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会说“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吗?真的笑死人了好吗!

岳飞会说“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吗?真的笑死人了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3/12/12 12:41:27

岳飞会说“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吗?真的笑死人了好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当然不可能!!!

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宋朝分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而岳飞在南宋时可谓是中兴之臣。有意思的是,最近听到了一个笑话,说是某电视剧里的岳飞竟然公开说:“我岳飞身为南宋子民,巴拉巴拉......”真的笑死人了好吗?岳飞要真是这么叫,那不是穿越了就是想死了。

北宋、南宋的称呼,就像是汉朝的东汉、西汉,所谓的西、东、北、南的朝代划分是后世史学家加上的,在当时汉朝和宋朝都不存在这样的叫法,只是统一地称为汉和宋。这种划分是史学家为了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人为地强加上去。

今人画《南宋皇城图》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朝代更迭以成对的形式出现。比如“西周”后有“东周”,“西汉”后有“东汉”,“西晋”后有“东晋”,“北宋”后有“南宋”。不过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一开始这些朝代都是以“西”和“东”来划分,后来则是“北”和“南”。如“唐”后有“南唐”,明后有“南明”。

楚汉之争后,刘邦夺取天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结束)。王莽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其中西汉皇族的远亲刘秀通过数年努力,剿灭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全国,史称“东汉”。

那么这个西汉、东汉是什么人开始叫的呢?当然不会是当时在世的人,刘秀打的旗号是光复,也就是建立的王朝就是独一无二的汉朝,怎么可能给自己冠一个“东汉”的帽子。

官修的一些史册中,《汉书》、《后汉书》中无从西汉、东汉之名,只是《后汉书》中从时间上有前后汉之分。不过在后来朝代一些研究历史的学者看来,两汉除了有时间上的划分,也有地理上的划分。

长期的战乱中,故都长安遭到了严重破坏,新朝定都只好选在洛阳。长安在洛阳的西面,故刘邦建立的汉朝就叫西汉;洛阳在长安的东面,就把刘秀建立的汉朝叫作东汉,例如南宋徐天麟编写《西汉会要》《东汉会要》。

再比如周朝就是这样划分的。周朝最后一个君主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洛邑在西周国都镐京之东,所以后人称为东周,相应的此前的周朝则称为西周。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晋朝,不过晋朝有些特殊的地方。实际上晋朝都于洛阳,五胡乱华后,永嘉南渡东迁于建康。建康在洛阳之南,按照都城定位,应该称为南北晋,但为何称为东西晋呢?这是因为当时有个重要的地理概念“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南京正是江东地区,所以还是分东西晋分得清楚。

五代十国时,国家太多了,一个名字的也很多,所以如果不分得清楚一点那就更乱套了。五代十国那会的朝代都是习惯按着时间顺序加先后,如后赵、后燕、后蜀,“后”字是史学家为了将这个时期与战国时期的赵、燕等国区别开来而加的。不然,只说燕国,就很难搞清楚究竟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燕国。

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

对于前后相继的政权一般称前后,如《新五代史》中的前蜀后蜀。即使这样还有重的,就加上姓,有赵宋刘宋、高齐萧齐;还不行再加地点,如蜀汉。中国人多地大,历史当然也复杂。

对于那些没有继承关系的两个王朝,除了用“前后”来称呼,也有特殊情况,与主要王朝同名时,主要王朝并不改变称呼,比如前唐和后唐,李氏唐朝为前唐,但是主要王朝,所以不改名。如果是两个以上没有继承关系的王朝,就有前有后,如前秦、后秦,同时,作为主要王朝的赢秦不改名。

如果同时具有上述关系,比如曹魏、北魏、西魏、东魏,因为北、西、东魏间有继承关系,所以以方位来称呼,而他们与曹魏没有继承关系,所以曹魏不改名,以其作为主要王朝。特别是三国时期,与魏同时的汉和吴,因魏是主要王朝,所以这两个王朝的定名有些不同,一个以地名称谓,称蜀汉;一个以方位定名,为东吴。

这种东西前后的称呼,是以宋代为截止点的,在此之前仍是东西称呼,之后就成了南北了,例如南宋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史称“北宋”。从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北宋”和“南宋”的划分还是从都城的位置和疆域考虑的,汴梁位于淮河以北,临安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宋拥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而南宋则偏安于南方一隅。

再比如元朝被朱元璋推翻后,残余力量在漠北又建立了政权,史称北元。明朝被李自成灭后,在南京也建立了南明小朝廷。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主要因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宋朝时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不会再往贫瘠的西部迁都了,也就不会有东宋和西宋了。

从政治和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领土从汉唐到宋元明时期,有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同时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逐步将都城东迁。当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就可能南移。这反映到王朝更迭上,便是先“西汉”后“东汉”,先“北宋”后“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称呼都是后世史学家定的,在当时并没有这些说法。这些史学家也并非是现代人,他们大多也是古人,古人在研究自己之前朝代的历史时,为了分清朝代,才会想到在朝代前加上时间或者是地理位置加以说明,这也逐渐成为后世研究历史的一种约定俗成。

但在官方版本里,王朝的历史不是分裂的,所以在史书还是延续一个国号,特别是官修的二十四史中,对于这些朝代的称呼并没有南北东西之分,《晋书》、《宋史》中都没有东西晋、南北宋之分,由此可知历史当事人更不可能给自己的国号前面加个南北东西的,岳飞就更不可能说出“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了!

标签: 宋朝岳飞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名臣王大宝简介:后人将其推为“潮州八贤”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郑成功为什么会拒绝与李定国会师反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成功,明朝,风云人物

    1654年,反清复明事业一片大好。在东南沿海,坚持反清复明事业的两员虎将,一是李定国,一是郑成功,都接二连三地取得了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清廷。在李定国、郑成功等人的鼓舞和激励下,广东、广西各地义师和百姓群起响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李定国制定了攻克广州的计划。广州是广东的咽喉之地

  • 于志宁:唐朝时期宰相,曾教导太子李承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于志宁,本姓万忸于氏,字仲谧,鲜卑族,唐朝时期宰相,他是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志宁初仕隋朝,授冠氏县令。晋阳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担任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

  • 仇琼英为什么没进108将?是她不够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仇琼英,宋朝,风云人物

    水泊梁山上有一百零八位好汉,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团了,这么多人该如何进行座次排列呢?要想成为天罡星中的一员,一般需要有高强的武艺,或者在江湖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才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虽然地煞星稍逊一筹,但也有很多武艺高强的好汉。可以说,梁山上几乎云集了当时宋朝武艺最高强的将士了。但是有一个女人非常出色,

  • 康熙皇十二子胤祹为何没参与夺嫡?背后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对于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一事想必很多人都略有耳闻,这件事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皇位争夺战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以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胜出而告终,而其他那些参与皇位争夺的人都遭到了雍

  • 李存勖为什么让皇后干政?皇后刘氏权力极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李存勖为什么让皇后干政?李存勖在位期间,皇后刘氏权力极大,所发布的教令与皇帝诏敕具有同样效力,各地官府都必须执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氏生性贪婪吝啬,不但和李存勖一同聚敛钱财,还派人到各地经商,连柴火果蔬之类都要加以贩卖,从中获利。四方贡献的钱财都据为己有,却吝啬不赏,只

  • 薛仁贵对大唐忠心耿耿,为什么他孙子却跟着安禄山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唐朝,风云人物

    世事变化无常,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知未来,更不能提前知道自己子孙的未来生活,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一个人用血肉和拼搏换来的好名声,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后代们所玷污了,比如薛仁贵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英雄一世,但是孙子薛刚却跟着安禄山造反。那么,薛刚为何要这么做呢?薛仁贵是唐朝时期的优秀将领,此人为唐朝立下了

  • 早曹魏政权中,有哪三个人的实力可以比肩五子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魏,大家还是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魏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五位能征善战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这五位名将,为曹操征战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志》作者陈寿,盛赞他们:时有良将,五子为先。张辽不用

  • 清朝四大辅臣:从性格看其身家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风云人物

    康熙初年,清廷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受顾命,奉幼帝玄烨(时年方六岁)嗣承大统,后人称“四大辅政大臣”。由于其性格不同,四人皆为洞察时事的老狐狸,在辅政过程中看似非常融洽的表面,却始终同床异梦。而四人由于性格的不同,在辅政过程中捭阖纵横、互为利用,最终各自顾命,飞鸟投林,有始无终。一、四人

  • 历史上的武则天只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女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唐朝,风云人物

    女皇帝武则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人。她想要的就是不惜任何的代价得到。为了获得皇位,她不惜杀了自己的女儿,然后杀了她的儿子,以免与她争夺王位。总之,在武则天看来,所有残忍的手段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最有说服力的是武则天的私生活。武则天像任何女人一样,想要爱和被爱,毕竟她是皇帝谁见了她都害怕。武则天为了满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