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大臣并州刺史振威将军颍阴侯:陈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大臣并州刺史振威将军颍阴侯:陈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47 更新时间:2023/12/10 7:27:02

陈泰(200年~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陈群的儿子,荀彧的外孙。颍川陈氏也是汉末三国有名的望族,陈群的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所以陈泰可谓出身名门,但陈泰却成为一代名将。

主政并州,怀柔外族

曹魏青龙(233237年)年间,任员外散骑待郎。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陈群去世,陈泰袭封颍阴侯爵位。正始初年(240年-241年),迁任游击将军。正始五年(244年),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护匈奴中郎将,主管并州的军、政、法等事务。

陈泰辖区及周围地区民族众多,他很注意对当地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威信很高。当时的京城权贵托他在边地购买奴婢,并附送宝货。陈泰将所送之礼皆挂在墙上,从不打开。正始九年(248年),陈泰被调回京城任尚书,将权贵所送之礼全部退还。

劝曹爽投降,镇守雍州多次击退姜维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爆发,当时陈泰跟随曹爽、魏帝曹芳一起前往高平陵祭祀。陈泰、许允劝曹爽投降,随后司马氏控制朝廷。尽管陈泰自幼与司马师、司马昭为友,关系非常好,但为了避开朝廷中的斗争,陈泰主动要求外出任职。他被调任雍州刺史,代替原刺史郭淮,并加奋武将军,处于对蜀作战的前线。

陈泰刚一到任,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陈泰调度有方,成功应对姜维的进攻,姜维迅速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孤立无援,只好献城投降。

嘉平四年(252年),蜀人策动西部部分民族造反,攻打郡县,陈泰即上书请求将雍州、并州兵力合在一起前往镇压。并州军队在调动过程中,因不愿远征而出现兵变,结果陈泰只好单独率军前往,亦大获成功。

正元二年(255年),姜维与夏侯霸等人趁司马师刚死,司马昭掌权未温之际大举进攻魏国。在狄道之战、曲城之战中,陈泰统帅邓艾、王经等人和姜维斗智斗勇,最终成功抵挡了姜维的进攻。

甘露元年(256年),司马昭将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负责选举任命官员。不久,吴将孙峻率军出淮、泗,摆出欲攻魏的姿态。司马昭即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并诏命徐州监军以下皆受陈泰节制。孙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陈泰,改任左仆射。

曹髦被弑,忧愤而亡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能忍受威权日去,便亲率殿中宿卫、苍头、僮仆等,欲攻打司马昭。在南阙与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展开激战,混战中,贾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济弑杀曹髦。

陈泰知道后,当即跑到现场,与太傅司马孚倒在地上,枕着曹髦尸体号哭尽哀。不久,司马昭也进入宫禁,见此情景,便问陈泰:“玄伯,天下人当怎么看我?”陈泰说:“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司马昭又说:“你再考虑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陈泰回答:“难道还能让我说别的话吗?”因过于悲恸,不久即去世(遂呕血薨)。

陈泰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并被厚葬,后来石苞死时受到的待遇“帝发哀于朝堂,赐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及葬,给节、幢、麾、曲盖、追锋车、鼓吹、介士、大车”被史称为“皆如魏司空陈泰故事”。

陈寔、陈纪、陈群,颍川陈氏绝对算得上汉末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荀彧的家族和陈群的家族保持联姻,陈泰是荀彧的外孙。这样的出身,按理说陈泰本应是一个儒雅的士人,却没想到陈泰策马长枪成为一名将军,并且立下许多战功。

陈泰与司马昭兄弟,同为士族子弟,自幼交好,但陈泰本身却又是魏国的大臣,所以面对司马氏和曹氏的权力斗争,陈泰有意识的选择避让。但当魏帝曹髦被弑,陈泰还是忍受不了这种煎熬,悲恸呕血而死,算是为自己的矛盾与纠结划上了一个句号(陈泰曾劝曹爽投降,却又哭曹髦)。

标签: 陈泰

更多文章

  •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生平介绍 秦九韶算法著作叫什么 秦九韶算法公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九韶算法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生平秦九韶秦九韶祖上世代为官,父亲秦季槱(yǒu/ㄧㄡˇ)字宏父,是四川普州(现安岳县)人,曾知潼州府、任职秘阁。1208年,秦九韶生于普州,(今四川安岳)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嘉定五年(1212年),秦季槱

  • 中国元代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年-?),中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被誉为“秋思之祖”。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的称呼元代已初见端倪。叶长海教授对元曲四大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这一

  • 中国元代教育家、天文学家:许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许衡

    许衡是中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人物简介许衡塑像许衡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九月丙寅。十六岁时,下决心求学,一心研究儒家经典。1232年,蒙古军攻破金国新郑,许衡被俘,但是后来获释。6年后科举中选,遂以教学为业,与当时著名的隐士窦默一起谈论学

  • 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与关汉卿齐名,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王实甫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在王实甫现存的3种杂剧中,5

  • 东汉末大臣录尚书事:王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允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十分严重,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而后,各地百姓风起云涌,自发地组织军队反抗政府。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执掌大权手握重兵,为了除掉他们何进秘密邀请董卓进京东汉宦官作乱的时代由此结束。在那之后董卓废除汉少帝,然后拥立陈留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把持住了朝

  • 明朝开国宗室名将大都督:朱文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文正

    人物简介朱元璋起兵时,朱兴隆早已死亡,朱兴隆的妻子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把朱文正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朱文正勇猛善战,随军渡江时,攻下集庆路。因屡立战功被升为枢密院同敛,朱元璋问:“想当什么官?”文正对曰:“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

  • 有哪些与杨炎相关的轶事典故?对杨炎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炎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

  • 唐朝宰相改革家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杨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炎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

  • 有哪些与李勉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勉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勉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宰相,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勤学经史,沉雅清峻。初为开封县尉,颇有政绩。至德元年,拜监察御史 ,辅佐唐肃宗光复,拜太常少卿。受到李辅国排挤,出任汾州刺史,迁河南尹,转江西

  • 唐朝宰相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汧国公:李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勉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宰相,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勤学经史,沉雅清峻。初为开封县尉,颇有政绩。至德元年,拜监察御史 ,辅佐唐肃宗光复,拜太常少卿。受到李辅国排挤,出任汾州刺史,迁河南尹,转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