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后期湘军将领刘长佑生平介绍 刘长佑结局 刘长佑子女

清朝后期湘军将领刘长佑生平介绍 刘长佑结局 刘长佑子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62 更新时间:2024/1/9 6:31:11

刘长佑出生湖南新宁,是晚清重臣、湘军重要将领,与江忠源关系很好。曾随江忠源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和天地会起义、主张抵抗法国;历任知府、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1869年因镇压张六等人起义不力而被革职,后支持刘永福援越抗法,于1887年病逝,谥号“武慎”。

人物生平

刘长佑(1818-1887)湖南新宁县人,字子默,号荫渠(也作印渠)。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

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二年(1852)随江忠源楚勇进攻广西太平军。次年又随江忠源镇压浏阳征义堂周国虞等会众起事。

此后,江忠源领军出境,在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与太平军作战,刘长佑多次赴援。江忠源战死庐州后,1856年1月任补用知府,镇压文东天地会起义军余部于湖南临武后。他奉湖南巡抚骆秉章命,率萧江等军5000人楚勇由湖南入江西,援救曾国藩,先后攻占萍乡、袁州、临江等太平军据点,升道员。1857年3月,被太平军击败于江西太平墟,受重伤。旋在袁州太平墟之战中,遭到太平军沉重打击,全军溃败,赖江忠义(江忠源堂弟)率练勇救援,才挽回颓势。

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率部从江西南安进入湖南,攻克郴、桂,直迫永州.刘长佑、江忠义率军赴援,解永州围。石达开军围攻宝庆,刘与李续宜分扼东西两路堵击。石军久攻不下于8月撤围南走东安,转战广西。刘领兵追逐,攻占柳州,实授广西按察使,迁布政使。在广西扑灭了两广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政权,升广西巡抚。

同治元年(1862)分兵援浙江,率大军肃清境内之敌升任擢闽广总督,将所部楚军交刘坤一统领,留防广西。不久,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与鲁西北农民起义军张锡珠、宋景诗部作战。同治五年(1866)年在海河一带试垦稻田,并整顿长芦盐法。同治六年(1867),沧州盐民张六起义,数千人攻袭固安、霸州,危及京城,刘长佑因疏于防范而被降级留任。同治十年(1871)再度翻用,厉任广东、广西巡抚、任云贵总督达8年之久。时“越南逸匪窜扰,关外不靖。”长佑疏曰:“荒服之寇,可近击而不可远追;边隘之师,能协防而不能越剿,诚以穷追则必深入,后路或致空虚。越剿则必添兵,饷需倍形竭蹶。”与冯子材等会商,最终击溃之。1881年(道光七年),法国攻占河内后,又"兵窥越南东京",长佑上疏曰:法之“处心积虑,乃在通商云南”,为边守计,举兵南下,援越抗法以卫国,成反帝爱国的有功之臣。光绪八年(1882年),刘长祐因病开缺回籍,1887年在湖南新宁老家病逝,终年69岁,谥武慎,有《刘武慎公遗书》。

刘长佑和曾国藩

江忠源死后,“楚勇”归刘长佑、江忠义等统带,而始终和曾国藩保持相当的距离。

曾国藩一度极需刘长佑率“楚勇”前往江西相助,刘长佑却表示不愿接受曾国藩的调遣。曾国藩无可奈何,只得写信给左宗棠说:刘长佑既然不愿意接受我的指挥,只好仍由湖南供给该部以兵饷,仍由湖南巡抚进行调度。(《曾文正公书札》卷7第35页《复左季高》。)刘长佑作了广西巡抚,仍对曾国藩谨小慎微,极其谦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颇存戒心,使曾国藩大为不安,他写信给刘长佑说:

来示称谓过谦,万不敢当,以后望弗再施,至感至嘱。(《曾文正公书札》卷14第10页《复刘印渠中丞》。)

接着,再次写信给刘长佑说:

来函称谓更降,虽不敢议君子之不诚,而颇疑贤者之不恕,自处谦而长人之傲,其谁服之?以后如有善政,彼此互相师友,如有过失,互相规戒,去称谓之浮文,求切磋之实益,何如?(《曾文正公书札》卷16第12页《复刘印渠中丞》。)

不管曾国藩对刘长佑如何平等对待,如何友好拉拢,刘长佑却始终保持着“江家军”“刘家军”独树一帜的局面。其实,极力欲将刘长佑系统纳入自己指挥之下的,不但只有曾国藩,而且还有湖北巡抚胡林翼,所以曾国藩在另一封写给左宗棠的信中又说:

印渠部下三杰,岘庄(案即刘坤一,刘字岘庄)吾未得见;味根(案即江忠义、江字味根)、孚吾(案即李明惠,李字孚吾)则非‘湘勇诸营官所及。不特弟思致之,即润帅(案即胡林翼,胡字润之)亦求之若渴!……“楚勇”……其耐劳远胜“湘勇”!岷樵(按即江忠源,江字岷樵)之余韵,当更长于罗(案指罗泽南)、李(案指李续宾)诸公也。(《曾文正公书札》卷7第32页《复左季高》。)

曾国藩不但不能将刘长佑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即使向刘长佑借用一个部将也极为艰难。例如曾国藩欲调刘长佑部将萧启江归自己指挥,两次通过清廷严旨刘长佑遵照实行,刘长佑就曾两次递折奏留萧启江,终不遵旨拨调。到了咸丰十年(1860),左宗棠初出帮办曾国藩军务,又拟奏调刘长佑部将蒋益澧为助,(罗尔纲:《湘军兵志》第215页。)曾国藩总结了奏调萧启江部的教训,写信给左宗棠说:

芗泉之能来与否,全视乎荫渠中丞之坚留与否。阁下与荫渠为道义金石之交。如能屡函商定,然后以一片奏定,乃为妥善,否则谕旨俞允而荫渠不许,仍属无益.去年奏调萧军几成嫌隙,可为鉴也。(《曾文正公书札》卷13第42页《复左季高》。)

刘长佑与骆秉章、左宗棠的关系远较曾国藩为亲密,刘长佑基本上也一直在骆秉章、左宗棠指挥之下作战,在江西、在湖南、在广西无不如此.所以经左宗棠与刘长佑函商,蒋益沣部即迅速拨归左宗棠指挥,成为左宗棠的主力部队。

刘长佑后人

刘长佑第七世孙刘刚,第六世孙媳方爱莲,第六世孙刘念铎,第五世孙女刘靖熊,第六世孙刘念铨,第六世孙媳石笛。

刘念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纪录片委员会委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民俗文化的发掘和宣传报道。先祖刘长佑曾在岳麓书院砥砺学问十一年,是湘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历任清兵部尚书、两广总督、直隶总督、云贵总督。

刘长佑墓被盗

刘长佑的墓在文化大革命前被人盗后,一直没修复,而周边却被农民占用种地种菜。刘长佑一生节俭,盗墓后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脖子上挂的朝珠。

在新宁县白沙镇全田村,一代名将刘长佑将军墓正在加紧修缮。该工程10月25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发掘并整理出土了神道碑、祭台、石狮、石龟、墓拱、墓志铭等完整古物12件、其余残片多个。已出土古物中,铭文清晰可辨,文采卓然,对清末历史尤其清末湖湘文化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

此次刘长佑将军墓修缮工作耗资48万元,工期约2个月,预计年底前完工。主要修缮区域为墓室、祭台、翁仲、墓庐等350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县委统战部要求文物部门与施工人员“修旧如旧”,在保护原貌的前提下,做好修缮工作。

历史评价

刘长佑是湘军著名将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忠勇善战,因战功受清廷重用,历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因刘长佑思想性格特征在晚清官僚群体中比较典型,故本文以其思想性格为切入点来研究人物,希望通过这个视角获得对刘长佑更全面的认识,摆脱对历史人物史事乏味的单纯陈述。 本文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家庭背景、求学经历等方面来考察成长环境对刘长佑思想性格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刘长佑思想性格在各方面的表现。他的各种行为表现无不折射出其思想性格特征。其中,在用兵打仗方面,刘长佑在作战中剿抚兼施,柔中带刚,用兵周密谨慎,力求稳妥。他对军队训练严格,与将士同甘共苦。在绿营衰落之时,首创练军,促进近代军事改革。任职西南时,积极抵御法国侵略,维护国家边疆安全。与此同时,刘长佑为人谦卑,敦厚低调,不争功,不倨傲,因忠厚而受到朝廷重用。但因不善钻营,不谙官场经营之道,以致获罪罢官。在地方治理上,刘长佑亲民务实,清正廉洁,他关心百姓疾苦,减免课税,积极治理灾荒,努力减轻百姓负担。在整顿吏治中,以身作则,廉洁勤政,重视人才选拔。重视封建道德,积极发展封建教育,努力恢复当地封建秩序。其地方治理政策以守成为主,并不热心洋务。总而言之,刘长佑的思想性格有优有劣,他勇于任事,但缺乏变通;忠厚温和,但机敏不足。这种思想性格特征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在湘军乃至晚清大多数官僚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标签: 刘长佑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生平介绍 洪天贵福结局 洪天贵福子女 洪天贵福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洪天贵福

    洪天贵福是洪秀全的长子,生母赖莲英,是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埗村,在父亲洪秀全的奇葩教育下,9岁就有了四个妻子,可惜好景不长,天京事变后他四处逃难,最终被清兵虏获,于1864年被沈葆祯下令凌迟处死,时年仅15岁。人物生平长于天堂1849年11月23日(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九),洪天贵

  • 武周女皇武则天简介生平,女皇帝武则天属什么生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

    武周女皇武则天简介生平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女帝,其功勋卓著“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正因如此,武则天作为女帝的身份得到普遍的认同。人们对武则天的作为褒贬不一,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武则天简介吧。武则天画像武则天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中,其父为唐朝开过功臣武士彟,武则天

  • 楚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楚灵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灵王

    楚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要说楚灵王是个怎么样的人,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词落到他头上了,但是这也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干什么好事情。楚灵王楚灵王最后被抢走了王位,自己一个人自缢而死,这件事情也怪不得别人。是楚灵王太过骄横跋扈,得罪了太多的人。连自己身边的士兵都已经弃他而去,就更别说是那些被他羞

  • 黄真伊为什么投身青楼 黄真伊为何成为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真伊

    黄真伊的身世一直是朝鲜历史上的一个谜团。有人认为她母亲出身贱民,所以她也是贱民出身,出身决定她必然成为一名妓生。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解释罢了。纵观黄真伊的言谈,她绝不是一个甘心顺从命运之人,她选择投身青楼必然有主观的原因,所以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黄真伊为什么投身青楼解释一:黄真伊为妓的理由一说因青

  • 黄真伊的艺名是什么 黄真伊身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真伊

    黄真伊是朝鲜历史上非常传奇的一位女性,是一名妓生,艺名为“明月”。妓生多为贱民出身,黄真伊也不例外,黄真伊的母亲是贱民出身,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朝鲜,黄真伊只能遵从“从母法”成为一名妓生。黄真伊一生颇富传奇,史载她色艺双全,书法、绘画、弹琴、诗歌等方面都

  • 黄真伊的个人才情如何 黄真伊诗作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黄真伊

    朝鲜妓生并非只有出众容貌,她们往往色艺双绝,而黄真伊又是个中翘楚。黄真伊在朝鲜历史上以才貌著称,她貌美如花,但也才华横溢,为朝鲜留下了不少诗篇。笔者将这些诗篇摘录文中,读者若想了解其才情,不妨一读。黄真伊的个人才情如何据说黄真伊从小熟知礼仪,七岁习千字文,九岁能读汉文经书、作汉诗。从目前留下来,认

  • “清华四子”朱湘简介 朱湘被鲁迅誉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湘

    朱湘是我国近代诗人、散文家、教育家,15岁考入清华大学、被誉为“清华四子”之一,是鲁迅口中“中国济慈”的诗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清华四子”朱湘简介朱湘(1904-1933.12.5)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于湖南沅陵,父

  • 张资平与鲁迅“论战” 鲁迅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迅

    张资平曾是我国近代红极一时的作家,就连张爱玲都迷恋他的小说,但鲁迅先生并不属于其中一员,反而对其三角关系或多角关系的男女小说嗤之以鼻。一九三零年二月,鲁迅用化名黄棘,写五百字小文《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发表在四月号《萌芽》月刊。评论他人小说,需要通读和研究,指出问题所在,

  • 张资平简介 张资平小说 张资平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资平

    张资平是近代作家,出生广东梅县,他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代表作有《梅岭之春》《最后的幸福》等。张资平简介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13年开始创作。1920年1月发表小说《约檀

  • 王统照与陈毅的友谊 如何评价王统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统照

    王统照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文学》月刊主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山东省文化局局长、暨南大学教授等职,是一位卓越文学工作者。王统照与陈毅的友谊青年时代的陈毅与作家王统照(字剑三),因文学与人生的共同志趣结成的纯真友谊历经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而益显其真挚感人,至今传为文坛佳话。1923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