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郁达夫的文学成就 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郁达夫死亡之谜

郁达夫的文学成就 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郁达夫死亡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1/18 21:39:59

郁达夫是怎么死的

郁达夫死亡之谜,至今仍未解开。曾经一名日本宪兵承认郁达夫已惨遭迫害,这名日本宪兵并指出他们掩埋郁达夫的尸身的地方。后来研究郁达夫经历的工作者,几乎翻遍了新加坡都没有找到郁达夫的骨骸。

郁达夫雕像

既然这名日本宪兵所言不实,那么郁达夫是怎么死的呢?1945年8月29日,本在房间中和好友商量事情的郁达夫被人骗了出去。后来,郁达夫一直处于失踪状态,等到半个月之后,有消息称郁达夫已经被日本宪兵所枪杀。关于郁达夫被杀害的消息传遍了东南亚和中国,大家都对郁达夫是怎么死的,充满了疑虑、有人说,日本宪兵得知了郁达夫真实身份,所以将他灭口,也有人猜测,郁达夫之死会不会与戴笠相关。

郁达夫和映霞成婚之后,戴笠一直对王映霞展开了猛烈的攻势。郁达夫在福建时候,还不知道王映霞与戴笠之间的情感纠葛,等他知道后,王映霞已经爱上了戴笠。郁达夫为了斩断王映霞与戴笠的纠葛,便带着王映霞前往新加坡生活。

1939年,郁达夫曾写《毁家诗纪》一,而后在报刊《大风》上公开发表。他暗指出戴笠破坏自己家庭的行为,言词之间流露出对戴笠的憎恨之情。郁达夫曾要求将这篇文章寄给蒋介石于右任等国民党要人,希望以舆论压力来谴责戴笠。或许这件事情惹怒了国民党派,他们借当时形势,将郁达夫杀害了。

郁达夫小说的特点

郁达夫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很多的文学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故都的秋》。郁达夫小说创作共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那我们就从郁达夫小说中来分析郁达夫小说的特点吧!

郁达夫《沉沦》

郁达夫小说呈现强烈的士大夫情节,面对社会时态,郁达夫敢于呐喊出自己的心声。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叙传记的方式,讲诉了自己的所见所观所感,代表小说作品有《迟桂花》。在《迟桂花》中郁达夫运用了大量内心独白来讲述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郁达夫的情绪、思想、性格等各个方面。在世事的压抑下,郁达夫以自己为例,读者展示了生活在旧社会压迫之下新青年们苦闷和困顿的内心。郁达夫小说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对性欲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小说作品中的性欲色彩,通常被看做是具有抨击封建礼教的精神。

比如郁达夫早期小说作品《沉沦》以一位性苦闷的留学生为主角,通过讲诉男主人公在受到精神和生理双重压迫下,内心极度苦闷之情。虽然郁达夫在《沉沦》一书中,运用了大量露骨的词汇来描述男主人公的性爱历程。但是,和一般追求感官刺激的书籍不同的是,郁达夫借男主人公表现出社会的黑暗,以及中国正遭遇侵略的悲惨命运。郁达夫旨在通过此书唤起青年朋友参与爱国救亡运动的决心。

郁达夫 鲁迅

郁达夫和鲁迅都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俩人在文坛上各占一席重要之地。除此之外,郁达夫和鲁迅还是一对好朋友,从很多事情中都可看出俩人的友情岁月。郁达夫和鲁迅从1923年开始相知相交,直到鲁迅去世时,俩人友情相交长达十三年之久。

郁达夫与鲁迅

1927年,郁达夫和鲁迅共同在上海生活,俩人也从朋友升级到了挚友。对鲁迅来说,郁达夫是他所有朋友中,最为知心的一位,也是最为了解自己的一位。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与世长辞,10月24日时,郁达夫在上海写了一篇文章,即《怀鲁迅》。随后,《怀鲁迅》一文也在《文学》杂志上刊登发表。郁达夫用用词准确,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写出自己对鲁迅深深的怀念之情。1937年,是鲁迅逝世一周年,郁达夫再次写了一篇名为《鲁迅的伟大》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对鲁迅缅怀之情。

随后,这篇文章也被发表在《改造》杂志上,让世人都了解鲁迅生平的伟大之处。鲁迅尚在人世时,郁达夫曾作有多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对鲁迅的欣赏之情。在鲁迅日记中,也写到了郁达夫曾赠诗给自己的这一事情。从诗评和文评中可以看出郁达夫与鲁迅深厚的情谊,鲁迅去世后,郁达夫不止一次地借文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郁达夫与鲁迅不仅有共同的文学追求,并且俩人还是革命战友,所以俩人的友情更加弥足珍贵。

郁达夫在文学上有何成就呢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位文学家,《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都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从总体上来说,郁达夫在文学上有何成就呢?郁达夫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包含三点,接来下我们分别浅谈一下郁达夫的文学成就。

郁达夫作品

第一,郁达夫首创了自传体小说形式,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体裁。在郁达夫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便是郁达夫“以我之口,叙述故事”。文中主人公都是用“我”来讲述其中的故事,比如《沉沦》中,我是一名日本留学青年。在日本留学生活中,“我”遇到了日本人的欺侮,在打击生活中,“我”的自尊和尊严受到了践踏。郁达夫以“我”娓娓道来个中故事,表达了自己在残酷黑暗的生活中,渐渐堕落沉沦的矛盾心理。郁达夫以“我”讲诉故事,更能引发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郁达夫敢于在文学作品中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观念提出挑战,比如在《迟桂花》作品中,郁达夫塑造了一位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农村妇女形象,虽然她的生活历经挫折,但是她依然乐观向上。又比如郁达夫作品《沉沦》,其中郁达夫借日本留学青年情爱之旅,来批判了腐朽堕落的封建文化。郁达夫《沉沦》发表后,对当时一批青年文学作家产生了深远为悠久的影响。

第三,郁达夫文学作品中,善于用悲凉消极的意象,来反映世事的黑暗腐朽,进而表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辛苦生活。比如《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等作品,是郁达夫反映现实问题的代表作品,表达了郁达夫对底层百姓的关怀之情。

郁达夫与王映霞

王映霞是郁达夫第二任妻子,郁达夫和王映霞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后来,因两人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最终形同陌路。王映霞长相美丽并有浓厚的国学素养,在她二十岁时,嫁给了郁达夫,此时郁达夫已经三十二岁。

郁达夫与王映霞

俩人的婚礼非常轰动,郁达夫与王映霞无疑是世人心中的佳偶代表。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后非常相爱,有着浪漫气息的郁达夫经常给王映霞写情书,让王映霞沉醉在这段婚姻中。婚后的王映霞非常温柔贤淑,她每天为郁达夫的三餐而绞尽脑汁。郁达夫曾以“日记九种”的形式将自己对王映霞的爱意呈现在报刊上,让世人都知道王映霞的贤惠与美丽。

不久后,郁达夫与王映霞第一个儿子出生了,更加坚固了俩人的感情。郁达夫与王映霞五年甜蜜恩爱的生活在1933年时戛然而止。1933年,郁达夫带着全家从上海迁移至杭州,杭州恰好是王映霞的故乡,王映霞回到家乡后,热衷于朋友交往,慢慢地忽视了家庭。

随后,戴笠不断地给王映霞写求爱信,让王映霞的心摇摆不定。后来,王映霞将孩子托付给母亲照顾,自己盛装出席各种交际场所,而远在福州的郁达夫根本没有察觉妻子的异样。郁达夫为了斩断王映霞与戴笠的联系,他带着王映霞迁移至武汉。1938年,郁达夫将王映霞带往新加坡,俩人经常为琐碎之事大吵大闹。1940年,王映霞独自离开新加坡,此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结束了婚姻生活。

郁达夫的爱情

郁达夫是位极富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他大多的文学作品,都以爱情为创作线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便可得知,郁达夫的爱情经历与文字互为一体,成为郁达夫文字创作的来源。纵观郁达夫的一生,他有过多段感情经历,郁达夫的爱情或甜蜜、或曲折,对郁达夫而言,每段感情都让他沉醉于其中难以自拔。

王映霞

郁达夫与挚爱王映霞离婚之后,独自在新加坡生活。当时,郁达夫认识了博学多才的李小瑛,此时李小瑛26岁,是一名守活寡的妇人。郁达夫因刚离婚不久,他和李小瑛便产生了很多共鸣话题。李小瑛得知郁达夫生活窘迫,便介绍他当《华侨周报》的主编。郁达夫得知李小瑛租房困难后,便让李小瑛搬入搬入他家书房居住。此时,和郁达夫同住的还有儿子郁飞。郁达夫和李小瑛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俩人被彼此吸引,迅速地坠入爱河之中,李小瑛也搬入郁达夫卧室,和郁达夫开始了同居生活。郁飞得知后,强烈的反对郁达夫和李小瑛的结合,所以郁达夫也没有快速地和李小瑛结婚。

后来,新加坡爆发危机,郁达夫托人将郁飞送回中国。1941年时,李小瑛不舍得搬出了郁达夫家,俩人依依不舍地进行了道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小瑛前往爪哇岛生活,而郁达夫前往苏门答腊躲避日本宪兵的追杀。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创作了著名的《乱离杂诗》,其中有七首诗歌,都是郁达夫为李小瑛而作。

标签: 郁达夫

更多文章

  • 金王孙是谁 金王孙怎么死的 金王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王孙

    金王孙是汉朝槐里的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在历史却对他有所记载,那么金王孙究竟为何能被历史所记呢?因为金王孙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孝景皇后的前夫,也就是说如果金王孙不和王娡离婚也许就没有汉武帝了,那么这个金王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和王娡离婚,而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金王孙简介很多人了解到金王孙都是在电

  • 十大大器晚成的人物 姜太公72岁被拜为国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器晚成

    古时候怀才不遇的例子举不胜举,对于能名流后世的人而言其实成名先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即便是大器晚成的人至少也流芳百世了。10 苏洵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

  • 清朝后期两江总督刘坤一简介 新宁刘坤一坟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坤一

    刘坤一是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名将,曾任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等职,是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他主张变法,提出兴学育才、兼采西法等主张。刘坤一简介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

  • 湘军创始人江忠源生平介绍 如何评价江忠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江忠源

    太平天国起义后,江忠源组建队伍到广西参战,后辗转多地,官至安徽巡抚,有人认为他才是“湘军鼻祖”“湘军创始人”,是曾国藩创办湘军的支持者。江忠源湘军创始人“湘军鼻祖”江忠源被《剑桥中国晚清史》称为“正统上层人物中投笔

  • 江忠源故居 江忠源与曾国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江忠源

    江忠源举人出身,曾任秀水县知县、安徽巡抚、转战湖南、湖北、江西各省,到达庐州后遭太平军包围,最后城破而自尽,时年42岁。江忠源故居在新宁县城,刘长佑故居余庆堂与刘坤一故居光厚堂仅有一墙之隔,即所谓“隔墙”,而“对岸”则是说湘军创始人江忠源的府第与湘军

  • 江忠源简介 江忠源后人 江忠源有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江忠源

    江忠源晚清名将,曾创建楚勇、征讨太平军、击毙冯云山,累有战功,1854年1月庐州城破,他投水自杀,清廷追赠其为总督,谥号“忠烈”。江忠源简介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岷樵,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晚清名将。江忠源举人出身,后兴办团练,镇压雷再浩起义,升任浙江秀水县

  • 李鸿章之兄李瀚章简介 李瀚章的子女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李瀚章

    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兄弟二人都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发迹,曾国藩和胡林翼都很赏识他,曾是曾国藩的办公室当幕僚。李鸿章之兄李瀚章简介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有《合肥李勤恪公政书》等传世。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

  • 盛宣怀与胡林翼关系 历史上怎么评价胡林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胡林翼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曾任湖北巡抚、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署巡等职务,著有《胡氏兵法》、《胡文忠公遗集》等作品。盛宣怀与胡林翼盛宣怀比胡雪岩年轻十一岁,与胡的卑微出身不同,他出生于江苏常州的官宦世家,父亲官至道台,与胡林翼、李鸿章有交,这也意味着他比胡雪岩更容易接驳上更多的权力关

  • 彭玉麟六辞高官的历史故事 如何评价彭玉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彭玉麟

    彭玉麟被誉为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曾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封爵一等轻车都尉,于1890年病卒衡州,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刚直”。彭玉麟六辞高官第一次是辞去安徽巡抚(相当于安徽省委书记)之职。当时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彭玉麟官职是安徽布政使(相当于省

  • 彭玉麟的妻儿子女 彭玉麟的廉洁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彭玉麟

    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又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彭玉麟的妻儿子女妻:邹氏子:彭永钊彭玉麟的廉洁故事彭玉麟位居高位,始终坚持了一条“不要钱”的生活准则。咸丰四年(1854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