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宗室雍正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弘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宗室雍正帝第四子:爱新觉罗·弘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3/12/25 20:14:52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宗室,雍正帝第三子(总排行为第四子,除长子和次子外,弘时出生前还有一子早夭未序齿,故弘时序齿为第三子),乾隆帝异母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出生,母为齐妃李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十八日,过继给允禩。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抑郁而终,年仅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弘时嫡福晋姓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有两个妾,一是钟氏(钟达的女儿),一是田氏;有一子永珅(钟氏所生),4岁夭折。《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弘时,清朝雍正皇帝第三子,乾隆皇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出生,生母是齐妃李氏。

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因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抑郁而终,只有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皇帝继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雍正对弘时的处罚也是很严厉,直接将他过继给政敌允禩做儿子,轰出了紫禁城,并且在雍正四年将允禩撤去黄带,从玉牒除名,二月,对弘时做了同样处理。

弘时的政治生命百分百已经完结,此时的弘时一定是郁闷至极。终于弘时在被除名后一年半于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死亡,故而最大的可能是,弘时被严厉打击后因过度抑郁而死的。

未封世子

在迄今有关弘时的生平经历中,存在三大不合常理、常情、礼法之处:

1:康熙帝在世时,作为雍亲已成年的长子,弘时没有任何受封。

2:雍正帝即位后,“皇长子”弘时“至死”未被授予任何爵位。

3:雍正元年康熙帝周年祭,前往代行致祭的是未成年的皇子弘历,而非弘时。

在1722年底雍正即位时,名下有弘时、弘历、弘昼、福沛四个皇子,弘时虽然序齿为皇三子,但由于排行在前的两个皇子在雍正即位十余年前便已夭逝,所以弘时实际上算是雍正的皇长子。

胤禛即位这年,弘时正好年满19岁(清代皇室以虚岁计龄);弘历、弘昼两人同龄,均只满12岁;福惠更是刚满周岁的小娃娃。

从雍正元年至雍正三年,弘时作为雍正皇帝的唯一成年皇子和事实上的皇长子,正史中有关他的记载却付之阙如,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从可见的史料中,可知道弘时的经历大致如下:

在雍正二年底,雍正、弘时父子间仍一切正常。到雍正三年八月,弘时可能已经因“行事放纵不谨”而“出事”,故而被逐出宫廷,并被令为康熙帝皇八子、雍正皇弟胤禩之子。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亲下口谕,既然胤禩缘罪被撤去黄带,玉牒除名,弘时也理应被撤去黄带,并交由康熙帝皇十二子、雍正皇弟胤祹“约束养赡”。在被交由胤祹“约束养赡”一年半后,弘时便去世了,死因不详。 [6]

弘时这段短短三年的皇子经历,不仅相关史料不多,弘时的生前待遇也很令人疑惑。

康熙帝一生儿女虽多,但是他在世时,仅有三个皇子被册封有亲王爵位: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册封皇三子胤祉之长子弘晟,皇五子胤祺之长子弘昇,两人为“世子”,即表示弘晟、弘昇是未来的亲王爵位继承人。

在当时,三位亲王中,其他两位亲王的儿子均被封为“世子”,唯有胤禛除外。当时,弘时已经年满17岁,按照清朝律例,宗室只要年满15岁即可授爵,符合条件的弘时当时却没有受封,确实令人不解。

如果说,弘时因为不是胤禛嫡长子而未受封的话,但胤祺之子弘昇亦是侧福晋所生,因为胤祺并无嫡子,故而仍被封为“世子”,所以庶子并不能成为弘时未受封的理由。

又假如说,当时的弘时“行为不谨”已初现端倪,因而康熙未予封爵的话,那也无法解释,对于弘时这样一个“行为放纵不谨”的成年长子,雍亲王胤禛为何没有为他另择府邸,与他分府别居呢?

更无法解释的是,在雍正即位进住大内后,为何还带着这样一个“不肖子”一起搬进皇宫了呢?

若说雍正与弘时一起居住,正是为了对他加以约束和管教,那为什么仅仅三年以后,雍正又以“弘时其人放纵不谨,断不可留于宫廷”为借口,将弘时逐出紫禁城呢?

弘时即便再“放纵不谨”,毕竟也是皇家子嗣,是雍正的亲儿子,雍正对待弘时,不可能如儿戏一般,因为厌弃弘时,便顺其自然发展,直至弘时犯下大罪非被逐出宫廷不可?

如果说,弘时不受康熙喜爱,所以未被册封,则更不符合常理常情。弘时是帝孙不假,但是康熙子女儿孙众多,其时康熙已经年近古稀,除非弘时当时已经恶名远播,或者由胤禛亲自向康熙陈情,否则康熙怎么可能单独留下弘时不给册封?在康熙众皇子中,亲自代儿子拒绝册封的事情是闻所未闻的。大不了日后犯了过错再剥夺爵位而已,难道还“未雨绸缪”至如此这般?

有学者以为,弘时未被封为世子,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点:

1.康熙封弘时为世子的记录,被乾隆删去不存了。

2.存在其他不为今人所知的原因,但绝不会是因为弘时自身的品质问题。

除了康熙五十九年这次册封外,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刚刚即位的胤禛亲自颁谕内阁,将“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俱封为亲王。二阿哥之子弘晳,封为郡王”。

其中,雍正甚至将被幽禁的“废太子”胤礽之子封为郡王,却独独对自己的皇长子没有任何封授,于情、于理皆不通。

皇子、皇孙的爵禄并非皇帝可随心所欲地决定的,是由宗人府专门负责,在皇子成年后,即须向皇帝奏请封爵。除非有正当理由,即便是皇帝,对于理应享受爵位封禄的皇子,却冷落一旁,也是不符合常规的。那么多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看在眼里,身为国之表率的皇帝,怎可如此轻率?

正史里没有任何有关弘时爵位的记载,更没有弘时为何“至死”都没有任何爵禄的记载。越难解释的事情,其实往往越好解释,应当是弘时当时并非没有任何爵位,而是被删去不存了。

轶事典故

弘时为允禩一党求情、替贝勒苏努无辜的子嗣鸣不平,更是对雍正如今的“殃及无辜”十分看不过眼,最后又加不知悔改、指责于雍正的行为,导致雍正放弃了这个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更是在不久后去世。

而乾隆在晚年恢复允禩、允禟宗籍时,给出了这么一个解释: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归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其中是乾隆的修辞还是雍正临终前的心愿,就不得而知了。

标签: 弘时

更多文章

  • 清朝宗室雍正帝第五子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弘昼

    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历之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十一年(1733年),晋封为和硕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协同弘历、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固伦和孝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2月2日1823年10月13日),清朝公主,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生母为惇妃汪氏,养母容妃和卓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朝鲜承政院日记载,公主在宫中有波罗公主之号。乾隆喜怒暴发,宦寺之属,少有差失, 辄施鞭棰, 多至百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硕和恪公主

    和硕和恪公主(1758年8月17日1780年12月14日),清朝公主,乾隆帝第九女,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七月十四日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二月封为和硕和恪公主,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嫁札兰泰。乾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五女:固伦和静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固伦和静公主

    固伦和静公主(1756年8月10日1775年2月9日),清朝公主,乾隆皇帝第七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十五日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月封今位号。七月,下嫁拉旺多尔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初十日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硕和嘉公主

    和硕和嘉公主(1745年12月24日1767年10月29日)生于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日,为清高宗第四女,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由崇庆皇太后抚养长大。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今位号。三月初七行初定礼,十九日嫁与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次子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1767)九月初七日因肺病去

  • 清朝宗室乾隆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固伦和敬公主

    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6月28日-1792年8月15日),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女(嫡次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乾隆初年,封今位号。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乾隆五十七年

  • 清朝大臣陕甘总督:王辅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辅臣

    王辅臣作为一个明朝人,投降了清朝后,又还有多达9次的叛变。然而,清朝的历代君王,从多尔衮到顺治到康熙,对王辅臣都比较好,不断地给他封官进爵。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此后王辅成却多次自杀。甚至让下人在他的脸上蒙上桑皮纸,把自己捂死。桑皮纸没能把他捂死,最终他喝毒酒自杀,终于成功。那么,王辅臣为什么会这么

  • 东汉末陕西军阀后将军美阳县侯:郭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汜

    郭汜(?-公元197年),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汜出身马贼,投靠董卓部下,善于用兵。董卓被杀后,采用谋臣贾诩计策,和李傕联兵攻破长安,击败温侯吕布,杀死司徒王允,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加号扬烈将军。初平三年(公元192

  • 东汉末陕西军阀大司马车骑将军:李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傕

    李傕(jué,一说“傕”读音“què”)(?198年),字稚然,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傕本为董卓部将,后被

  • 三国曹魏魏明帝曹叡皇后:明元郭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皇后

    明元郭皇后(?-264年2月8日),西平郡西都县(今青海西宁)人,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郭氏出身于凉州大族西平郭氏。曹魏黄初年间(220年226年),西平郡反叛朝廷,郭氏遂被没收入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对郭氏颇为喜爱,封她为夫人。景初二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