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经耀简介 黄经耀将军的介绍

黄经耀简介 黄经耀将军的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2/8 18:29:25

5月24晚,周恩来正在垂钓台16号楼中心革碰头会办公室接见了黄经耀、胡炜两人。同时列进接见的还有陈伯达、康生力、闭锋、戚本禹等中心文革小组的成员。

黄经耀将军(1915―2005)江西省雩都(今于都)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黄经耀少将照片

黄经耀将军简介

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

黄经耀是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反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广阳、孝义、午城等对日作战,创建苏鲁豫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山东粉碎九路围攻,粉碎日军七路围攻大扫荡的战斗,打通华北与华中战略联系的艰苦斗争。此外,还配合淮海部队参加宿北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长、副师长等职,参加了开辟西满、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秋、冬季攻势作战、锦州攻坚战、辽西黑山大虎山会战、沈阳攻坚战、平津战役、湘西剿匪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师长、黑龙江军区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陕西省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抗美援朝作战中,他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他为西北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经耀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黄经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黄经耀少将生平经历

黄经耀,1915年出生,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经耀历任红1军团政治部通信班战士、班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二)

抗日战争时期,黄经耀历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排长、115师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连长、副营长、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营长、8旅22团副团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孝义、午城等对日作战,创建了苏鲁豫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粉碎山东日军九路围攻,粉碎日军七路围攻大扫荡的战斗,打通华北与华中战略联系的艰苦斗争。此外,还配合淮海部队参加了宿北战役。

(三)

抗战胜利后,黄经耀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4师10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4师10团团长。

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2纵队4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第39军115师(属头等主力师),黄经耀任115师副师长(有资料显示:任第42军126师副师长)。

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兵团第39军115师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第39军115师,黄经耀仍任115师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黄经耀参加了开辟西满、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秋季攻势作战、冬季攻势作战、锦州攻坚战、辽西黑山大虎山会战、沈阳攻坚战、平津战役、湘西剿匪。

(四)

新中国成立后,黄经耀任第42军126师师长。

1950年10月19日,黄经耀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42军126师师长。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

1953年起,黄经耀历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兼陕西省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68年5月1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黄经耀当选为副主任(时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西安地区支左统一指挥部指挥)。

黄经耀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2005年8月16日1时42分,黄经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黄经耀将军故事

揭秘:“文革”中周恩来亲自指挥的两次军事行动

文史频讲转载本文只以疑息传播为目标,没有代表认同其不雅面和立场

原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中心军委办公厅主任胡炜将军,目前虽已年过八旬,体强多病,但记忆力却极好,对本身夙昔阅历过的事项记忆犹新。“文明大年夜革命”期间,当造反派蓄谋掳掠解放军的火器仓库、围困国家战略储躲油库之时,周恩来总理火速回支行动,亲身给胡炜下敕令,两次批示、调动解放军有闭部队,实时制行了两起复杂年夜恶性事故的发作,庇护了国家财富和军队的火器设备安静。那时身为解放军某军军长的胡炜,是周恩来总理亲身批示的那两次军事行动的实行者和具体批示者。远日,胡炜将军笔者告诉了那时的景象。

陕西省情势严重,周恩来派出专机接胡炜进京。正在向大年夜师作引见时,周恩来说:“胡炜同道能兵戈,能做思惟政治工作。能文能武,是我军年青的军长。”

胡炜,1920年生于河南省新蔡县一户富有农平易远家庭,6岁上教,1933年考进河南省省立第一中教(后改名为开初中),1936年考进省立开启高中。正在求教期间,他阅读了大年夜量进步书刊,思惟活跃,是开启教生举动的积极分子。1937年列进革命,1938年进党,历任干事、指点员、构造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等职。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年41岁。

标签: 黄经耀

更多文章

  • 蔡京书法写得如何 蔡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京

    蔡京是中国古代臭名远扬的宋朝奸臣,然而,他却是个非常出名的书法家。蔡京书法已经很多人学习的对象,对于这个遗臭万年的奸臣,蔡京书法是如何让人们对蔡京改观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蔡京的书法。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京书法以唐人风格特别是柳公权立身,劲健矫捷,

  • 杜月笙的后代现状 为什么杜月笙那么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月笙

    杜月笙,也是称之为中国的黑帮老大,而对于杜月笙,为何能够在金融上教育上各种多的领域有着触角触碰?而杜月笙为何能够那么成功一切的呢?对于中国第一帮主杜月笙的后代现在的状况都是如何,那么杜月笙的后代现状 为什么杜月笙那么成功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

  • 冯国璋与北洋武将的三次抉择 如何评价北洋总统冯国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国璋

    宣统三年,北洋将领冯国璋年已五十二岁。五十而知天命。1909年,清廷令袁世凯“回籍养疴”,冯国璋仍任军咨使一职(相当于今日总参谋长),但他给清廷提交的一份份军制改革建议,却石沉大海。冯国璋冯国璋与袁世凯,既是僚属,又是师生。虽同生于1859年,冯国璋却以“门生&r

  • 霍元甲和孙禄堂谁才是晚清武林第一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元甲,孙禄堂

    晚清武林五大高手,董海川、杨露禅、王五、黄飞鸿、霍元甲,个个是济世救民的英雄,真可谓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霍元甲当然,在小编整理过这5大晚清武林高手,试问谁是武林第一之时,诸多网友,莫衷一是,纷纷认为霍元甲、黄飞鸿是武林第一。更有网友另辟蹊径,认为小编遗漏了一位武林高手,这个人就是誉有“

  • 杨家将中穆桂英真实存在么?怎么评价穆桂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穆桂英

    穆桂英是《杨家将》中一代巾帼英雄,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穆桂英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那么

  • 杨家将中佘太君生平介绍 如何评价佘太君 佘太君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佘太君

    佘太君是保家卫国震天下的著名女英雄,宋代名将杨继业(即杨业,老令公)之妻,她精通韬略,其八子及一孙,多数殉国。佘太君生长在一个爱国名将的家庭里,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响,青年时候就成为一名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的女将。佘太君确有很高的骑射战斗、布阵行兵的本领。从史书的记载上看,杨家诸将大多位列偏裨

  • 杨家将中罗氏女生平介绍 如何评价罗氏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罗氏女

    罗氏女是杨门女将里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一次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四郎,他们两情相悦,结为夫妇,金沙滩一战后,为了完成四郎的使命,跟随佘太君披甲迎战辽军,成为扬名天下的杨门女将。而四郎与四娘的情却让人震撼,特别是在最后四郎失去了记忆,让人心痛,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

  • 杨家将中柴郡主生平介绍 如何评价柴郡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柴郡主

    柴郡主是杨门女将之一,有书称:柴文意、柴美蓉、金花郡主、金花公主,是杨六郎正妻,为后周主柴荣之女。从小在赵匡胤家长大,与八贤王赵德芳兄妹相称。后嫁给杨家将,成为一名杨门女将,巾帼英雄,女中豪杰,成为当时著名的杨门女将之一;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柴郡主吗?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 杨家将中杜金娥生平介绍 如何评价杜金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金娥

    杜金娥是著名的杨门女将之一,为杨七郎次妻,有书亦称作杜玉娥,父亲是山寨王。热情爽朗,有着傻大姐的幽默感。其实在杨家将的传说中,杜金娥为七郎生有一子,名宗英。杜金娥因在投奔杨家的路上遭遇番军不慎动了胎气,产子之后无奈把儿子包裹好挂于树枝之上,被人捡去。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杜金娥吗?声明:图片由

  • 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简介 方孝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方孝孺

    方孝孺(1357年mdash;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