初)诸葛亮果然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没能攻下。据《魏略》记载,诸葛亮本来就听说过陈仓坚固,等到了之后,看陈仓早已有准备,又听说郝昭就在城中,大为吃惊。

诸葛亮素闻郝昭在河西时的威名,考虑到难以攻下,便让郝昭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降,郝昭在城楼上对靳详说:“魏国的律法,你是熟悉的,我的为人,你是了解的。我深受国恩而且门第崇高,你不必多说,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把郝昭的话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又让靳详再次劝告郝昭,说:“兵众悬殊,抵挡不住,何必白白自取毁灭。”郝昭对靳详说:“前面已说定了,我认识你,箭可不认识你。”靳详只好返回。

诸葛亮自以为几万兵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众,又估计东来的救兵未必就能赶到,于是进军攻打郝昭,架起云梯,云梯燃烧起来,梯上的人都被烧死,郝昭又用绳子系上石磨,掷击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击毁。诸葛亮就又制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塞护城的壕沟,想直接攀登城墙;郝昭又在城内修筑一道城墙。诸葛亮又挖地道,想从地道进入城里,郝昭又在城内挖横向地道进行拦截。诸葛亮又用冲车,但被打折。昼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诸葛亮仍无法攻下,此时曹真派遣费曜领援军到来,诸葛亮唯有退军。

去世

战后魏明帝下诏褒奖郝昭善于守城,并赐爵关内侯,回到洛阳后,魏明帝亲自接见了他,对中书令孙资说:“你的乡里居然有这般豪爽的人,为将灼如此,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更打算重用他。但郝昭不久病重,魏明帝甚为忧虑,下诏减损大官肴馔,司马懿上书劝谏。

郝昭临终前留下遗令告诫其子郝凯说:“我作为将领,知道将领是不能做的。我数次挖掘冢墓,取其木做为攻战的器械,又知到厚葬对于死者是无益的。你一定要用平时的服饰敛葬我。况且人活着的时候有处所去,死后又何在呢?如今离本墓的远近,东西南北,在你而已啊。”

人物评价

曹叡:“卿乡里乃有尔曹快人,为将灼如此,朕复何忧乎。”

鱼豢:“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亮本闻陈仓城恶。及至,怪其整顿。闻知昭在其中,大惊愕。孔明素闻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

夕妤公:“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昭刚毅忠直,不徇私谊,其志不可移。更兼文资勇烈,纵数万人临于前,岂可夺乎?圣贤所言,亦不过于此。”

郝经:“心为气城,兵为城城,心固则气固,兵固则城固。静密专安,内外如一,无隙无瑕,以主待客,虽画地守之可也。况于城乎!又必兵械备具,薪粮足馀。进有郭围,退有停障。远有救援,迩有间侯。啬力多暇,明慎罚赏,申饬教戒,禁绝讹妄。血视肉薄,示之必死。曹仁之守樊,郝昭之守陈仓,张特之守新城,皆是也。”

解缙:“若墨翟之制公输,郝昭之拒葛亮,或萦带而连堞,或射火而重炉,可谓善守城矣。”

钟敬伯:“郝昭尽有智略。”

毛宗岗:“孔明不减公输,郝昭不减墨翟。”

标签: 郝昭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王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双

    王双(?-228年)又作王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后粮尽而退。王双率领骑兵追击蜀军,但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被击败,王双也被蜀军所斩。在《三国演义》中,王双字子全,是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被魏延所斩。正史记载《三

  • 三国时期蜀汉荡寇将军:张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嶷

    张嶷(nì)(?-254年),字伯岐,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人。初为县功曹。刘备定蜀时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背着县长夫人,将其救出,张嶷因此得名。后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了在广汉作乱的贼寇。其后被任命为牙门将,随马忠多次平定南蛮叛乱,因功封为越巂太守。在郡十五

  • 三国时期蜀汉镇南大将军:马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忠

    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安末年(公元220)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以马忠为门下督。南中叛乱,任牂牁郡太守,别领一军讨平牂牁郡的叛夷。后任庲降都督,剿灭夷首刘胄叛乱。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先封爵博阳亭侯,后进

  • 明朝内阁首辅太师:张居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明朝文臣,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张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荆州),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万历

  •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俞大猷

    俞大猷 (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 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

  • 明朝兵部尚书毛伯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毛伯温

    毛伯温 (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祖籍浙江三衢,明朝兵部尚书,将领。正德 三年(1508年)进士,嘉靖 初年,升为大理寺丞,误判李福达重罪被革职。 嘉靖 十五年(1536年),因明世宗 欲图征讨安南,毛伯温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靖十九年(15

  • 明朝内阁首辅奸相:严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严嵩

    严嵩 (1480年3月3日1566年5月10日),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政治家、权臣。明孝宗 弘治 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 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 士,后改少师、

  • 明朝工部右侍郎:严世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1513年4月27日1565年4月24日),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明代大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未经科举步入仕途,以严嵩的名势,先入国子监读书后为官,历官尚宝司少卿、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官至工部左侍郎。据说,严嵩眉目疏疏,声洪而尖,符合民间百姓心

  • 明朝内阁首辅东阁大学士:杨廷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廷和

    杨廷和 (1459年10月15日 -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 ,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 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杨廷和年少成名,十二岁时乡试中举,成化 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

  • 如何评价张行成?有哪些与张行成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行成

    张行成,字德立,唐朝时期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行成出身中山张氏,隋末时以察举入仕,授为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他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高宗年间官至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