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会试第一的明朝大文学家唐顺之仕途顺利吗?

会试第一的明朝大文学家唐顺之仕途顺利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53 更新时间:2023/12/11 11:16:45

唐顺之是明朝著名的学家,同时还是儒学大师、散文家、数学家儒学大师,他从下就在父母和老师的严格教养下成长,并且唐顺之会试第一的成绩也不愧于父母和老师严格的教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顺之幼年时父亲对他十分严格,挨打的理由都是因为写字不端正这类的理由。唐顺之的母亲也会因为他贪玩回家晚了而责骂他,致使他从下就养成了勤学的好习惯。唐顺之又是一个极具个性头脑又异聪明的,所以唐顺之在同龄人之间一直都是佼佼者。父母对唐顺之的学习很上心,除了在教导上非常严厉以外,还经常为唐顺之寻求名师的教导,这更使的本就十分聪明的唐顺之的学业更上一层楼,因此唐顺之在少年时期就成为了一个风度翩翩的书生。学业有成的唐顺之在于嘉靖八年,也就是他23岁时参加了京城的会试,会试每三年才在京城举办一次,唐顺之会试第一的成绩足以证明他的不一般的文学水平。

当时见证唐顺之会试第一的主考官是文渊阁的大学士璁,张璁当时是相当于宰相的存在,他对自己能够遇见唐顺之这样的人才显得非常高兴,张璁想运用自己的权利直接将会试第一的唐顺之提拔到翰林院,但是初乳仕途的唐顺之在职场上的选择十分谨慎,最后婉言谢绝了张璁的建议,按照当时的程序去了兵部工作,这也使得张璁不怎么高兴。

唐顺之 六编

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唐顺之生于1507年,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是现今江苏常州人,他不仅是明代抗倭英雄、军事家,更是著名儒学大师、散文家。其充满了学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中包括《左编》《左氏始末》等等,其中尤以《六编》最为传世。

唐顺之《六编》由《左》《右》《文》《武》《儒》《稗》六部组成,其中《左编》属于史钞类,共存世142卷;《右编》存目为史部诏令奏议类,共存40卷;《文编》分属集部总集类,共40卷;《武编》则属子部兵家类,前集6卷合后集4卷共计10卷;《儒编》划归子部儒家类,共10卷;《稗编》属子部类书类,曾出过赭色影印本共120卷。

唐顺之《六编》主要是在前人既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整合编撰而形成的,各编之间存在着既定的联系,经过唐顺之的加工整合后代表了他的历史思想和社会思想。从其编写过程来看,它们彼此存在着相互参考借鉴的关系;从其编纂内容上看,虽然卷帙繁多且各有特色,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他对这些内容的编写上可以看出,他于外在的真实诉求。

唐顺之《六编》更为关注从历史丰富背景出发的事功观,不会被局限于理想道德的束缚之中。由此也可以看出,唐顺之《六编》虽然受程朱理学思想中积极部分颇多,但从对它们编写内容及时间的细致考察后不难看出他的主体思维渐渐偏阳明理学,即实际是朱、王相互结合后的结果。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在明朝是非常著名的散文,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是唐顺之的《荆川先生文集》中的卷七中,是唐顺之给茅鹿门知县茅坤的两封书信之一。

《答茅鹿门知县》是唐顺之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篇文学理论散文,是一篇议论文,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的中心论点是文章中既要存在精神命脉和骨髓,还要体现出真正的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唐顺之认为这才是一篇好文章的本色。答茅鹿门知县运用活泼自然的行文和通俗生动的用语,在答茅鹿门知县中分自然地分析出众多深刻的道理,这也证明了唐顺之的特点,唐顺之只是如写家书般,信手就写出了着么好的散文。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作者唐顺之在散文方面的过人之处,但是唐顺之除了在散文诗集上有不凡成就外,在很多方面也非常突出,堪称全能之才。

唐顺之还是明朝的军事家和数学家,也是明代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抗倭英雄。《答茅鹿门知县》这篇散文也体现出了唐顺之文章的特点,《答茅鹿门知县》实践了唐顺之自己的主张,《答茅鹿门知县》的文风清深简雅,间用口语,最重要的事没有受到形式上的束缚。唐顺之是以唐的诗人为法度,也使得唐顺之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唐宋两朝的复古主义理论的束缚,而且文章中有很多八股文的作法,这或许是唐顺之在对文学的研究上的不足吧。

标签: 唐顺之

更多文章

  • 江波简介 江波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江波

    战争年代,他多次负伤;他搞后勤,经常蹲在前沿指挥所里,根据战况组织物资供应;解放军1955年首次授衔时,他主动请求让出少将军衔,被授予大校军衔;“文革”中,他被中央文革小组定性为“坏分子”,随即遭到打击迫害。他,就是开国少将――江波。江波将军(1914

  • 北宋宋徽宗皇后显恭皇后生平介绍 显恭皇后结局 显恭皇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显恭皇后

    显恭皇后是北宋时期宋徽宗的元配皇后,王氏(10841108),开封人,其父为德州刺史王藻。。徽宗即位后册立为皇后,生有一子一女宋钦宗和荣德帝姬。大观二年(1108年),王氏去世,时年25岁。谥曰“靖和”,后改为“显恭”,先葬于裕陵,绍兴年间才改于徽宗

  • 北宋宋徽宗皇后显肃皇后生平介绍 显肃皇后结局 显肃皇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显肃皇后

    显肃皇后是历史上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开封人,郑绅,始为直省官,后来因为皇后的缘故,累封太师、乐平郡王。而郑氏性端谨自入宫后喜好读书,章奏整理得井井有条,徽宗十分喜欢她的才华。历史上钦宗即位后尊郑皇后为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靖康之难汴京陷落,郑太后为金人所掳,五年后逝于五国城,享年五十

  • 北宋宋徽宗皇后明节皇后生平介绍 明节皇后结局 明节皇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节皇后

    明节皇后是北宋时期徽宗的宠妃刘氏,追赠皇后。而刘氏出生低微,父亲为酒保,后入宫给宋哲宗昭怀皇后做了婢女。历史上刘妃天资聪颖,善解人意,且心灵手巧,善化妆,每造一件新衣服,立刻被人仿制,因姿色明艳,聪颖机灵,而深得宋徽宗喜爱,初封为才人,后晋封淑妃,称安妃。徽宗对安妃念念不忘,第二年赏灯时节,他回想

  • 北宋宋徽宗妃子显仁皇后韦氏生平介绍 显仁皇后结局 显仁皇后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显仁皇后

    显仁皇后是宋徽宗妃嫔、宋高宗之母韦氏,即韦贤妃,开封人。而韦氏与乔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结为姊妹,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后来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因而受到临幸。。不久赵构在南京登基为帝,韦贤妃又转送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与徽宗关押在了一起。宋高宗赵构即位

  • 康熙十四阿哥历史上的结局是什么? 十四阿哥胤祯生平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胤祯

    康熙十四子,原名胤祯,于雍正元年改名为允哆,生母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同胞手足。康熙五十七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雍正帝登基后将允哆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即位后,允哆才恢复了自由。那具体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结局怎样?我们来看看。康熙十四子的青年时期十四阿哥

  • 贝隆夫人的简介其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贝隆夫人

    人物简介伊娃·贝隆(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1919年5月7日-1952年7月26日),是阿根廷前总统胡安·多明戈·裴隆的第二任妻子,世人称其为贝隆夫人。艾薇塔是一个农场主的私生女,从小过着贫困的生活,

  • 戴笠生平简介 戴笠最后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戴笠

    人物简介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别名戴春风,戴雨农,生于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保安乡,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戴笠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

  • 蒋经国生平简介 蒋经国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蒋经国

    人物简介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谱名经国,俄语名字叫尼古拉,蒋介石长子,生于浙江奉化。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苏联共产党。1935年,蒋经国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结合,芬娜后来改名叫蒋方良。后随蒋介石退守台湾,蒋介石病逝以

  • 盘点新中国开国十大将军: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中央军委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1、粟裕把粟裕与林彪作一比较,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粟林同庚,都是1907年出生,都在将帅中年龄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