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方平简介 张方平与苏轼的关系

张方平简介 张方平与苏轼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58 更新时间:2023/12/5 17:29:56

张方平是北宋名臣,与苏轼苏洵父子交好,待苏东坡视如己出,为救苏轼不顾一切,且对苏家父子有知遇之恩,苏轼也尊称其世叔伯。

张方平简介

张方平(公元1007年公元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北宋大臣,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

景祐元年(1034),中茂才异等科,任昆山县(今属江苏)知县。又中贤良方正科,迁睦州(今浙江建德东)通判。历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今属安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杭州(今属浙江)、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长官。神宗朝,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反对任用王安石,反对王安石新法。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卒。苏轼哀痛不已。赠司空,谥文定。

张方平与苏轼的关系

张方平在四川任职过。三苏同考进士时,一起去拜会的就是他,之后就是交往更深,张方平对苏轼如同严父,视如己出,苏轼也称之世叔伯。

至和二年(1055),苏洵听闻张方平的大名,带着苏轼兄弟前去拜访。张方平一见苏轼,惊为天人,以为人间骐骥。苏洵与张方平商量,想让苏轼兄弟先在蜀中应乡试,张方平却认为,这是“乘骐骥而驰闾巷”,大材小用,力劝苏洵让二子直接赴京应举。但想要赴京应举,没有人推荐是不行的。苏洵便想请张方平作为两兄弟的推荐人。张方平说:“吾何足以为重,其欧阳永叔乎?”(事载《避暑录话》)。并不顾自己与欧阳修原有嫌隙,毅然写信向欧阳修推荐苏洵,并资助盘缠。从此,苏轼与比他年长二十九岁的张方平结成了忘年之交。可以说,张方平对于三苏父子,有知遇之恩。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形势险恶,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早已退休闲居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的张方平,却奋不顾身地上书朝廷,营救苏轼。老人给神宗皇帝写信,呼吁赦免苏轼。张方平托南京的地方政府递交此书,可是官员不敢接受,张方平大怒,就叫儿子张恕直接去交给朝廷。张恕生性怯懦,在登闻鼓院(专门受理上诉公私利害、朝政缺失、理雪冤案诉状的机构)门外徘徊了很久,没敢交出去。后来苏轼出狱后,看到张方平给皇上的这封信的副本,不禁大惊失色,连吐舌头。原来,张方平在信中劈头就说苏轼“实天下之奇才”,盛赞苏轼之才德,并指出苏轼“但以文辞为罪,非大过恶”,劝神宗本着爱惜人才之心赦免苏轼。最后表明自己“僭越上言,自干鼎钺”的态度(张方平《论苏内翰》)。苏轼深知,当时说他是奇才,反而会激怒神宗、御史,说不定会使他们恼羞成怒而变本加厉呢!多亏张恕怯懦,没有交出这封信,否则苏轼下场堪。话虽这样说,张方平对苏轼的满腔爱护之心毕竟是感人的。苏轼被定罪后,张方平也因与苏轼的交往而受到牵连,罚铜三十斤。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友谊,他们的忘年之交始终不渝。

标签: 张方平

更多文章

  • 范缜的作品 关于范缜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缜

    范缜出身一个士族家庭,但南北朝后家族开始衰弱,所以他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范缜一生坎坷,加上性格耿直、不惧威胁,晚年亦不平顺。范缜的作品《南史》载范缜有文集十五卷,《梁书》则记为十卷,大都散佚。存世有《神灭论》、《答曹舍人》(《答曹思文难神灭神》)等四篇,收于《弘明集》与《全梁文

  • 范缜简介 范缜神灭论 范缜反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范缜

    范缜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无神论者,代表作《神灭论》反对神不灭之说,具有唯物主义和捍卫真理的革命精神。范缜简介范缜(约450年515年),字子真,汉族,南乡舞阴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出身于顺阳范氏,幼年丧父,待母至孝,弱冠前拜名师求学。入南齐

  • 储光羲的诗歌 如何评价储光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储光羲

    储光羲被尊为“江南储氏之祖”,他因仕途不顺而隐居,后复出在安史之乱中迫受伪职,叛乱平复后被下狱,后又被贬到岭南,于公元763年逝世。储光羲的诗歌对储光羲诗歌进行专门探讨的论文也不多。施章《唐代田园诗人储光羲之研究》中有一节是专论"储光羲之农诗"的,他认为储光羲“

  •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的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储光羲

    储光羲是唐代官员、诗人,是进士出身,担任过冯翊县尉等职,一生仕途坎坷,人生也多曲折,因其晚年失节而《旧唐书》、《新唐书》皆无传。储光羲简介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

  • 魏学洢父子的故事 对魏学洢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学洢

    魏学洢自小以孝顺出名,他的父亲是明朝一位名臣,然而受人诬陷而死,大孝子魏学洢为父亲日夜奔走,最终也病死,时年仅29岁。魏学洢父子的故事魏学洢在七岁时就能作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魏大中被捕之时,魏学洢泣血号呼,随牢车北上。他不听从父亲劝阻,改

  • 魏学洢简介 魏学洢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学洢

    魏学洢出身官宦世家,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江南才子,以文闻名于世,代表作有《核舟记》、《茅檐集》等,其中《核舟记》被收入到语文课本中。魏学洢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江南才子,是明代的文学家。他出生在浙江嘉兴的一户仕宦人家,父

  • 周密的诗词 怎么评价周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密

    周密是南宋词人、文学家,与吴文英齐名,并称“二窗”,擅长诗词,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草窗旧事》、《萍洲渔笛谱》《绝妙好词》等。周密的诗词周密为南宋末年雅词词派领袖。他的词作融会姜夔、吴文英两家之长,形成了典雅清丽的词风。他一方面取法姜夔,追求意趣的醇雅,另一方面与吴文英交

  • 周旋于蒙宋金之间的乱世枭雄李全生平 李全结局 李全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全

    金人在占据了中国北方后,不可避免地像他们之前和之后的少数民族一样,开始被汉文化同化,而且腐化的速度比汉族还快。尤其是政治,在经过号称“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短暂的清明政治后,金章宗完颜璟推行的括地运动使得大批以汉族为主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生机的农民们没有选择,只能铤而走险,

  • 南朝刘宋名将张兴世生平 张兴世结局 张兴世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兴世

    闻的良将自司马氏灭掉三国的最后一国“吴”以后,新兴的西晋王朝统一天下刚刚十余年,“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的风潮便先后将晋这个庞然大物侵蚀一空,西晋就这样在中原苟且了二十五年,最后在“十六国”的浪潮中结束

  • 北魏文明皇后冯太后生平 冯太后结局 冯太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太后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冯氏,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习惯地称为“文明太后”。“文明”,是她以太皇太后身份死后被加的谥号。冯太后临朝执政期间的大胆改革,为北魏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不仅因此成为北魏历史上的成功政治家,而且赢得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