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蒋介石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七大贡献

蒋介石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七大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3/12/16 10:58:09

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史上的一个伟人。现在列举蒋介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

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 泽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蒋介石承继的" 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

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制度是中日战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牢记孙先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大力推广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

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日 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寇侵略城市的学校南迁。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

4、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

当时的东北内外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国背景。蒋介石加强对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国民政府于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务。1938年9月24日,颁布喇/嘛转世办法计13条,明确规定达/赖喇嘛、班/ 禅额 /尔德尼、哲/木尊丹/巴呼图/克图暨各处来转世之呼图/克图、诺/门汗、班/第达等圆寂后,应报由该管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备案;转世灵/童访获后,报由该管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查核分别掣签等等。

1928年国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面的康部, 建立为一新省, 名西康省。1928年9月国民party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议,9月17日发布命令,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宁为省会。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义最大,向南配合西康省影响西藏局势,向西可前进新疆。苏德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派军入疆,架空盛世才,新疆终于重回中国怀抱。

5、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中华民族领袖的身份领导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并派四十万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为缅甸独立解放及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抗 日 战争我就不多说了,蒋介石曾对向他传达与日和谈的孔祥熙这样批示: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逆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前面五个字,以汉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毛 泽 东在1938年的中国***六 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毛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中华民主是不可战胜的帅",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只是后来国共斗争,这些就没人提了。本人在此再次重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牵制日军70%的兵力,消灭了大量的日军。这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出兵缅甸,在维护中国利益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我国在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

废除了晚清所签署的一系列的不 平 等条 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中国成了五常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开罗宣言这一收回主权和领土的协议就是蒋介石政府在国际社会极力斡旋的成果。

7、一生都坚定地维护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

蒋介石一生都坚定地维护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后来虽然是退守台湾,但他始终把台湾当成中国的一部分,尽管要把台湾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在越南印度侵害中国主权时,还拍岸而起,大喝一声:"娘希匹,大陆不出兵我出兵",可见他骨子里的爱国主义。也正是由于蒋介石的坚定的认为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整体,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台湾更好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长久以来都未改变对自身是中国一部分的认识。回眸历史,沧海桑田,蒋介石也有过失,但总的来看,蒋介石是无愧于华夏的,我们不应忘记他对中华民族所作的杰出贡献,特此志之,并热切希望看到两岸统一的一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20位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伊尹扶汤伊尹,原名挚,官号阿衡、保衡,商初汤王的重要辅臣。《吕氏春秋》说有姺氏女于伊水边得婴儿于空桑,故以伊为其姓。相传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为陪嫁之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此为引,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伐夏救民"的主张,得到汤的赏识和重用,

  • 中国历史上十大“一门三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是个很特别的数字,桃源三结义,三足鼎立,三箭定天山,连中三元,孟母三迁,三顾茅庐,还有酒过三巡,事不过三,连足球世界里也有三剑客,三驾马车之说,仿佛任何事惟有经历了三才有气候。明代词人王正之的一个朋友生第三个儿子,作了首贺词《喜迁莺》:“古今三绝。惟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

  •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商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1、富甲陶朱--范 蠡(前536-前448年)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

  • 盘点中国历代名将帅及经典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2、伍子胥:吴国名将,经典之战:伐楚灭越,掘墓鞭尸3、吴起:魏(楚)国名将,经典之战:灭亡陈、蔡国4、孙膑:齐国名将,经典之战:围魏驹辉5、乐毅:燕国名将,经典之战:围困即墨6、廉颇:赵国名将,座驾:四驱战车,兵器:戈,成名经典:伐齐讨魏7、赵奢 赵国名将,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西门豹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

  • 中国历史上的36个“帝王之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从夏商周至元明清,中国一共经历了67个王朝并产生了446位帝王,这还不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君和历次农民起义政权的首领。可以说,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446位帝王的个人能力与情操息息相关。 在这446位帝王中,对江山社稷贡献最大的四个君王当属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和康熙

  • 中国历代王朝的末代皇帝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朝代数量最多、更替最频的国家。因之,末代皇帝也就有长长的一大串。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漫长。因其漫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具有特殊的超稳定性”。但这种“超稳定性”,又恰恰伴之以内部的混乱和动乱,相互推翻的事从来相继不断。一方面是&

  • 秦良玉---中国历史上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良玉: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花木兰”,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代夫出征,北上抗清,战功卓著,《明史》专门用了一个章节

  • 盘点历史上的成王败寇的废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者,国之储君,未来政权的承继者,可谓地位殊荣至极,风光无限,然而更多的时候是如履薄冰,是战战兢兢,对于大臣而言,是君,对于君王而言,就是臣,兼而有之的两种身份,又是其余王子觊觎的对象,可以说为太子者,处境也并非那样完美,今天我们关注一下,古代那些功败垂成的太子们。1、宜臼 周幽王之子,被立

  • 大汉第一贤淑皇后---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简介(?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男为戾太子刘据,女为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卫子夫建元二年入宫,第二年怀孕后被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卫子夫生下刘彻长子刘据,被立为皇