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中豪:比林彪更有军事头脑的人

伍中豪:比林彪更有军事头脑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3 更新时间:2024/1/19 13:35:15

今天很多人很难记得伍中豪了。

黄公略彭德怀关系很深,伍中豪却与林彪很像。

伍中豪

两人同是黄埔四期生。不同的是,伍中豪编在步兵科第一团八连,林彪编在步兵科第二团三连。黄埔军校从第四期开始,按成绩分别将学生编入军官团与预备军官团。伍中豪所在的第一团是军官团,林彪所在的第二团为预备军官团,可见伍中豪在黄埔的成绩优于林彪。

两人都是从叶挺的部队里走出来的。林彪一开始是在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当排长、连长,七十三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伍中豪则是在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的新兵营当连长,二十四师师长就是叶挺。

林彪参加南昌起义,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红四军二十八团,林彪为该团一营营长;秋收起义部队被编为三十一团,伍中豪为该团三营营长。

两人一起当团长林彪为二十八团团长,伍中豪为三十一团团长。

两人一同当纵队司令林彪为第一纵队司令,伍中豪为第三纵队司令。

两人又一同当军长林彪任红四军军长,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

伍中豪长林彪两岁,两人都是红军中年轻优秀的指挥员。这两个人的经历非常相像,但两个人的作战风格却是各异。林彪指挥的部队,运动速度非常快,飘忽不定。运动战和伏击战是林彪的两大特长。

伍中豪

据萧克将军回忆,林彪的指挥有个缺点,就是不大稳得住,利于进攻,固守就差一些。但是,伍中豪指挥的部队在固守这方面要比林彪强。两人各有优长,当时被称作红军中的两只鹰。

萧克将军还回忆说,伍中豪没有林彪那种架子,他是北京大学文科三年级学生,是学文学的,有较好的旧学功底。

伍中豪还有一个特点,非常喜欢下象棋,那个时候红军中没有一个人能下得赢他。福建长汀有位老人精于象棋,在那一带名声很大。当时,红军还没有攻占当地,相当于敌占区。伍中豪某个晚上偷偷摸进这个老人家里,专门与他下象棋。那天晚上,伍中豪在屋内与老人连下五盘棋,输了三盘,赢了两盘。伍中豪当然很不服气,最后一把推开棋子,说3个月以后再战。

在当时,对于林彪和伍中豪的军事才能,红军中都是公认的,可惜伍中豪“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0年6月,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因病在闽西长汀福音医院治疗。10月,出院归队,途经安福县遭地主武装袭击,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5岁。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这首诗作于1929年5月,是红军早期将领伍中豪生前的铮铮誓言,也是伍中豪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多次在根据地干部会上,表扬伍中豪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是文武全才。

王尔琢、黄公略、伍中豪三位杰出的红军战将,皆牺牲过早。残酷的牺牲让我们知道,不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而是一个挫折接着一个挫折、一个失败连着一个失败,才摔打和筛选出一批优秀的红军战将。

伍中豪

相关阅读:毛泽东、彭德怀寻找黄公略妻女始末 感人至深

黄公略,著名红军将领。毛泽东曾在《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词中写道:“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对他给予了高度赞许。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江西吉安率部转移时,遭遇敌军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黄公略牺牲后,对其妻女的寻找和安置工作一直牵动着毛泽东、彭德怀等人的心,并演绎出一个个曲折感人的故事。

黄公略牺牲后,毛泽东十分惦记战友黄公略留在家乡的妻子刘玉英和爱女黄岁新的安全,多次派人到湖南湘乡桂花树高模冲打探寻找。然而,一次次的寻找都没有结果。1939年徐特立到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工作时,毛泽东又一次想起了老战友黄公略的遗孀,委托他设法找到刘玉英母女俩,以了却多年的心愿。这年10月,徐特立来到衡阳,就近给刘玉英写了一封信,请她带女儿来衡阳会面。此前周恩来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视察时,也曾给刘玉英写过信,并派人寻找过,但都因各种原因没有结果。

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连续收到党的两封信,刘玉英心里十分激动,真想马上去见亲人。但她是裹脚,走路很不方便,于是就托人雇了一顶轿子来衡阳的约定地点与徐特立会面。见了徐老,刘玉英泣不成声,激动不已。她向徐老讲述了这几年的情况,徐老也想送她到延安,以告慰黄公略的在天之灵。但这次刘玉英没有带女儿一起来,她还要侍奉婆婆。于是徐老便嘱咐她带好女儿,等革命胜利了再来接她们。刘玉英回到湘乡后,一住又是10年。

彭德怀侄儿奉命赴湘寻找刘玉英母女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正在北京开会的彭德怀担心退守衡阳、宝庆的白崇禧部杀害我党干部家属。他决心再一次寻找刘玉英母女,并好好保护她们。乘会议间隙,彭德怀找来在中央警卫团工作的侄儿彭起超,要他随第4野战军南下,到湖南去寻找刘玉英和黄岁新。彭老总对他说:“这不仅仅因我和黄公略的私人关系,而是体现了党的关怀,十几年前毛泽东就派人寻找过。”嘱咐他找到后迅速把她们母女护送到北京。

彭起超来到长沙刚安顿下来,就急忙向12兵团司令员肖劲光、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汇报,准备立即赴湘乡寻找刘玉英母女。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还十分复杂,王首道指派了一名干部和一名战士同彭起超一起赶往湘乡。

他们3人化装成生意人的模样,在黄公略的家乡一带走村串户,没用几天就在周围群众的指点下,找到了黄公略的家。但黄家此时大门紧闭,空无一人。他们忙向村里人打听,得知刘玉英母女仍然还在,他们才放下心来。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没有人知道她们母女俩的去向。

标签: 伍中豪

更多文章

  • 秦孝文王嬴柱的介绍 秦孝文王的父亲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的名字叫做赢柱,也是为安国君,是秦昭襄王的第二个儿子,秦始皇的祖父,但是他在位仅有三天。在这期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他死后葬于寿陵,由他的儿子秦庄襄王继位。网络配图他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成为太子后,将他最宠爱的一名妃子立为正夫人,号为华阳夫人。由于华阳夫

  • 李庭芝简介 李庭芝成就以及历史对他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庭芝

    李庭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元将领,虽然是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大,但是其忠义之行却感动了很多人,可以说李庭芝的一生是一场正义凛然的大悲剧,正是因为南宋有了李庭芝一样的将领才是的南宋得以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但是最终却难以挽回南宋灭亡的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下面做一下李庭芝简介。网络配图1219年,李庭芝生于随

  • 秦朝丞相李斯为什么死得这么惨? 如何评价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

    中国历代丞相中,若要论下场最可悲、死得最惨的人,恐怕要首推秦相李斯了。《史记》中有一句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李斯“五刑”,是指对罪犯所实施的五种刑罚。“五刑”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历朝历代

  • 姬昌的成就有哪些 姬昌的三大贡献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姬昌

    开疆拓土周文王二年,周攻灭邘(今河南沁阳北),三年攻灭密(今甘肃灵台),五年攻灭黎(即“耆”,今山西省长治县境)等国,解除了周国北方和西方后顾之忧。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4]迁都丰京周文王六年,周灭崇,建立丰邑(今西安市长安区沣河西岸),筑灵台,将周

  • 蒋介石嫡系大将汤恩伯将军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汤恩伯

    汤恩伯原名克勤,由于感念陈仪的知遇之恩,而改名为恩伯。汤恩伯历任第13军军长、第20军团军团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黔桂湘边区总司令、第3方面军司令官等职。出身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拥兵12个军(最多时曾统兵60万),其核心部队是第13军(核心师是第4师),属下

  • 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安史之乱平定功臣李光弼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

  • 欧洲传奇公主茜茜公主的故事 茜茜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茜茜公主

    伊丽莎白公主也就是茜茜公主,人们喜欢叫她的昵称茜茜。茜茜公主的故事很长也很棒,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这个美丽高贵,与众不同的传奇女人。图片来源于网络1837年茜茜公主在一个公爵家庭里出生,她的父亲是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母亲是鲁多维卡。1848年茜茜公主的表哥弗兰茨·约瑟夫登上

  • 伊莎贝拉女王是哪个国家的女王及其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伊莎贝拉女王

    伊莎贝尔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女王,其影响不在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之下。她生活于15世纪欧洲中世纪的末端,对天主教在欧洲地区巩固势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伊莎贝拉女王是15世纪哪个国家的君主?图片来源于网络伊莎贝尔的父亲是胡安二世,胡安二世是继承了其父亲恩里克三世的王位,成为了卡斯蒂利亚的国王,但是胡

  • 香奈儿:贫民大院出生的女人如何缔造时尚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香奈儿

    要解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了解可可·香奈儿小姐的人生开始。可可·香奈儿原名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加布里埃·香奈儿)终身未嫁,所以人们在说起她的时候都会说Miss.Chanel。香奈儿,1883年出生于法国的索米尔的一个贫穷家庭,父

  • 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早年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邓世昌

    邓世昌简介邓世昌,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