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文王之子伯邑考生平介绍 伯邑考结局 伯邑考封神了么

周文王之子伯邑考生平介绍 伯邑考结局 伯邑考封神了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4/1/16 14:26:16

伯邑考为文王姬昌之子,周文王十三岁的时候,伯邑考出生,两年后,周武王出生。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了伯邑考将他做成了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了肉羹。纣王说:“谁说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说周文王舍弃了伯邑考立次子发为太子。王国维等认为周文王舍弃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儿子而立周武王为太子,是遵循殷礼。梁玉绳则认为伯邑考是早死,并非被周文王废掉太子之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记载,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次子周武王。

伯邑考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诲,所以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在伯邑考的十兄弟之中,只有周武王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辅助周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周武王为继承人。

纣王烹杀

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当时伯邑考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商纣王驾车之职。商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商纣王评价说:“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 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 邑考在周文王的儿子中排行老大,古时长幼按照“伯、仲、叔、季、显、惠、雅、幼”排列,所以叫伯邑考。

艺术形象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伯邑考生性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父亲因触怒纣王而被监禁,伯邑考为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

纣王妃子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的琴声是在暗骂纣王无德。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四肢,万刃剁尸,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下。

也有版本说某日妲己来到伯邑考房里引诱他,伯邑考他不只不屈美色,甚至严词谴责妲己不守妇道,而引来卫士。此事惊动纣王,欲查明事情始末,妲己将罪名加于伯邑考,说伯邑考觊觎她的美色而将她强行拉进房中,纣王一听勃然大怒即刻杀了伯邑考,并做成肉丸子,并将肉丸送给姬昌食用,姬昌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翌日接到早餐却也装作浑然不知地吃下以骗取纣王,让纣王以为姬昌卜卦只是浪得虚名而已,因此纣王就放了他。

最后姬昌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的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姬昌所居的宫殿,在姬昌的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却见到它后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此时天已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仰望天空,为清福神柏鉴接引封神台中。姜子牙代玉虚元始天尊封神,念其忠孝之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命为尊贵之神。

标签: 伯邑考

更多文章

  • 西周周幽王宠妃褒姒生平 褒姒子女 褒姒结局 褒姒为何不爱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褒姒

    褒姒(史记作襃姒),生卒年不详。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

  • 西周开国功臣周公生平 周公子女 周公称王了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ldquo

  • 李伯元代表作 李伯元故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伯元

    李伯元出生江苏武进,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以一部《官场现形记》而闻名于世,人文为上的思想至今影响着世人,构思敏捷、写作之快,十分少见。李伯元代表作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李莲英》、《海上繁华梦》、《南亭笔记》、《南亭四话

  • 李宝嘉生平 《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宝嘉

    李伯元别名李宝嘉,清朝年间作家,著有《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等作品,其中《官场现形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对后世影响颇深。李宝嘉生平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生于同治六年,死于光绪三十二年享年四十岁。李伯元是个多产的作家,他构思之敏,写作

  • 洪升的代表作 洪升的诗 洪升纪念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升

    洪升因一曲《长生殿》而成为中国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却也因《长生殿》而失去功名、株连好友,故而后人评价道“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升的代表作洪昇致力于戏剧创作,在《长生殿》之前写过不少剧本,现仅存杂剧《四婵娟》。洪昇的著作现存6种:《诗骚韵注》(残缺),诗

  • 孔尚任简介 孔尚任不是孔子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尚任

    孔尚任出生山东曲阜,是孔子的第64代孙,虽未考取功名也因其出身、才华得到康熙赏识并担任官职,但也因其结识反清志士而带来杀身之祸,最终因为孔子后人的身份保住一命。孔尚任简介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

  • 刘鹗简介 刘鹗《老残游记》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鹗

    刘鹗原名刘孟鹏,是清朝末年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我们熟悉的《老残游记》、《老残游记》续集等,胡适、林语堂等人都对这部小说赞誉有加。刘鹗简介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

  • 刘锦棠是怎么死的 刘锦棠故居 刘锦棠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锦棠

    刘锦棠曾随叔父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与左宗棠一起平定西北区域的同治回乱和新疆伯克胡里势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抱病出征,不幸逝世。刘锦棠是怎么死的1890年2月6日,清廷晋刘锦棠为太子太保。5月,他回湘省亲。9月2日,刘锦棠从湖南上奏申请开缺养病。此后他一直在籍休养。1894年4月,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 左宗棠刘锦棠矛盾 如何评价刘锦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左宗棠,刘锦棠

    刘锦棠出生湖南湘乡,是湘军重要将领,其父亲、叔父都是湘军名将,他与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战役里战功卓著,然而两人共同作战相处期间布面发生矛盾。左宗棠刘锦棠矛盾在西北时,刘锦棠和左宗棠曾发生过不睦,但作为和左宗棠脾气相投的爱国将领,刘锦棠在1871年七月接到左宗棠的情况通报:沙俄已经入侵黑龙江,北部边疆

  • “飞将军”刘锦棠生平介绍 刘锦棠后人 刘锦棠几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锦棠

    刘锦棠外号“飞将军”,是清朝著名将领,曾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回民叛军,收复和保卫了新疆,这一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值得世人称颂。“飞将军”刘锦棠刘锦棠(1844~1894),字毅斋,湖南湘乡人,生于鸦片战争后的1844年。父亲刘厚荣、叔父刘松山,都是湘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